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尔龙:非洲大型恐龙(长9米/嘴巴像吸尘器)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2:25:380阅
尼日尔龙是一种蜥脚下目中的雷巴齐斯龙科恐龙,诞生于1.19亿年前到99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体长普遍可达9米,属于大型植食性恐龙之一,长有吸尘器状的嘴巴和铲状的脑袋,第一批尼日尔龙出土于非洲的尼日,算是蜥脚类中体型较小的恐龙。
尼日尔龙的体型

尼日尔龙虽然在体长普遍超过10米的蜥脚类恐龙中并不算大,但是它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还是能够排到189位,9米多的体长几乎相当于现代的一头巨型亚洲象,与文雅龙、气腔龙以及非洲猎龙等有着非常大的相似之处。
尼日尔龙的外形特征

尼日尔龙具有不少典型的蜥脚类特征,比如它的脑袋相对较小,躯干短粗,四肢呈圆柱形,但是脖子尤其的修长,尾巴像鞭子,但是它也有非常独特的特征,比如它的牙齿像鸭嘴龙科恐龙一样,长出了数千颗,能够在咀嚼植物的时候进行替换,而这在蜥脚类中是很少见的,其次就是它的嘴巴有点像铲状,类似吸尘器的吸尘口。
尼日尔龙的生活习性

尼日尔龙拥有着大约50个牙齿群,包含了至少500-600颗牙齿,基本都处于颌骨的前端,当前方的一颗牙齿被磨损的时候,后面有9颗能够进行替换。并且据科学家推测它很可能是一个月一换,也因此创下了“牙齿替换率最高的动物”这一世界纪录的称号。其次就是尼日尔龙的脑袋是自然朝下的,所以基本上可以判断它主要是以低矮的植物为食,比如蕨类、苏铁等。
尼日尔龙的化石发现

尼日尔龙最早一批化石是由菲利普·塔丘特于1976年在非洲的尼日发现的,之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当时这批化石埋藏于Elrhaz地层中,而尼日尔龙也是这个地层中最常见的,不过直到1999年的时候,才由保罗·塞里诺等人进行了命名。尼日尔龙和大部分生活于冈瓦纳大陆的蜥脚类不同的是,它的脖子非常短,并且它的背部神经棘非常低矮。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古代怎么打土地官司?这件农民意外挖出的青铜器上有记述
与邦君厉的土地诉讼案本文作者吴艳倪方六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聊过五祀卫鼎:1975年2月,陕西岐山县京当公社董家生产队农民,意外挖出一批珍贵的西周铜器。其中有西周中期贵族裘卫所作的4件青铜器“裘卫四器”——卫簋(又称穆王廿七年卫簋)、三年卫盉(又称卫盉)、五祀卫鼎(又称五年卫鼎)、九年卫鼎。这些文物经专家鉴定,全是国宝。(五祀卫鼎)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34:180000盗墓贼看到古墓旁有柳树 为何转身就走 盗墓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
盗墓这个行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由于古代大多采用土葬的方式,给了盗墓贼们可乘之机。盗墓贼们往往瞄准有钱人家的墓葬,如果能够成功盗墓,基本上三到五年都不用再开张了。但盗墓本身是危险的,充满着各种迷信和禁忌。盗墓贼们在盗墓的时候有很多的规矩和禁忌,如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和天下霸唱的鬼吹灯中就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其中一个重要的禁忌是“人点烛,鬼吹灯”。我要新鲜事2023-05-04 19:06:230000夏朝存不存在:考古发现夏商盐铜基地,难怪二里头被称为“夏都”
前两年,原先的“二里头遗址博物馆”,更名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由此正式宣告“二里头遗址为夏都”。二里头之所以被确定为“夏都”,主要在于三个原因:首先所处时空与史书记载的夏朝情况一致,其次考古确认为具有“王朝气象”的广域王权国都,第三是介于龙山文化与商朝文化之间的另一种文化。我要新鲜事2023-06-13 20:16:040001过去大年三十前男女老少必做一事,否则过年闹心,此俗现在仍流行
年底洗澡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老话说,“有钱没钱,洗澡过年。”今天已是腊月二十八,是民间年前洗的最好日子之一,你洗了么。别错过,大年三十12点前,公共浴室都不会停业的,会等着最后一位浴客,这是老规矩。洗澡过年,是自古就留下来的风俗,与小年除尘一样,也是一种祈吉讲究,有祓除之意。(农村过年气象)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17:140000神秘的土墩葬 考古发现告诉你 日韩文化在很早就受了中国影响
丧葬文化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土墩墓则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土墩墓是一种墓葬形式,先在地面堆筑成高大的土堆,再在其上挖造墓穴。这种墓葬形式在长江下游太湖周边地区的良渚文化中十分流行,是一种适应南方多河流湖、地下水位较浅的条件的墓葬形式。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3:45:3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