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发现战国贵族墓,出土许多黑色“面条”,考古队:快请专家
枣阳市是湖北省的一座县级市,归襄阳市代管,虽然面积不大,但历史悠久,春战国时期曾是楚国核心地带之一。因此当地曾发现不过不少大型楚墓,九连墩战国古墓便是其中的代表,一经发现便震惊了整个考古界,那么这座墓葬有何特殊之处呢?

九连墩战国古墓位于枣阳市当地的一座村子,墓葬有两个特点。首先一点是规模宏大。九座中大型墓葬连成的古墓群绵延近5公里,规模堪比历代皇陵。
此前专家曾发掘了一、二号墓葬,发现古墓内部设有一条大型车马坑,长度达52米,宽12米,规格之高实属罕见,堪称历代之最。
如此大手笔,墓主人的身份定然不简单。有人推测其可能是唐国国君,因为在楚国以前,枣阳属于唐国区域。还有人认为是楚国的无头将军,为此还产生了不少民间传说。至于到底是谁,目前还没有定论,不过专家推测墓主人的身份最少也在王侯级别,反正是一个贵族墓地。

其二是墓葬保存完好。尽管历经数千年风霜洗礼,但古墓却保存完好,内部丝毫没有被破坏的迹象。这得益于工匠们的巧妙设计,使得墓葬与外界隔绝,文物保存完好。比如说车马坑内的战车刚出土时,上面的漆色还完好如初,就连现场专家也为之令人叹服。
此外当时虽然缺乏先进的防盗措施,得益于墓墙修建坚固,使得其并没有被盗。当然该墓葬也被盗墓贼光顾过,专家还在现场发现了盗洞。只不过盗洞并没有连接到墓室,显然盗墓贼也无可奈何。
当然大家最关注的点恐怕还在于墓中文物。楚人一直有厚葬的传统,显然墓中文物不在少数。此前发掘的一、二号墓中,一共出土了1000多件文物,其中不乏精品,比如说和周天子等级相当六乘车,造型精美。此外还出土了类别齐全青铜器,比如说青铜鼎、磬等。发掘后期,专家首次在现场发现了木制乐器。

当然现场最令考古专家惊喜的地方还在于一堆“面条”。当然这不是真的面条,而是竹简。战国时期纸张还未出现,人们只能用竹简和木片书写。
墓中竹简刚出土的时候通体呈黑色,散落一地,上面的字迹也模糊不清。由于年代过于久远,竹简在水中浸泡时间太久,所以才形象的被人们称为“面条”。
此前由于技术有限,不少文物出土时一接触到氧气便发生了反应,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而现场人员一时也搞不清竹简上的内容,不得已只能对竹简进行真空包装,并火速请古文字专家进行研究鉴别。

竹简鉴定是个繁琐的过程,首先得对其进行化学处理,还原本来的样子,其次再是分类和鉴别。如今竹简还在鉴别和研究过程中,上面的内容也一直处于考证阶段。
世人对春秋战国乃至秦朝时期知之甚少,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古籍文献。因此后人只能对其进行推断,得出的结论也缺乏客观性。而当竹简内容公布于众时,必然会在考古界和史学家引发轰动,人们也能够更加可观的去了解相关历史
如今九连墩古墓已发掘了一、二号墓葬,并且还建立了相关旅游设施,大家有时间不妨去参观游玩,相信会对楚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当然也有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继续发掘呢?”其实让文物长眠于地下往往是最佳的保护措施,以往的发掘工作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大多是为了抢救文物。
“万象中轴”IP形象首次亮相 面向公众征名
7月23日,由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携手北京河图联合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助力中轴线申遗卡通形象——“北京中轴线上的镇水小神兽”首次亮相,同步发起该IP形象的征名活动。从即日起至7月27日,这只中轴线上的镇水小神兽将面向社会公开征名,汇集各方意见。7月31日至8月2日,将从“海选”中选出优质的10个名字,通过“北京西城”官方微博等渠道开启投票活动,最终结合投票结果和专家意见定名。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1:18:270000苏东坡题:一夕化身人归去;千八凡夫一点无,和尚当墨宝别人笑了
猜灯谜是何时出现的?本文作者倪方六在宋朝以前,元宵节燃灯主要是为了祭祀神佛和娱乐,到了宋朝,则被添加了新的内容,节庆活动更为丰富,标志之一就是“灯谜”的出现。灯谜雅俗共赏,大家喜闻乐见,有一种益智教民的文化效应,元宵节也因此有了“益智节”的含义。灯谜是贴在元宵节花灯上供游人猜的谜语,又称“庾辞”、“隐语”,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谐讔》称:“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14:020000“先秦至隋唐出土资料研读班”活动纪要
林素莹/陈胤慧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2016年10月29星期六中午和下午,在中正大学文学院雅堂(211室)举行了“先秦至隋唐出土资料研读班”第一次研读活动。研读活动由中正大学历史系郭静云教授担任召集人,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石兰梅教授、台南艺术大学黄翠梅教授和庄蕙芷助理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魏坚教授,中正大学李昭毅助理教授和仁德医护管理专科学校复健科罗文星助理教授等二十余人参加了是次研读活动。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52:130000风流才子唐伯虎给一青楼女题匾额,上书“風月无边”,好友祝枝山看到后让赶紧取下来,出啥事了
“到此一游”考作者倪方六眼下正值旅游旺季,信手涂鸦的“到此一游”现象不时出现。(中国游客在埃及神庙上留下的“到此一游”)有人认为,最早的“到此一游”4个字出现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大闹天宫时曾在灵霄宫的柱子上写下的“齐天大圣到此一游”。书中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有细节描写——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31:49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