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氏小盗龙:史上第一种会飞的恐龙(拥有四只翅膀)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0:04:450阅
顾氏小盗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驰龙科恐龙,诞生于1亿2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体长可达77厘米左右,主要以肉食为食,最独特的是在它的尾巴和前后肢处观察到了飞羽的痕迹,所以它也成为了目前首批发现的会飞的恐龙,也因此惹起了古生物学界对于鸟类起源的再次争议。
顾氏小盗龙的体型

顾氏小盗龙属于迷你型恐龙,根据化石来看标本的整体长度只有77厘米,和耀龙、树息龙等小型恐龙一样,外形都非常酷似鸟类,不过尾巴明显占到了身体的大半,而77厘米这样的体长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685位,相当于现代的一只中型犬的大小。
顾氏小盗龙的外形特征

顾氏小盗龙有点像是现代鸟类,但是它羽毛生长的位置有些不同,不仅仅只在前肢上长有飞羽,而是在它的尾巴和后肢上也有非常长的飞羽,其中初级飞羽一般为12枚,而次级飞羽则有18枚,这主要是因为它的飞行方式非常独特,就像现代的鼯鼠一样,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飞,而是采用滑行的升力来帮助自己“飞”的更远,也就是说现代鸟类只有两翼,而顾氏小盗龙则拥有四翼,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兽脚恐龙向鸟类进化的的过渡阶段。
顾氏小盗龙的生活习性

有科学家因为它的四翼特性就提出了“树栖假说”,也就是说顾氏小盗龙很可能是常年居住在丛林的树木之上,平时就会借助四肢的飞羽来完成树枝间的滑翔移动,从而逐渐进化出飞行的能力,而这也使得科学家认为鸟类的祖先就很可能是栖息于树上的。
顾氏小盗龙的化石发现

顾氏小盗龙的最早一批化石出土于中国辽宁省的朝阳市太平房镇的九佛堂组,整个化石都非常的完整,后肢呈现出Z字形,和前肢相配合的情况下就是一架双翼机,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不下10个化石,其中有6个都已经被徐星在03年时进行了正式描述,目前正模标本都存放在中国古动物博物馆中。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荐书丨《大运河长卷:中国大运河历史地理大百科》
作者:朋朋哥哥/主编北京郭守敬纪念馆/编莫城南/绘定价:128.00元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ISBN:978-7-5596-5718-3内容简介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3:31:180000海外国宝:小臣艅犀尊
【小臣艅犀尊】是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中知名度最高的中国藏品,国际上许多有关青铜器的学术书刊都把它作为中国青铜器的象征,刊登在书的封面上。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5:58:1100009岁小女孩的棺材上写了四个字,千年后,考古专家不知如何是好
古代因为实行厚葬,所以就诞生了盗墓贼这个职业,而古代人为了防止死后被打扰,总会做一些防盗措施,比如,毒箭,水银等等,而在陕西西安的一座隋朝古墓里面,却用了另一种防盗措施,这种防盗措施实用效果非常强。我要新鲜事2023-04-25 20:00:230000无畏摩罗斯龙:霸王龙的迷你祖先(体长仅3米)
无畏摩罗斯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暴龙类恐龙,诞生于97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小型肉食恐龙的一种,虽然体长只有3米,但是它们却是恐龙之王霸王龙的祖先,它的发现直接将暴龙登上美州的时间提前了至少两千万年。无畏摩罗斯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8:06:300000最新发布 | 汉文帝霸陵确认!江村大墓考古重大发现
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聚焦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进展,会上通报了陕西江村大墓重要考古成果。江村大墓位于西安市东郊白鹿原西端,北距文献记载的汉文帝霸陵(凤凰嘴)约2100米,东距窦皇后陵800米,为霸陵陵区内的重要墓葬遗存。(图1)图1世传为汉文帝霸陵的“凤凰嘴”汉文帝霸陵此前曾进行过多次考古工作: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8:51: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