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出土2千年前汉墓群居然挖出一个神秘的太医墓(汉代墓群)
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3:20:310阅
咸阳出土2千年前汉代墓群大多都是宫廷太医。在我国陕西咸阳在进行考古勘探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墓葬群,而这个墓葬群当时被称之为巨型墓葬群,因为这个墓葬群的面积让人难以想象,足足有18万㎡,几乎可以相当于一个鸟巢的面积了。在这里面有着一百多个墓坑,埋葬的人超过了无比人,在经过鉴定之后,发现里面大多数被埋葬的都是宫廷太医。

陪葬品
之前发现的一些宫廷墓葬群,一般都是在里面陪葬的经营玉器,可是这次陪葬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药罐子,还有一些炼丹炉之类的东西。甚至还发现了几本古代医学典籍。很显然这就是一个宫廷墓葬群,毕竟在里面还确实有着一种宫廷的感觉,在民间的医馆不敢随意使用。

墓葬主人
专家认为这些宫廷太医会埋葬在这里肯定不是他们自发的行为,而是会有着一个主人。一般埋葬在最中间的就是他们的主人,可是当考古队的工作人员去挖掘主墓室的时候,突然发现里面的尸体已经不见了踪影。只留下一个已经被开过盖的棺椁,马上就认定可能是有盗墓贼来过,并且这个墓穴的主人应该身份地位比较高,或许是太医院的首领。甚至有可能是某个比较喜好医学的王爷。

墓穴里的发现
另外,专家在对于这个墓穴进行挖掘的时候,也发现了一些青铜器以及汉代比较流行的铜镜,这些东西在汉代本身就是贵族才能用的东西,另外还有一些青铜剑。基本上可以确认这个墓穴里的主人应该就是来自于皇室,并且陕西咸阳就是他的封地。
0000
相关推荐
良渚文化的新发现 琮王和越王的王权解密(古代王权)
我们常说的玉书的内圆外方象征着天地相连,但其含义比我们知道的要复杂得多。琮壳看上去内圆外方,但从上面看去,四个角都是弧形的,并由直槽隔开,因此不仅正面呈现上大下小,而且在正面和平面上都呈现出“全方位”的空间意义。钢包中心的双圆孔被用作沟通天地的通道,也可能作为旋转的中轴。玉杖上刻着完整的神徽我要新鲜事2023-07-21 20:48:280000这道美味,即便是超级吃货也未必能吃下去吧,不信你来
古人的食虫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上篇说了古人餐桌上的两道美味,其实是古代流行的“食虫风尚”中的一部分。追溯起来,此食俗应该源于原始时代,在无力征服大动物的年代,捕捉昆虫是人类获取优质蛋白的主要手法。现代科学已证明,蚂蚁卵、蝉、蝗虫的蛋白质含量比鸡肉还丰富,说明古人眼光之独到。图:炸虫串1.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27:390000考古前置的“成都探索”——统筹推进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 构建基本建设考古前置先行示范区
成都市文物系统牢固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责任重大的观念,在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指导下,深入落实“先考古、后出让”的政策及措施,主动融入社会发展,积极探索基本建设考古前置先行示范区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一、主要工作做法成都市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已历六十余年,可分为三个主要发展阶段。(一)配合基本建设抢救性考古发掘阶段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8:39:530004大型食肉恐龙:激龙 脑袋酷似鳄鱼(体长达10米)
激龙是一种兽脚亚目恐龙,属于棘龙科的一种,诞生于1亿1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体长可达8.5-10米,属于大型食肉恐龙,它的口鼻非常像是现代的鳄鱼,扁平且牙齿锋利,鼻孔生长于颅骨的后面,这样非常有利于它伸头到水中捕鱼。激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0:47:3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