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四大谜团,第一个是守陵人的秘密,最后一个考古界不敢动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第一的帝王陵寝,相传动用近80万人,历时39年才完工。然而就是这距今两千多年的陵墓,直到今天人们也没有足够的技术去挖掘。

在秦始皇修建陵墓时,哪怕有人破坏了秦陵周围的一棵树也会被处以死刑。但是秦亡以后呢,是什么原因使得秦陵得已保存两千多年却还未被盗?有一种说法便是秦陵有守陵人。
秦始皇陵的神秘——秦始皇陵守墓人
相传秦始皇建造陵墓之初,便考虑到如何能让陵墓长久保存下去,以防有人盗墓。他与大将蒙恬商量,决定任命蒙氏的一支宗族世世代代作为守陵人守护着秦始皇陵。
这支守陵的军队由蒙氏统领,世世代代守护着秦陵。当年项羽击败秦军进入咸阳,一把大火烧了阿房宫。项羽觉得这么做难以消除心中对于秦始皇的仇恨,便决心带领军队去挖秦始皇的陵墓。
项羽带领十万之众来到秦陵,突然秦陵前面出现一支军队,他们武器精良,训练有素。就在这时,狂风大作,漫天黄沙,惊得项羽的马匹一阵阵嘶吼。
项羽身旁的术士对项羽说此非吉兆,建议项羽立刻退军,于是项羽大军便无功而返。不止项羽的军队如此,据说后世的绿林好汉,土匪贼寇都想挖秦陵盗取宝藏,但却都无功而返。
传言当时第一代守陵人叫蒙常山,这一支蒙氏家族世世代代都在做着这件事。他们每隔二十年换一位守陵人,守完这二十年方可去做其他事,但关于秦陵的事他们一个字都不能泄露。

更为神秘的是这支守陵人据说已经传到了现代,可能在陕西咸阳,你看到一位拿着扫把眺望着远方秦陵的老人就是这守陵人的后代。除了守陵人之外,秦陵最让人吃惊的地方是它地下布满水银。
秦始皇陵的神秘——地下城的水银。
从《史记》和《汉书》中我们可以看出,秦始皇想要把自己的陵墓建的跟自己统治的天下一般。在陵墓中有宫殿楼阁,更有大江大河。据记载这大江大河竟是一条水银河。
这一点基本上不用怀疑了,因为考古学家对秦陵周围的土地进行了检测,发现秦陵土地存在汞异常的现象。
汞的分布大体上呈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而巧合的是,这正好与中国黄海和渤海的位置分布十分相符。
想到这不禁对秦陵的神秘感又增添了几分,如果古人真的能用水银构造中国江河的分布,那真是不可思议的壮举。
秦始皇陵的神秘——长生不老药
而对秦陵存在水银还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秦始皇嬴政迷恋长生不老,大肆制造仙丹。
据记载,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想的就是如何永远的做帝王,他便派各种炼丹术士加紧炼造长生不老仙丹。
而这长生不老仙丹最重要的便是汞了,如此以来便也很好的解释了秦陵为何有这么多水银了。

秦始皇陵的神秘——为何不去挖掘?
秦陵的神秘感最主要的还是人们对它的未知性,那么人们为何还不挖掘秦陵呢?一是技术不足,二是传说秦陵地宫里有大量的机关。这其中最为神秘的就要数金飞燕和镇河石碑了。
金飞燕据传是鲁班所作,其专门应用于墓穴之中。它是用金子做成燕子的形状,能够在墓室之中来回飞翔,不管过多久它都不会停止。
如果有人闯入墓室之中,便会被这金飞燕当场击中而死亡,这也是用来保护墓穴的一种方法。当然金飞燕是否真的存在无从考证,但正是如此才更加显得秦陵的神秘。
那这镇河石碑又是何物?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在秦陵的地宫里有水银做的江河,这镇河石碑便是用来镇压这水银河的。
有镇河石碑在,水银河风平浪静毫无波澜,一旦这镇河石碑被打碎或者破坏,那么这水银河便会波涛汹涌四处奔流,再也无法控制。

当然这些机关都是人们的传言,是否真正存在目前还无法考证,也许只有当秦始皇陵墓被挖开的那一天真相才能大白于天下。
名家推荐 | 赵辉:《中原核心区文明起源研究》序一
赵辉张海的大作《中原核心区早期社会复杂化的考古学观察——文化与社会的视角》书稿已在出版社编辑了,他嘱我写个序。张海对中原地区的研究过程,除了他本人外,也许我是最清楚的了,所以写序这件事责无旁贷。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6:09:550002安徽博物院这件青铜器 外观神似路由器 用途至今不明
1959年3月,考古学家在中国安徽省屯溪地区进行发掘时,发现了两座西周晚期的墓葬,其中出土了许多青铜器。其中一件青铜器的造型极为超前,让人不禁疑惑,它通高31厘米,柱高16.5厘米,重5.25公斤,上方竖立着五根等距离、等高度的柱子,底座中间为空,表面装饰着云纹。这种青铜器的造型在当时和后来的史料中都没有出现过,因此其具体用途一直未明。我要新鲜事2023-09-09 20:55:070000最大的似鸟龙类:似鸡龙 不会飞行但奔跑能力极强
似鸡龙是一种体型巨大的似鸟龙,诞生于白垩纪的末期,它的整体外形和大部分似鸟类恐龙一样,看起来很像鸵鸟,但是它既没有羽毛也不会飞,主要食物大多是昆虫、植物以及蜥蜴等,最大的特点就是奔跑速度非常快,因为它的后肢又细又长,尤其是小腿骨长,所以它的一步抵得上其他恐龙的好几步。似鸡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6:28:540000新疆唐王城遗址考古首次展出一批珍贵出土文物
位于新疆图木舒克市的唐王城遗址从去年6月开始发掘。18日,40多件珍贵文物在图木舒克市考古成果展厅首次展出,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展出的46件文物均出自唐王城遗址,分为佛像、陶器、铜器等。展览还用图文详细介绍了唐王城历史沿革、学术意义及发掘经过,对人们进一步了解当地历史发展、民族融合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我要新鲜事2023-05-20 20:25:540000这些盗墓者各具特殊本事,以看风水做掩护的是哪一类盗墓者?
盗墓者还有哪些隐称?本文作者倪方六盗墓题材电视剧《老九门》,引发了人们对盗墓的好奇。这篇就来说说盗墓,接着前面聊过的盗墓者的隐称,继续往下说。——土鱼。过去湖南流行的隐称。土鱼不是鱼,是一种形似大头鱼的软虫,其性喜在干土层里打眼做窝,与盗墓有异曲同工之妙。“土鱼”被人发现了,往往会遭到严惩,或遭沉潭处死的下场。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10:4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