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龙:迷你型鸟颈类恐龙(长0.6米/喜欢跳跃和奔跑)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5:25:550阅
跳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鸟颈类恐龙,诞生于三叠纪末期的中生代时期,体型非常的小巧,体长只有60厘米左右,但属于肉食类恐龙之一,它有着极为高超的快速奔跑能力,尤其喜欢跳跃,第一批化石是在苏格兰发现的。
跳龙的体型

跳龙属于迷你型肉食恐龙的一种,主要使用两足,体长和耀龙、树息龙一样都不足1米,跳龙即使成年后体长也只有60厘米左右,几乎相当于现代的一只小猫而已,这样的微小体型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仅仅只能排到695位,不过它的狩猎能力却非常强劲。
跳龙的外形特征

跳龙的整体看起来像是一只鸡,它主要依靠后肢进行奔跑和行走,因此后肢非常的修长且肌肉发达,前肢则极为短小瘦弱,尾巴修长且挺直,嘴巴较尖,而这些特征都使得它能够拥有着非常好的奔跑能力,再加上它的骨骼是中空的,所以奔跑起来可以说轻快无比,很容易就能追捕到猎物,并且它的嘴巴中还长有细小且密集的牙齿,所以可以说它是一个小型的狩猎能手。
跳龙的生活习性

跳龙由于后肢肌肉发达,所以它不仅奔跑速度很快,而且它的跳跃能力也很好,因此才得名为“跳跃的脚”,这也是它们最有特色的地方。跳龙虽然狩猎技能都非常好,但是体型过于小巧还是受到了很多限制,因此它除了会捕食一些小型动物之外,偶尔也会吃一些腐肉或者大型恐龙吃剩的尸体。
跳龙的化石发现

跳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1910年的苏格兰发现的,不过这批化石的完整度并不高,大多都是碎片状态,所以它的分类至今都没有明确,最初还被认为是蜥臀目,甚至也有人认为它是艾雷拉龙的近亲,但是依然存在争议,直到00年的时候,专家奥利弗·劳赫还是认为跳龙和兔鳄的关系更近,而不是恐龙。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中加马门溪龙:亚洲最大的恐龙(长35米/出土于新疆)
中加马门溪龙是一种蜥脚亚目下的马门溪龙科恐龙,诞生于1亿5000万年前的侏罗纪末期,根据它最长的颈椎骨可以预估它的体长可能达到了35米,属于超巨型恐龙的一种,是最大的中国恐龙,第一批化石出土于中国准噶尔盆地。中加马门溪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3:43:160000天山古墓里的黄金公主 头上为什么会有洞?(天山古墓)
公主尸体头上有洞是因为被盗墓贼敲的。在我国的天山地区,一直以来都很少有人居住,不过根据调查,在大概4000年之前,这里还是一片水草丰美的地方,大概1950年,正在修建新疆的铁路,挖掘铁路的过程中就挖掘出来了一些人的骨头,等到警察进入之后,发现这些骨头都已经过去了,几千年的时间,所以才觉得这里应该是一个古代的墓穴。天山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7:12:22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辽阳魏晋墓
魏晋时期辽东郡境内的墓葬。分布在辽阳市郊的三道壕、北园、棒台子、上王家村等处,辽阳魏晋时为辽东郡治襄平所在地。辽阳魏晋墓的结构仍保持辽阳汉壁画墓的特点,多为用石板支砌的平顶多室墓,室内壁面彩绘壁画。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曾作过调查。1945年东北解放以后,东北博物馆(后改辽宁省博物馆)对辽阳壁画墓进行了调查和保护工作。从50年代开始,陆续进行了发掘。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7:48:400000巴山楚水“文化地”——四川宣汉罗家坝遗址
(海报设计:崔晓雪)▲四川宣汉罗家坝遗址视频资料●发掘单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项目负责人●周科华#十大考古#▲遗址发掘位置图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8:25:280000考古人的自画像:考古的温度——山西“十三五”考古成果展
本次展览的四个单元,从学术上也可以进一步概括为如下四个方面:人类起源研究的山西新突破,涵盖将山西早期人类历史向前延伸至240万年的西侯度研究成果,以丁村为代表的早期智人生活营地探索,近年在大同李汪涧发现的东亚现代人本土起源新证据。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4:44:5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