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我国南海发现两处古代沉船
5月21日,国家文物局、海南省人民政府等单位在三亚发布我国深海考古工作最近取得的重大进展。2022年10月,在我国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度海域发现两处古代沉船。2023年5月20日,沉船水下永久测绘基点已布放,并进行初步搜索调查和影像记录,开启了中国深海考古新篇章。

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闫亚林介绍,2018年1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与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共同设立了深海考古联合实验室,当年4月在西沙北郊海域首次实施了深海考古调查。
2022年10月,在我国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度海域,发现两处古代沉船,其中一处有多个疑似被船舱分隔开的成堆文物,最大高度达三米多,文物以瓷器为主,散落范围达上万平方米,推测数量超过10万件。 根据出水文物初步判断为明代正德年间,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另一处,发现大量原木,尺寸相近、码放整齐,大多经过简单加工,初步研判是从海外装载货物驶往中国的古代沉船, 时代约在明代弘治年间,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

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这一发现,迅速组织专业力量,制定水下考古调查方案,开展已提取出水文物的保护修复。海南省人民政府落实保护管理责任,在相关海域开展海上巡查监测,保障文物安全。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将严格按照水下考古工作规程,用一年左右时间,分三个阶段实施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调查工作。在考古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科学评估沉船保存状况和技术条件,研究提出下一步的考古和遗址保护方案。
5月20日至6月上旬,将实施第一阶段调查工作。5月20日,进行了第一次水下考古调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按照考古学理论方法和水下考古工作规程,使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一号沉船核心堆积区西南角布放了沉船水下永久测绘基点,并进行了搜索调查和影像记录,正式开启了考古调查工作。这一测绘基点将成为今后开展水下考古、测绘、记录、发掘的基准。

在第一阶段调查工作中,国家文物局将通过水下搜索调查,摸清两艘沉船文物分布范围,对沉船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资料采集和考古记录,适量提取有代表性的文物标本以及海底底质等科学检测样本。
闫亚林表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保存相对完好,文物数量巨大,年代比较明确,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科学及艺术价值。 这不仅是我国深海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世界级重大考古发现。这一重大发现实证了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往来南海的历史事实,对海洋史、陶瓷史、海外贸易史、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等都具有突破性的贡献,也充分展示了我国深海科技与水下考古跨界融合、相互促进的美好前景,标志着我国深海考古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
写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开馆之际:启航新征程 踔厉向未来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3:34:3700001968年,陕西农民古城墙下挖出一绿壶,专家估价高达15亿
1968年,陕西彬县的城墙下有个农民在抠土,突然他抠出来一个“小绿壶”,他高兴极了,连忙脱下衣服把“小绿壶”裹进衣服抱着跑回了家。他不知道的是,这个茶壶竟价值高达15亿!这其中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原来陕西彬县一位叫晁日兆的农民,在田里辛苦劳作一天后,本想回家吃顿热乎饭。奈何妻子没做饭,一看晁日兆回来了便让他做饭。晁日兆生气极了,看着悠闲的妻子顿时来了火,于是便发生了口角。我要新鲜事2023-08-10 17:58:580000荐书 | 一位好记者讲述的《考古浙江:万年背后的故事》
她是浙江考古圈“团宠”。也是小编心中的“女神”。她留着齐肩短发,在角落里安安静静写稿。她写了10年良渚,坚持与热爱,简直是活成了人间理想。有人说她是最会讲考古故事的记者。也有人说她的报道更像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大餐,读起来津津有味、回味无穷。她,就是马黎!近日,由马黎著、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的《考古浙江——万年背后的故事》已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考古浙江:万年背后的故事》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6:53:210000特稿|本刊宗旨
本刊立足网络平台面向广大历史、考古、文博同行与同好旨在提供准确的专业知识倡导健康包容的思想观念志在办成一份有内涵、有品位、有格调值得每日守候的精品网刊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6:15: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