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希斯龙:最后的植食性蜥脚类恐龙(长18米/脖子较短)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14:470阅
伊希斯龙是一种蜥脚亚目下的泰坦巨龙类恐龙,诞生于6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超巨型恐龙的一种,体长普遍可以达到18米,主要以植物为食,最大的区别就是长有一种骨质鳞甲,并且脑袋较长,第一批化石发掘于亚洲的印度境内。
伊希斯龙的体型

伊希斯龙虽然在泰坦巨龙类恐龙中不算很大,但是它18米的体长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仍然可以排到至少70位左右,仅仅只比目前最大的恐龙之一-潮汐龙小上五分之一而已,并且它的体重也比同体长的恐龙要更大,平均可以达到14吨左右,因此算是目前发现的所有恐龙中的一种超巨型物种。
伊希斯龙的外形特征

伊希斯龙和很多巨龙类恐龙一样,都有着非常修长的身体,尤其是它的尾巴和脖子占到体长的大半,但是躯干则显得比较粗壮,不过它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比如它的脖子相比其他蜥脚类更短,但是也更加垂直,前肢比后肢更长,脑袋也非常狭窄纤细,这样能够将重心转移到身后,从而支撑自己趴到更高的树上,啃食更高处的树叶。
伊希斯龙的生活习性

伊希斯龙和大部分蜥脚类差不多,都是生长着树叶状或者匙状牙齿,主要是以植物为食的,这一点其实从它的化石中就能看出来,比如它的粪便化石中提取出了真菌痕迹,而这种真菌是一种只在树木间传播的病原体,这也足以见的它是以树叶为食的。
伊希斯龙的化石发现

伊希斯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亚洲的印度境内发现的,被认为是蜥脚类恐龙中最为晚期的植食性恐龙,它的化石有着非常特殊的区别,比如它的尾椎前端关节处都是球形的凸出和凹陷,而它的颅骨则非常像是梁龙,更加偏向细长,并且在它的化石上还发现了一种甲壳,被认为是骨质鳞甲衍化而来的物质。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光影档案 | 我所了解的文物出版社摄影之路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6:51:080000原巴克龙:中国中型恐龙(长5米/出土于阿拉善地区)
原巴克龙是一种鸟脚亚目下的禽龙科恐龙,和巴克龙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诞生于9750万年前-91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可达5-6米,原巴克龙属中主要分为戈壁原巴克龙和阿拉善原巴克龙两个种,它们的前肢第一指都长有小尖刺,并且吻部较为狭窄,第一批化石是在中国内蒙古发现的。原巴克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0:08:440002千年神话,古墓新疑!四川赵云墓传说中的“灵蛇”是否存在?
四川成都的银屏山中惊现赵云墓,考古专家们发现,墓中出土的龙胆亮银枪锋芒依旧。据传说,赵云墓中一直有鳞蛇庇护,凭此千年来无人能够成功地盗取。但为何这座墓穴却是被破坏得惨不忍睹呢?在考古专家正在进行抢救性挖掘的过程中,他们发掘出了两枚极其迷你的印章。这些印章大小只有指甲盖那么大,印章究竟刻的是什么?这让所有人都为之一颤,是揭示了赵云墓的主人?这表明这个墓主人很可能是蜀汉的名将赵云。我要新鲜事2023-04-11 21:27:230000王震中:论二里头乃夏朝后期王都及“夏”与“中国”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9:45:360000盗墓贼看到古墓边的柳树 为啥要转身离开(考古规矩)
墓穴旁边有柳树,一般都代表着家境贫寒。不管是在什么样的行业当中,但凡是能够做到顶尖,都是掌握着几把刷子。不管是合法的还是不合法的,每一个行业都有着自己的规矩,遇到这些规矩,只有守规矩的人才能够做大做强。比如说盗墓贼这个行业一直到现在还有人做,可是这些盗墓贼一旦看到古墓旁边有柳树,他们会转身离开。盗墓行业我要新鲜事2023-02-26 16:15:3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