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佛系皇帝,为佛经作序传千古岂止是书法,甚至还有韩剧大长今
#文史观天下#
老李与大唐王朝这位伟大的、国际范儿领袖太宗李世民同姓氏,从小常听到长辈讲述李世民的故事,特别是《隋唐演义》。上学后,练习书法,在考古专业学习的时候又到晋祠,观摩学习太宗的书法,可以说一直崇敬有加。

毕业后,九十年代到陕西学习参观,也特意到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九嵕山拜谒昭陵,以表达敬意。

因为工作的原因,也因为学习书法的原因,对《大唐三藏圣教序》字帖也是不断临习。

关于圣教序,更多的学者或书家,多从书法角度而论之,老李试图从一位伟大的封建皇帝角度与各位分享一下自己看法。
大唐皇帝李世民,在他统治期间,唐王朝政治稳定,武备强盛,艺术繁荣,文风鼎盛,经济发达,民族关系和谐;长安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此时文明昌盛的大唐帝国被后世史学家称为贞观之治。李世民,不仅是大唐的天子,又是唐朝边疆各族的天可汗。是当时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名的领袖人物。难怪宋代欧阳修在《 新唐书》中,赞美李世民“自古功德兼隆,自汉以来未之有也。”
实际上,李世民不仅在国家治理上水平高超,在文化建设和文艺创作方面都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就,应当说我国封建帝王无人能出其右。
唐太宗不仅书法独树一帜,他的诗歌、散文,在盛产诗人的大唐王朝也有卓然地位。李世民的散文中,《大唐三藏圣教序》即为著名的代表作品。此文是太宗皇帝为玄奘法师翻译和整理佛经所写的序言,不论其书法,但就文学之美和李世民的胸怀就足以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太宗皇帝本身生性聪敏,对佛教的理解相当深透。例如,他在圣教序中赞美佛教曰:“举灵威而无上,抑神力而无下,大之则弥于宇宙,细之则摄于毫厘。无生无灭,立千劫而不古,若隐若现,运百福而长今。。。”
称赞玄奘法师取经之心诚而坚韧:“。。。往游西域,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积雪晨飞,途间失地,惊沙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影;百重寒暑,蹑霜雨而前踪。。。”只能说,这个序写的非常之认真;从文学的角度来说也相当的优美,词藻华美,非一般散文所能及;笔锋流畅,如行云流水;对仗工整,金声玉振。骈文之美,从华美和韵律角度而言,比肩王勃滕王阁序。同时,非常有画面感,我们仿佛能看到玄奘法师杖策跋涉于瀚海与崇山峻岭的身姿;从他的身姿中,也能感受到玄奘坚韧不拔的意志。

应当说,文字是心思的表达,太宗所以能写出这样流传千古的序章,不仅在于他的文学造诣,更为可贵是,唐太宗李世民并不是佛教徒。但是他站在君王的角度,对佛教与文化交流和巩固政权统治的益处了然于胸,所以,不仅欣然为三藏法师作序,而且因其优美而千古传颂。
李世民在写好圣教序之后,玄奘法师还向皇上表达了谢意,李世民又亲自作答,其文曰”。。。唯恐秽翰墨于金简,标瓦砾与珠林。。。“可谓随意出手即不凡也。
赞美唐太宗先到这里,别写太长了,免得各位读起来太耗时间,用个现代的事情来结束这篇短文吧:

早些年,我女儿追韩剧《大长今》,请教老爸:长今是什么意思?刚好我那段时间在临习圣教序,告诉孩子:长今从字面理解就是每天都是新的,汉语中这两个字一起使用,应当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创造,典出“运百福而长今”句,大长今所叙述故事之时间,大概相当于中国明朝;朝鲜当时也使用汉语,汉文化影响是自然的,所以徐长今这个名字应当是来自唐太宗的词汇表。不知老李是否孤陋寡闻,错漏还请各位指正。
END
#电视剧#
日享一书WJf01《发现石峁古城》
我要新鲜事2023-06-01 10:23:590000惊天大发现:江苏挖出9座西晋皇陵,内藏无数奇珍异宝!
2015年夏天,江苏省邳州市煎药庙村正在进行宅基地退耕工程。施工人员挖掘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村民们怕有意外发生,立即报警,并得到了民警的及时赶到。在现场,工人们还在进行挖掘工作,但突然听到砰的一声,挖掘机碰到了什么东西,还出现了几块很大的青砖,旁边是一个积满水的洞穴。经过初步勘探,邳州市文物局的专家认为这个地方并不是煎药庙的遗址,而是一座东汉时期的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4-11 21:12:560004从史前到青铜时代的“万国玉帛”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3:30:450000兵马俑是活人做的吗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51:080000辽宁角龙:辽宁小型植食性角龙(体长仅1米/颈盾短)
辽宁角龙是一种新角龙类恐龙,诞生于1.3亿年前的白垩纪初期,体长只有1米,属于小型植食性恐龙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脑后带有突出的颈盾,但相比其他三角龙科恐龙却非常短,颧骨处的角也比较弱,据说它是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最原始的新角龙类恐龙。辽宁角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1:04:3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