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克氏龙:北美小型恐龙(长2米/大腿比小腿长且发达)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7:31:430阅
帕克氏龙是一种鸟脚下目中棱齿龙科恐龙,诞生于6800万年前-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仅仅只有2米,脖子非常长,脑袋细小,嘴巴呈现喙状,后肢极为粗壮,第一批帕克氏龙化石是在加拿大省亚伯达省发现的。
帕克氏龙的体型

帕克氏龙属于小型恐龙的一种,体长最多只有2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537位,大小和现代的一只狮子,类似于亚洲角龙、棒爪龙以及阿纳柏斯龙等,不过这样的体型在棱齿龙科恐龙中还算是比较大的。
帕克氏龙的外形特征

帕克氏龙是一种二足类的草食性恐龙,拥有着中等水平的脖子长度,脑袋比较小巧,嘴巴前端长有鸟喙状角质,前肢比后肢更短,后肢长度可达93厘米,占到身高的一半,但是和其他速度型恐龙相反的是,帕克氏龙的大腿骨比小腿骨更长,不过这也使得它的力量几乎全部集中于大腿肌肉,所以同样也能拥有快速奔跑的效果。
帕克氏龙的生活习性

帕克氏龙属于一种非常胆小的恐龙,再加上大腿力量很强,所以它只要遇到一点风吹草动就会立马跑开,帕克氏龙的喙状嘴巴是没有牙齿的,但是嘴巴的深处两侧还是长有小型牙齿,所以它能够非常轻易的将植物切断,之后再将树叶用里面的牙齿进行研磨。
帕克氏龙的化石发现

帕克氏龙最早一批化石是在北美的加拿大境内发现的,这批化石埋藏于亚伯达省的马蹄峡谷组地层,因此科学家也据此判断出帕克氏龙是生存于白垩纪的马斯特里赫特阶时期。当时这批化石是古生物学家威廉·帕克斯在红鹿河附近发现的,所以最终取名也是为了纪念他。这批化石并不算完整,但也包含了很多躯干和颅骨部分,比如尾椎、盆骨、胸骨、肋骨、左腿以及肩胛骨等。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王家范:大一统帝国时代
秦始皇统一六国,随后悉废封国,改为郡县,并宣称“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江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全国设置36—48个郡,县、道1000个以上,(1)“封邦建国”时代结束。中央集权体制的大一统帝国终于崛起于东亚。(2)公元前221年作为时代的界标,不论过去、现在或将来,所有学习历史的人都会记住这个年份:中国“大一统”时代的开端。0000南海二号沉船的历史意义:带来丰富考古资料(大量瓷器)
之前,在我国阳江海域之内,人们发现了一艘沉船,也就是著名的南海一号,这个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的一个船只,但是不幸在运输过程中失事沉没,现如今被人们发现并打捞,不过其实在它的附近还有一艘沉船,叫做南海二号,那么这个南海二号到底有什么历史意义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南海二号沉船的历史意义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0:59:410000程美宝:陈寅恪与牛津大学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9:00:050000李济:《城子崖发掘报告》序
0001孙国平|中国东南沿海大陆与岛屿的史前文化关系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2019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专家简介孙国平研究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6:49:47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