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天曼龙:中国巨型食草恐龙(长25米/距今7000万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5:00:191阅
在恐龙时代中晚期,地球上出现了许多大型恐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最高的恐龙腕龙等,还有更多是大家所不知道的,比如今天要介绍的宝天曼龙,它体长25米,是一种曾生活在中国的巨型恐龙,一起去认识看看。
宝天曼龙基本资料

宝天曼龙是一种中国的巨型食草恐龙,它体长25米,与达斯达敏斯龙、门多萨龙差不多大,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22位,生活在距今8000万-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
宝天曼龙化石

宝天曼龙化石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其化石并不完整,只有脊椎骨。通过对化石的拼凑与研究,专家推测宝天曼龙是蜥脚下目巨龙形类恐龙的一属,是种四足食植类恐龙,主要以植物为食,包括各种蕨类和树叶,生存于晚早白垩世的中国。
长相:宝天曼龙有着长长的脖子和尾巴,体型很惊人,可以威慑一些食肉恐龙。因为体重惊人,所以四肢需要承受极大的重量,行走很缓慢。另外, 为了维持庞大的体型,宝天曼龙一天到晚都在吃,因为脖子长,其食物来源也很丰富。
亚洲发现的恐龙
在地球上,人类目前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其中亚洲发现了268种,河南发现了5种,其中就包括宝天曼龙,另外四种分别是中原龙、黄河巨龙、栾川盗龙和汝阳龙。其实说到中国的大型恐龙,亚洲第一龙不可忽视,它身长高达35米!
亚洲最大的恐龙:亚洲第一龙

亚洲目前发现了268种已经命名的恐龙,其中最大的一种恐龙是“亚洲第一龙”,其化石于2006年在新疆奇台被挖掘出。通过化石,专家推测这是一具身长35米的蜥脚类食草恐龙化石,即亚洲第一龙,它仅脖子就长15米,是世界上脖子最长的恐龙!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语言与文字:试论殷商文字之发源与形成(二)
郭静云考古侦探5天前三、汉字文明的滥觞:神话线索神话中极少描述关于文字发明的问题,最早于《荀子?解蔽》中记载着:“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显示了战国时期认为文字乃是一元来源的观点。关于仓颉的记载和造型,几乎未见于在先秦文献中,仅于西汉时《淮南子》始提及,到了东汉时期,汉墓的少数画像石上,才开始有仓颉造字图的造型出现,如发现于山东沂南县北寨的画像石等(图一二八)。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47:530000国宝传奇:村民挖出古墓,宝物被挖一空,没人要的壁画,才是国宝
1988年,山西长治市北郊故漳乡的故县村,两座古墓被发现。这两座古墓均为仿木砖室墓,距离地表约5米深,墓室为长方形,室内东西长1.68米、南北宽2.04米、残高2.26米。古墓中的壁画精美,其中最独特的是青龙、朱雀、白虎和玄武的形象。古墓中还绘制了舂米图、飞天图等。这些精美的文物被收入博物馆,成为博物馆的重要珍藏。我要新鲜事2023-04-15 21:43:350000学术由问题始,“学科”不过是方法
2016-02-23郭静云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核心提示】当研究者叙述出问题所表达的现象后,最关键的是去了解其原因和背后意义,但这显然是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学界经常讨论的“考古与历史如何相配”问题,实际含义应该是在人类历史整体性研究框架中,考古学与文献学如何相配。在此命题中,一切所谓的“学科”,实际上仅是不可或缺的各种研究方法、工具罢了,并非两相独立、互不关联的学术领域。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49:540000住宅工地上挖出古墓 墓主使用流沙依然被盗(流沙法)
墓葬主人使用了高等级防盗技术依然被盗。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的北里王村房地产开发商的工地上,无意中挖出了一座汉代古墓,考古专家得知消息以后,立马赶到施工现场,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掉地表的填土以后,专家发现这座古墓似乎有着非同一般的防盗措施,细沙布满了整个墓穴,也就是说,考古队此次遇上了传说中的积沙墓。流沙防盗我要新鲜事2024-02-05 19:13:040004李飞:土司,考古与公众——基于海龙囤的公众考古实践与思考
在古代文化遗产与现代公众之间,考古学无疑像一座桥梁,沟通古今。但这一切并不会无端端地发生,而且随学科专业化的逐步加强,原本有趣的发现往往被转述为生硬的研究成果而在小圈子内流传,成为“考古方言”,很难成为“普通话”而走进公众的视野,被广泛认知。如何使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惠及大众,转而使其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与利用?这属“公众考古学”(publicarchaeology)讨论的范畴。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