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角龙:北美小型恐龙(长2米/最早发现的角龙蛋化石)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9:24:410阅
原角龙是一种鸟臀目下的角龙科恐龙,属于新角龙类,诞生于1亿年前-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只有2米,属于小型植食性恐龙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脖子上长有一个扇形的褶状颈盾,并且在颧骨长有骨质突出,第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国沙漠中发现的。
原角龙的体型

原角龙属于角龙下目中的最原始的物种,所以它的体型并不大,体长最多不会超过3米,普遍只有1.5-2米左右,这样的体型相当于现在的山羊,如果和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相比较,原角龙只能排到504位,类似于似鹈鹕龙、潘迪龙以及巴塔哥尼亚爪龙等的大小。
原角龙的外形特征

原角龙虽然不像其他衍化角龙那样长有尖锐的面部长刺,但是它的颅骨后端依然长有一块坚硬且硕大的扇形颈盾,使得它的脖子能够受到很好的保护,不过它的颈盾非常独特的就是中间有一条突起将其一分为二。当然原角龙也同样拥有着角龙类典型的鹦鹉鸟喙状嘴巴,但特别的是它的两侧颧骨都延伸出了骨质突起。
原角龙的生活习性

原角龙面部的骨质突起被科学家推测可能是用于求偶时争夺配偶的打斗,而它的颈盾除了能够保护自己不轻易的被掠食者啃咬脖子,还能再求偶的时候进行展示和炫耀,以此来吸引雌性原角龙。原角龙和其他角龙类恐龙一样,都是以低矮的植物为食,比如蕨类、苏铁以及松柏树等,它的鸟喙嘴能够轻松的将其切断。
原角龙的化石发现

原角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由美国纽约博物馆旗下的探险队在蒙古戈壁上发现的,那是1923年的夏天,这批化石埋藏于火焰崖的周围,其中还包含了不少原角龙的蛋化石,这也是有史以来挖掘的第一批恐龙蛋化石,而原角龙的名气也就被传播开来。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鄂君启节
战国时代楚王颁发给鄂君的免税凭证。鄂是地名,在今湖北省鄂城县,启是鄂君之名。1957年4月于安徽省寿县城东丘家花园出土。共4件,其中车节3、舟节1,每节均有错金篆书,分载水陆两路由鄂至郢所经城邑,是珍贵的史料。现藏安徽博物院。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30:330000历代盗墓者为什么不盗刘备陵?传清朝时一农民锄地时意外挖开过
惠陵是否让盗墓贼光顾了?本文作者倪方六上一篇说了刘备惠陵地宫内是否秘设暗器的话题,这一篇接着来说说惠陵是否被盗问题。俗话说“天下无不发之冢”,在刘备生活的时代,正是古代中国盗墓的高峰期,不论是贵族陵墓,还是土豪大坟,很少能逃过盗墓者的铁铲,这也是形成“十墓九空”的重要原因。(曹操祖父亳州墓室上盗洞)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50:380000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甘肃张家川圪垯川遗址
发掘单位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项目负责人陈国科圪垯川遗址位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大阳镇闫家村东北1.5公里处,西距大地湾遗址约15公里。遗址及周边为典型黄土高原沟谷地貌,分布着仰韶文化、齐家文化、汉代遗址及墓葬、宋明时期墓葬(图一)。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6:27:560001周书灿:徐中舒的学术思想及实践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58: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