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永川龙:重庆大型恐龙(长11米/最完整肉食龙化石)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3:46:470阅
上游永川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中华盗龙科恐龙,诞生于1亿4400万年前的侏罗纪末期,体长普遍可以达到11米,成为了侏罗纪时期中国境内的顶级掠食者。第一批上游永川龙化石是在中国重庆市的永川区发现的,而这也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批肉食恐龙化石。
上游永川龙的体型

上游永川龙在肉食恐龙中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平均体长可以达到11米,单单是颅骨化石就达到了82厘米,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腿长,体重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吨,可以说也因此被科学家认为是侏罗纪时代中国境内最强大的肉食恐龙,毕竟这样的体型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能够排到147位。
上游永川龙的外形特征

上游永川龙拥有着非常典型的永川龙特征,比如它的鼻部长有瘤状物,有点类似角鼻龙的特征,它的尾巴非常修长,占到体长的一大半,颅骨也非常硕大。但是上游永川龙和其他永川龙不同的是它的眶前窝中只有一个孔洞,明显区别于巨型永川龙。
上游永川龙的生活习性

上游永川龙主要是以植食性恐龙为食,其中甚至还包括了巨型的蜥脚类恐龙,毕竟上游永川龙有着侏罗纪时代“狮虎”的称号,足以见得它的残暴。当然在侏罗纪时期,和上游永川龙生长于同一时代的植食性恐龙还有剑龙类的嘉陵龙,重庆龙以及沱江龙等,而这些可能都是它的主要食物来源。
上游永川龙的化石发现

上游永川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1976年的7月于中国重庆市永川区发现的,据说当时正好在修建水库,当水库员工在进行查看的时候才发现坝下出现了一块白色物,之后走近才发现这可能是一块动物化石,最终古生物学家对其进行了挖掘,颅骨朝上四肢朝下的恐龙化石逐渐显露了出来,这批化石中仅仅只缺乏前肢和部分尾椎,所以也是最完整的一批肉食恐龙化石。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新发现 | 新疆呼斯塔遗址2021年度考古发掘新收获
呼斯塔遗址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查干屯格乡北部,阿拉套山前的呼斯塔草原。2016~201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在此进行了连续4年的考古工作。发现并确认呼斯塔遗址系一处由遗址核心区及外围遗迹组成的,面积超过12万平方千米的青铜时代超大型聚落(图一)。图一呼斯塔遗址主要遗迹分布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8:09:420000观展: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
今年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国博考古已走过百余年春秋。“积厚流广——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即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让我们一起保持期待和关注。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6:24:120001夏商周王朝更迭与考古学文化变迁(李伯谦)
李伯谦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是当年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首席专家,也是后续的文明探源工程的一大推手。今日看到当年李先生一篇文章,集中代表李先生对夏商周三代王朝与考古学文化关系的观点和看法。现摘录如下,有兴趣的可以读读,受益匪浅。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研究其建立与更迭过程及其与考古学文化变迁的关系,对于深入认识三代文明的特质具有重要意义。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15:090007「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猫猫洞旧石器地点
▲猫猫洞遗址位置图▲猫猫洞遗址内部图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地点。位于贵州省兴义县北的猫猫山,为一岩荫遗址。1974年发现,1975年发掘。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据铀系法断代,年代为距今14600±1200年。▲多刃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锐棱砸击石锤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0:22:010000小盗龙:已知最小的恐龙之一(长0.56米/辽宁食肉恐龙)
在中国,辽宁省是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前面我们介绍了锦州龙、辽宁角龙等,今天小编再为大家介绍一个,它就是小盗龙,一种小型食肉恐龙,一起去认识看看。小盗龙基本资料体型:小盗龙是一种中国的小型食肉恐龙,以捕猎其它恐龙为食,偶尔也会食腐,它体长0.56米,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697位,是已知最小的恐龙之一,生活在距今1.24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7:01:54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