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熊龙:目前生存地点最北的恐龙(长5米/出土于北极圈)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1:21:220阅
白熊龙是一种暴龙超科恐龙,也是目前发现的生存地点最北端的恐龙,诞生于7100万年前-68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外形和霸王龙类似,但是它的体型小很多,体长只有5米左右,它也是目前发现的罕见的生活于北极圈的暴龙类恐龙。
白熊龙的体型
白熊龙又被称为北极暴龙,整个体型并不算很大,只有霸王龙的三分之一,体长仅仅只有5米,臀高则只有1.5米,颅骨也刚刚只达到了霸王龙颅骨的三分之一,长度仅64厘米,不过这样的体型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还是能够排到312位,大小和现代的亚洲象差不多,体型和巴克龙、绘龙等非常相似。
白熊龙的外形特征
白熊龙有着非常明显的暴龙科恐龙特征,脑袋非常宽且硕大,脖子则比较短粗,身体非常肌肉发达强壮,但是它的前肢尤其瘦小。不过不要看它的体型不如霸王龙,但是它的咬合力却是非常强的,并且因为生活于白雪皑皑的北极圈,所以它的眼睛非常大,拥有着极好的视力,不过也因为寒冷的环境,所以古生物学家推测白熊龙可能全身都长有羽毛,就像华丽羽王龙一样,但目前还没有化石能够支撑这一说法。
白熊龙的生活习性
白熊龙的化石出土于王子组地层中,位于阿拉斯加地区,这些都表示在白垩纪时期的阿拉斯加虽然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是等到冬季来临的时候会连续几个月降雪且极夜,所以相对于其他地区的恐龙来说,这样的环境极为恶劣,但白熊龙却能够在此地生存下来,说明它很可能是该地的顶级掠食者之一,科学家研究发现每年都会有非常多的厚鼻龙从南方路过阿拉斯加,从而它们也就成为了白熊龙的夏季主要食物来源。
白熊龙的化石发现
白熊龙的发掘时间非常晚,在04年的时候古生物学家在可卡科·提古斯科采石场发现了一具暴龙科化石,最终将其完整挖掘后运输至德州卡拉斯的佩罗博物馆中,经过断层扫描和研究之后才确定它是生存于北极圈的一种暴龙超科恐龙,经过8年的研究,最终在2014年为其进行了命名。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刘绪:夏文化探讨的现状与任务
在中国,关于夏文化的探讨,如果从20世纪30年代初徐中舒先生第一次把考古材料与文献记载相结合,提出仰韶文化是夏文化之说开始①,距今已有80多年历史。80多年来,随着考古资料的积累和学者们的孜孜探求,学界已取得相当大的共识。但是,由于考古学的局限以及当时文字材料的缺失,局部存在分歧不可避免,要求百分之百准确也不可能,探索之路仍然漫长。那么,近些年夏文化探讨发生了什么?我们今后怎么办?这是需要关注的。0000龙虬庄:淮海史前明珠
苏北地区在东部沿海一向没有存在感,不仅现在经济发展如此,在上古时期,苏北地区由于海岸线较为靠近内陆且河网密布,所以长久以来就是史前考古一个相对空白的区域。但是正如龙虬庄遗址所在高邮市生产的咸鸭蛋一样,必须要等待相当长的时间进行酝酿,而龙虬庄这个遗址就在苏北平原静静等待了七千年,一朝醒来便是1993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16:030000祝贺!中国考古学会考古遗产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考古遗产保护利用研讨会在郑州召开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更好建设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经中国考古学会批准,中国考古学会考古遗产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考古遗产保护利用研讨会于2023年5月20日在郑州召开。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1:35:020000王明珂:早期中国“月明星稀的历程”
我并非考古学者,只因长期从事华夏边缘与华夏之研究,经常学习、引用考古学者的研究成果。发生在距今4000~3500年东亚大陆上的“月明星稀的历程”是考古学上的重大议题,并值得考古学之外的多学科,如古气候与环境科学、社会人类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学者们共同关注。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3:45: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