犸君颅龙:非洲大型肉食恐龙(最长11米/头顶长角)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0:37:051阅
犸君颅龙是一种阿贝力龙科恐龙,体长普遍在8-9米左右,最长的可达11米,最大的特点就是颅骨中空,额头处长有短且粗壮的角,因为硕大的体型、锋利密集的牙齿以及强有力的后肢,使得它成为了7000万年前的顶级掠食者,属于阿贝力龙科中最大最强的恐龙,第一批化石发现于非洲,被认为是玛君龙的异名。
犸君颅龙的体型

犸君颅龙属于大型肉食恐龙的一种,体长基本上都在8米以上,体重可达5吨左右,其中最大的甚至能够达到11米,重量可达7吨左右,而这样的体型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234位,大小和现代的一只鲸鱼差不多,类似与艾伯塔龙、日本龙以及阿贝力龙等。
犸君颅龙的外形特征

犸君颅龙最有特点的就是它额头处长有一个突起的角,被科学家认为是雄性求偶时的工具,就像耀龙的尾巴一样。其次就是犸君颅龙的前肢异常短小,但是后肢极为粗壮且长。再就是犸君颅龙的脑袋相比其他阿贝力龙科都比较宽,尤其是颈部的肌肉异常发达有力,胸部较宽且深,看起来非常的庞大。
犸君颅龙的生活习性

科学家根据在马达加斯加岛出土的犸君颅龙化石和地层看出,它当时应该生活在森林,主要以植食性恐龙为食,但是偶尔也会啃食同类,因为在它的腿部化石上出现了20多个齿痕,后经过检测发现与犸君颅龙本身的牙齿大小和长度都完全吻合,并且带有犸君颅龙独有的锯齿齿痕,所以并不能排除它同类相残的可能性。
犸君颅龙的化石发现

犸君颅龙是在1979年的时候于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发现的,当时就出土了三块分开的化石,其中几乎都有牙印痕迹。目前已经发现的犸君颅龙化石中含有颅骨、尾部骨骼等,基本上还算比较完整。犸君颅龙的后腿骨非常修长有力,所以据科学家推测它很可能速度并不快,可达每小时18-24公里,但是力气很大。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陈淳:人类如何了解自己的来历——谈文理结合与学科交叉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8:18:280000讲座:孙庆伟:黄帝时代与最早中国
本文为北大《考古学研究》“中华文明探源系列讲座”的第二讲《黄帝时代与最早中国》的讲座纪要。摘录于此分享给大家学习!图1:孙庆伟教授在讲座中01中国之争最近十年来,关于中华文明早期探源的问题不仅成为一个考古界的学术热点话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最早的、最核心的一个焦点问题,就是关于“最早的中国”的争论.关于这个问题,孙庆伟教授从学界最关注的两处遗址——陶寺与二里头——说起。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28:290000南美小型恐龙:爪巴龙 睡眠姿势酷似现代鸟类(仅1.2米长)
爪巴龙是一种小型植食性恐龙,诞生于2.28亿年前的三叠纪的末期,属于蜥脚形亚目恐龙的一种,每个前肢上共有五指,不过其中有两根是退化的。第一批化石是南美洲的巴西进行发掘的,当时正好位于一个地质公园中。爪巴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7:38:010002荐书:高星:700万年的演化史浓缩在这部书中
#头条创作挑战赛#《人类史前史》是两位法国学者的倾情之作,他们将,按时间顺序清晰、简洁地记叙出来,大量精美的图片将人类演化的重要节点和主要事件标记得栩栩如生。阅读此书,绘声绘色的图片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投身到远古的历史中徜徉、遐想,而时间的提示又如同在耳畔响起历史时钟的滴答声,催人继续阅读,急于了解远古是如何演化到现代的,经历了哪些事件和路径。打开通向远古文化宝藏的大门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04:250000我国的龙脉上葬了三个人,一个不敢挖,一个不能挖,一个挖不开
与普通贵族陵墓相比,帝王陵墓的选址更加谨慎。在中国的龙脉之上,有三座帝王陵墓保存较为完好。然而,这三位帝王的陵墓都有着特殊的评价:一个不敢挖,一个不能挖,还有一个根本挖不开。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三位陵墓主人又是谁?首先是秦始皇陵,人们不敢深挖。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统一了六国,开启了封建王朝的序幕,使中华文明进入了新的阶段。他追求长生不老,但长生不老只是虚幻的梦想而已。我要新鲜事2023-09-23 19:15: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