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背龙:欧洲中型恐龙(长4-5米/臀部长有完整骨甲)
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29:030阅
钉背龙是一种甲龙类恐龙,又被称为多刺甲龙,诞生于1.32亿年前-1.12亿年前的白垩纪初期,体长可以达到4.5米,属于甲龙类中的中小型恐龙,主要以蕨类植物为食,第一批化石是在欧洲的英国发现的。
钉背龙的体型

钉背龙成年之后普遍可以长到4-5米,而这样的体型在甲龙类恐龙中属于中等水平,并且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也只能排到312位,体重大多维持在1-2吨左右,相当于现代的一头犀牛大小,和原巴克龙、布拉西龙等都非常类似。
钉背龙的外形特征

钉背龙有着大多数的多刺甲龙类恐龙特征,比如它的荐骨处长有一块非常完整坚硬的骨板,也就是位于臀部的一层真皮骨,上面布满了很多的结节。其次钉背龙的背部长有数排尖刺,其中肩膀处的尖刺最为硕大,尾巴上虽然没有尾锤,但是它的尾巴两侧都长有非常整齐的一排长刺。
钉背龙的生活习性

钉背龙和大部分的甲龙类一样,都是以植物为食,不过由于白垩纪的开花植物生长的并不茂盛,范围也不广,再加上钉背龙的身高只有1米左右,所以它们大多是以低矮的植物为食,比如蕨类、苏铁以及针叶类,但是这些植物的枝叶都比较坚硬且有韧性,不过钉背龙也有着独特的鹦鹉喙状嘴巴,能够轻易切断。
钉背龙的化石发现

钉背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欧洲英国境内发现的,不过钉背龙分为两种演化支,其中第一批是在1865年威特岛发现的,当时是神职人员威廉·达尔文·福克斯第一个发现,其中包含了装甲以及颈椎骨,最终被确定为福氏多刺甲龙,而第二种则氏在1985年之前发现的,被称为P.rudgwickensis,主要是以当时化石的发掘地采石场为名。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十大考古”深度解读 | 李新伟:“跨界”和“出圈”——中国考古百年华诞史前考古重大发现述评
2021年,史前考古重大发现频出,精彩一如既往,更逢中国考古学百年华诞,社会关注度陡升,频频“跨界”和“出圈”,直冲热搜榜首。当此重要时间节点,回首中国史前考古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确立中国的史前基础的百年历程,品味入选和入围的2021年史前考古新发现,首先,当然是赞叹“这盛世如你所愿”,随后,也引发出对中国考古学研究本身“跨界”和“出圈”的思考。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4:11:000002秦始皇最宠爱女儿嬴阴嫚墓被发现考古现场为何一片哗然
我要新鲜事2023-06-05 21:25:54000143河南惊现西汉千年古墓 墓主人身份成谜 一件器物让专家直接傻眼
位于河南永城市芒山镇的保安山,在1992年意外发现了一座规模庞大的古代宫殿。该宫殿被命名为保安山一号墓和二号墓,引起了考古学界的广泛关注。由于附近曾经存在梁王墓的记载,一度被认为这座神秘宫殿可能是梁王陵墓,但新的发掘结果使专家产生了怀疑。我要新鲜事2023-06-15 20:43:080000考古发现王侯大墓封土正中有一罕见盗洞,但特殊葬式难为了盗墓者
安徽西汉六安王墓考古本文作者倪方六现在,高速公路、高铁发展速度惊人,但大家想过没有,现代人在享受方便快捷的同时,其实是以遗址、古墓被考古为代价的,要征用土地,大量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是在交通大跃进的背景下进行的。安徽六安双墩一号大墓,就是这样被挖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50:160000河北发现22万平米部落 来自于商朝时期(商朝遗址)
河北发现的商朝中期部落可以填补该时期的考古工作空白。根据在上个月的报道,河北文物研究所发现了在河北地区的一个商朝部落遗址,这个遗址被称之为赵窑遗址。这个遗址的面积属于一个中型的部落,大概有着22万㎡,因为是发现在河北武安市的赵窑村附近,如今已经被列为了河北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实在依旧。60年的时候就已经有着第一次发掘,而在1975年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在上个月。对于这个一直进行了第三次的挖掘。我要新鲜事2023-07-12 19:30:1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