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背龙:欧洲中型恐龙(长4-5米/臀部长有完整骨甲)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29:030阅
钉背龙是一种甲龙类恐龙,又被称为多刺甲龙,诞生于1.32亿年前-1.12亿年前的白垩纪初期,体长可以达到4.5米,属于甲龙类中的中小型恐龙,主要以蕨类植物为食,第一批化石是在欧洲的英国发现的。
钉背龙的体型

钉背龙成年之后普遍可以长到4-5米,而这样的体型在甲龙类恐龙中属于中等水平,并且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也只能排到312位,体重大多维持在1-2吨左右,相当于现代的一头犀牛大小,和原巴克龙、布拉西龙等都非常类似。
钉背龙的外形特征

钉背龙有着大多数的多刺甲龙类恐龙特征,比如它的荐骨处长有一块非常完整坚硬的骨板,也就是位于臀部的一层真皮骨,上面布满了很多的结节。其次钉背龙的背部长有数排尖刺,其中肩膀处的尖刺最为硕大,尾巴上虽然没有尾锤,但是它的尾巴两侧都长有非常整齐的一排长刺。
钉背龙的生活习性

钉背龙和大部分的甲龙类一样,都是以植物为食,不过由于白垩纪的开花植物生长的并不茂盛,范围也不广,再加上钉背龙的身高只有1米左右,所以它们大多是以低矮的植物为食,比如蕨类、苏铁以及针叶类,但是这些植物的枝叶都比较坚硬且有韧性,不过钉背龙也有着独特的鹦鹉喙状嘴巴,能够轻易切断。
钉背龙的化石发现

钉背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欧洲英国境内发现的,不过钉背龙分为两种演化支,其中第一批是在1865年威特岛发现的,当时是神职人员威廉·达尔文·福克斯第一个发现,其中包含了装甲以及颈椎骨,最终被确定为福氏多刺甲龙,而第二种则氏在1985年之前发现的,被称为P.rudgwickensis,主要是以当时化石的发掘地采石场为名。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李新伟:中国史前玉器反映的宇宙观
凌家滩玉版,负八角星纹双猪首翅鸟、良渚文化玉琮、玉璧,红山文化勾云形器和大汶口、龙山文化牙璧是中国史前时代光彩夺目的重器。学者们对各器内涵的热烈讨论,展示出一幅引人入胜的思辩图卷。本文以对玉版的认识契机,从史前宇宙观出发,探讨了其他玉器的内涵,并进一步提出中国东部地区史前复杂社会之间社会上层交流网的存在。一文献所见先秦宇宙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19:010000这位皇帝很传奇,写词不输李煜,梦碎“祖国统一”大业,他是谁?
作者倪方六南唐偏居江南,前后共历三主。为何称“主”?因受到后周威胁,不得不削去帝号,改称国主,这从第二位皇帝李璟开始,故史称李璟“南唐中主”。李璟很传奇,是一位相当有才华的皇帝,其写词水平不输后主李煜,有的地方甚至超过李煜。“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便是李璟的杰作。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07:000000王子今:汉代“天马”追求与草原战争的交通动力
对“马”的空前重视,是汉代社会历史的重要现象。“苑马”经营与民间养马活动的兴起,都是值得重视的文化表现。“马政”因执政集团所主持,主要服务于战争,同时又涉及政治史、经济史、交通史和民族关系史。当然,马的繁育和利用,也是体现人与自然生态之关系的重要社会现象。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3:55:460000古墓里发现的酒壶 写满了男女情话(古人情话)
在长沙一座古墓里发现的文物上刻有情书。在湖南长沙的一座古墓中,考古队挖出来一个唐代酒壶。虽然这件文物的造型和釉侧并没有唐三彩那么出色,但壶身上的情诗却让人过目不忘。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全诗既没有标题,也没有作者的落款,应该是一对爱人在离别时相互赠与对方的相思之物,字里行间都是平淡如水的白话,讲的却是遭受距离考验的感情。民间酒器我要新鲜事2023-12-28 16:40:360004郭静云:饕餮纹鼻形是用来强调饕餮神与天皇的连接
【编者按】本文摘自郭静云:《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与传统思想渊源》,页107-113.,原文中有较多甲金文字因技术原因无法贴出,有兴趣者请直接看原文。观察饕餮纹的结构,我们可注意到两条夔纹之间突显出来的鼻形。因此,笔者乃参考古代文明与鼻形相关的信仰,推论如下。(1)甲骨文以鼻为象形意义的“自”字甲骨文中鼻的象形字乃是“自”字。在甲骨文中“自”字的意思范围如下:甲、鼻: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04: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