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曾从故宫私运出数箱珍宝属于偷窃吗?史学家:典型的偷盗行为
关于清廷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很多人都饶有兴趣,因为此人一生命运多舛,围绕在他身上发生的各种事情也总是令人 唏嘘,曾经贵为中国皇帝的他,竟多次沦为日本和别国的傀儡,甚至后来回故宫都还需要买门票。如此种种使得溥仪身上有很多引人关注的点,甚至还有人特别想知道溥仪要是想要拿故宫里的文物是否是合法的,毕竟中国古代一直有句话叫做天下之大莫非王土,那么溥仪从故宫里面拿东西是否属于偷窃呢?

1912年中国最后一位皇帝退位,在退位后溥仪和南京临时政府签订了一份协议,其内容大概如下:①清帝退位后皇权再无,但是尊号不废,临时政府依旧要以相待外国君主之礼来对待退位的溥仪;②清帝溥仪的私产受临时政府的特别保护。简而言之这份协议就是声明了溥仪虽然退位了,但是却依旧保留有不少皇帝的特权且其财产依旧在其名下受临时政府保护。直到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这份契约才被更改。

经冯玉祥更改之后的协议内容便从之前的改成了:①清帝自1924年10月退位后其尊号便被废黜,并依法享有与其他国民一样的权利;②清廷私产依旧归溥仪所有,仍然受政府特别保护,但清宫内公产应为全体国民共有。可以看出协议经过修改之后清宫内部分东西所有权就从溥仪所有变成了公民公有,那么这时候故宫到底是不是溥仪的私产呢。

众所周知故宫是由明代永乐帝朱棣建造的,当时建造故宫的开支均是来源国库,可以说属于国民共有。之后历代皇帝在这里栖居,直到宣统帝溥仪被逼出故宫从此这里才被正式变成为故宫博物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故宫应为公民所有。但是故宫内却有很多清代的书画文物,这些按道理来说应该是溥仪的私产,可是这些东西却同样不归溥仪所有。

因为同治帝驾崩后光绪皇帝继承的仅仅是皇位这一尊号,但是却并未继承其所有财产,所以按照财产继承法同治帝名下的财产应该归于其母亲慈禧和各嫔妃所有,当然了各嫔妃权力有限所以这些财产便被慈禧一人总揽,也难怪慈禧光是一场六十大寿就花去数千万两白银了。

而之后光绪去世,溥仪继承皇位同样的也只继承其尊号并未继承其财产,更何况所有财产还在慈禧名下,因此溥仪对于故宫内的文物基本都不具备继承权。正是因为如此溥仪在之后进入故宫也需要购买门票,在填写身份住址的时候也不能填紫禁城,至于在故宫中拿取文物,自然也就被定义为偷盗了。

不孝孙违反祖训,将家里匿藏多年国宝卖掉,消息传出灾难来了
毛公鼎的曲折传奇文/吴甜甜、倪方六上面的文章已说了一些有关台北故宫镇馆之宝毛公鼎的事情,这篇接着再说这个宝物的传奇故事——几次辗转于咸丰三年(1852年)落入西安古董商苏氏兄弟之手。得到毛公鼎的苏氏兄弟,见此物丝毫无损、鼎内壁有近五百字的铭文,遂马上致书陈介祺。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47:280004唐晓峰:中国的“两河文明”
近几十年来,在长江流域发现了不少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的考古遗址,长江流域的上古文化令人刮目相看。于是有人借用一个老词儿“两河文明”,称中国的上古历史是又一个“两河文明”。中国的“两河”,一个黄河,一个长江。0000栾丰实:蛋壳黑陶:4000年前的高科技
0.3毫米的厚度,是什么现代高科技产品?它就是被称为“4000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的蛋壳黑陶。你一定很奇怪,史前先民为何对黑色情有独钟?什么先进的技术工艺才能做出蛋壳黑陶?它为何享有“中国古代陶器的颠峰之作”的美誉?它被赋予了怎样的礼制内涵和社会意义?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栾丰实教授接受中国民族报“道中华”专访,带您接触4000年前的高科技。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6:20:500000修复手记 | 春秋青铜簠的保护修复
簠是中国古代祭祀和宴飨时盛放稷、黍、稻、粱等饭食的方形器具,文献中又称“胡”或“瑚”,产生于西周时期,春秋时期得到空前发展,战国开始衰落,秦汉时期绝迹,是一度与鼎、豆等重要礼器放在一起的铜器组合之一。商丘博物馆藏部分青铜文物病害严重,随着时间的推移青铜器的锈蚀程度还在不断加剧,急需进行保护修复。受商丘博物馆委托,对其馆藏一批金属文物进行保护修复,春秋青铜簠是其中的一件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8:22:460000千年古墓挖掘出模型 他们遇到过外星人(古墓发现)
我要新鲜事2023-02-23 16:30:5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