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萨角龙:蒙古国小型食草恐龙(长3米/8300万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1:56:282阅
在亚洲,蒙古国是除中国外,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这里至今已挖掘出71种恐龙,其中就包括今天要介绍的安德萨角龙,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
安德萨角龙基本资料

安德萨角龙是一种蒙古国的小型食草恐龙,它体长3米,与乌奎洛龙、盗暴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457位,生活在距今8500万年-83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
安德萨角龙化石

安德萨角龙化石发现在亚洲蒙古南戈壁省的牙道黑达组,其化石是一个几乎完整的大型头颅骨,长度为60公分,保存状态相当好。通过对化石的研究,专家推测出安德萨角龙是种角龙亚目恐龙,生存于晚白垩纪(桑托阶晚期或坎潘阶早期)的亚洲。

形态习性:安德萨角龙体长约3米,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纤角龙,像其他的纤角龙一样,头骨有一个短的褶边,眼睛或鼻子上没有角;另外,像所有角龙类一样,安德萨角龙是一种食草动物,它没有牙齿的喙会抓住并剪掉茎或叶。

说到角龙,其实除安德萨角龙外,在中国还有很多,比如中国角龙,它是一种角龙类中的尖角龙亚科恐龙,体长可以达到6-7米,属于大型植食性恐龙的一种。中国角龙看起来像犀牛,比世界上最大的犀牛还要大上不少,站起来的高度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一样高……【查看更多】
亚洲发现的恐龙
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其中亚洲目前发现了268种已经命名的恐龙,蒙古目前发现了71种已经命名的恐龙,其中就包括安德萨角龙、膨头龙、鸵鸟龙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古学家们的不断挖掘和发现,相信会发现更多的恐龙。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考古挖掘中发现的尸体 最后会怎么处理(考古挖掘)
古墓里的尸体在研究完之后会被妥善保存。在我国的传统丧葬文化当中,人的尸体并不会进行焚烧,反而是会进行土葬,虽然说将尸体埋在土里,在几十年,几百年之后只能够留下一堆白骨,但人们依然认为埋在土里才是落叶归根,我国考古专家们在这些年的考古工作中也发现了不少的墓葬,而这间墓葬里大多都有着实体的存在,很多人都想知道古墓中发现的这些尸体到最后会用什么方式进行处理。1.古墓尸体我要新鲜事2023-09-05 20:59:000000编辑手记 |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讲好民族文物的故事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新巴尔虎右旗卷》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蒙古族源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内蒙古蒙古族源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12月定价:380元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0:40:480000中国第一座佛教寺庙 无可比拟的考古价值(白马寺)
白马寺作为中国最早的佛教寺庙,其历史意义与考古价值无可估量。作为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见证,白马寺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白马寺建于公元68年,由汉明帝下令修建。它的建立标志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正式开始。作为中国最早的佛教寺庙,白马寺的历史意义不言而喻。白马寺的建立我要新鲜事2024-02-05 19:08:470004许倬云:中原中心论令我不安
我参与世界文化的比较工作计划时,有一个同时进行的工作,就是酝酿有关“国史”的观念,即中国历史的观念,或者中国文化发展的观念,这跟我最近出版的《万古江河》一书,有相当的关系。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0:08:070000韩建业:石峁源于中原面向欧亚,南下中原重塑文明
近年石峁古城的重大发现令人震惊。有人也许会问,气候干旱、沟壑纵横的陕北北部黄土丘陵地区,4000年前怎么会出现这样一座面积400万平方米的庞大古城?怎么会拥有如此高规格的建筑和精美的石雕玉器?它的文化根源在哪里?和周围地区有着怎样的互动关系?它达到了什么样的文明水平?在早期中国文明化进程中处于何种地位?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简略讨论。一、源于中原而面向欧亚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06: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