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角龙:北美小型恐龙(长2米/最早发现的角龙蛋化石)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9:24:410阅
原角龙是一种鸟臀目下的角龙科恐龙,属于新角龙类,诞生于1亿年前-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只有2米,属于小型植食性恐龙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脖子上长有一个扇形的褶状颈盾,并且在颧骨长有骨质突出,第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国沙漠中发现的。
原角龙的体型

原角龙属于角龙下目中的最原始的物种,所以它的体型并不大,体长最多不会超过3米,普遍只有1.5-2米左右,这样的体型相当于现在的山羊,如果和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相比较,原角龙只能排到504位,类似于似鹈鹕龙、潘迪龙以及巴塔哥尼亚爪龙等的大小。
原角龙的外形特征

原角龙虽然不像其他衍化角龙那样长有尖锐的面部长刺,但是它的颅骨后端依然长有一块坚硬且硕大的扇形颈盾,使得它的脖子能够受到很好的保护,不过它的颈盾非常独特的就是中间有一条突起将其一分为二。当然原角龙也同样拥有着角龙类典型的鹦鹉鸟喙状嘴巴,但特别的是它的两侧颧骨都延伸出了骨质突起。
原角龙的生活习性

原角龙面部的骨质突起被科学家推测可能是用于求偶时争夺配偶的打斗,而它的颈盾除了能够保护自己不轻易的被掠食者啃咬脖子,还能再求偶的时候进行展示和炫耀,以此来吸引雌性原角龙。原角龙和其他角龙类恐龙一样,都是以低矮的植物为食,比如蕨类、苏铁以及松柏树等,它的鸟喙嘴能够轻松的将其切断。
原角龙的化石发现

原角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由美国纽约博物馆旗下的探险队在蒙古戈壁上发现的,那是1923年的夏天,这批化石埋藏于火焰崖的周围,其中还包含了不少原角龙的蛋化石,这也是有史以来挖掘的第一批恐龙蛋化石,而原角龙的名气也就被传播开来。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田凯:追迹文明——新中国河南考古七十年
中国考古学自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掘以来,经过战乱时期的风霜雨雪,在新中国成立后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河南考古事业的发展是中国考古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新中国的考古第一铲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开始,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建立了新中国田野考古的范式,并出版了新中国第一本田野发掘报告——《辉县发掘报告》。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2:18:540000安特生对中国文明的认识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8:30:050001山西一东周夫妻合葬墓发现关系特殊殉葬男女,两人面对面同居一室
山西定襄一处东周墓地的发现与发掘本文作者倪方六墓葬考古总会有奇奇怪怪的发现,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聊聊从一座先秦东周古墓中看到的少见现象。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47:360001史念海:黄河流域经济地区的再造和长江三角洲的富庶
一、关中的农业和粮食问题西晋末年永嘉乱离之后,至隋初灭陈,复归统一,经过两百多年分崩割据的动乱,黄河流域经济地区终于走出低谷,开始了恢复再造的进程。0000蒋介石在浙江奉化老家选有葬地,蒋经国也有一处,此处有特殊意义
蒋介石浙江奉化老家纪闻本文作者倪方六10多年前,我在《凤凰周刊》做记者,为撰写相关稿件,我曾专门去了蒋介石浙江奉化老家一趟,当时两蒋归葬大陆被热炒。在蒋氏故里,我了解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蒋介石的父亲叫蒋肇聪,他有一个外号叫“黄鳝”。蒋家开有玉泰盐铺,据说是因其做生意极精,很滑头,没有乡人能讨到他的便宜,故得此外号。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04:29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