微角龙:蒙古小型恐龙(仅长60厘米/最原始的角龙)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9:01:550阅
微角龙是一种角龙亚目恐龙,诞生于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只有60厘米,属于小型植物性恐龙的一种,但是在角龙类中它和鹦鹉嘴龙是诞生时期最早的恐龙之一,第一批化石主要发掘蒙古国。
微角龙的体型

不管是在角龙亚目中,还是所有已知的恐龙中,微角龙的体型都属于偏小的,体长普遍只有60厘米,仅仅在770多种已经发掘的恐龙中排名695位,只类似于现代的一只绵羊的大小,体型和喙嘴龙、似金娜里龙以及埃氏哈兹卡盗龙等相似。
微角龙的外形特征

微角龙有着角龙亚目恐龙典型的特征,比如它的头颈部长有颈盾,嘴巴也是呈现鹦鹉鸟喙状,同样也是使用后两足行走等,但是它也有非常大的不同点,比如它的颈盾比较小且短,所以它也被称为小角龙,当然这也是所有原始角龙类最典型的特征。
微角龙的生活习性

微角龙主要以群居生活为主,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由于生活于白垩纪末期,当时一些现代的开花植物还没有大规模繁殖,反而是一些低矮韧性强的植物非常多,所以科学家推测微角龙可能都是以这些植物为食的,比如蕨类植物、苏铁以及松柏植物等,并且它们锋利尖锐的勾状鹦鹉嘴也非常有利于切割树叶或者针叶。
微角龙的化石发现

微角龙的最早一批化石是在亚洲的蒙古国发现的,在1953年时由Birger Bohlin对其进行了命名和描述,但是后来发现名称和一种沟姬蜂亚科动物的名字重合,所以便将其归类于雅角龙属,直到08年的时候重新进行了研究,才再次将其建立出了单独的种属。微角龙的化石除了在亚洲出现过之外,在北美洲也出现过了。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苗润博:相比学者,我更看重老师的身份
暖阳透过斑驳的树叶轻洒路面,沿着未名湖畔的小径一路向前,记者来到红楼灰瓦的朗润园西所——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的办公驻地。一入庭院,静谧清幽,甬道的对面便是苗润博的办公室。三面书架,四部灿然,中间是他的书桌,上面放着厚厚一摞史学史方面的文献。“我正在备课”,苗润博微笑着说。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32:330000基建考古 | 政府预算保障体系下的基建考古新模式
基本建设考古发掘工作的取费问题,近年越来越引起国内文物考古界的高度关注,并多次成为两会提案,引发业界热议。当前全国省级考古机构的主流做法,仍是按照现行《文物保护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不同形式地向建设单位收取。0000中国过去女子的“贞洁锁”,一般扣在裤腰上,使用很方便
中国古代锁具的造型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一点号,来说说中国古人用的锁具形状。我在以前的头条号中曾聊过古人用锁,(见《中国古人发明的一种家庭财产安全用具不输四大发明,公元前传罗马》一文),有兴趣的网友可以翻阅一下。中国古锁的造型非常丰富,以形状来分,常见的有圆形锁、方形锁、动物锁、人物锁、植物锁等。其中,把锁体的外形制成各种动物形状最突出,与现代锁具以方正、长形为主明显不同。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07:580000坡塘越墓:春秋时期来自徐国的越王妃墓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01:490003新发现 | 燕山北麓青铜文化遗存系列新发现
燕山北麓的滦河中游地区,是辽西古文化区南下通往华北平原的咽喉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2011年以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这一地区开展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新发现了十余处青铜时代遗址,其中对四全地和魏家沟两处遗址进行了重点发掘,另有三处遗址做了试掘,发现了一系列丰富的青铜文化遗存。一、四全地:双重围壕聚落遗址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36:0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