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钓鱼台大战,一项十大考古发现,令蒙哥汗折鞭的秘密武器现身
#一千个细节还原宋朝#
老李平日说宋朝考古发现,以南海I号为多(链接《 南宋海丝航线上的南海I号船员中,有位“蔡火长” ,什么来头? 》、《 还是东印度公司档案惹的祸,发现南海I号,意外中的必然 》,今天说说2018年的十大考古发现之重庆合川钓鱼城范家堰南宋衙署遗址中的一类用于战争的出土文物。
钓鱼城位于重庆市合川区东城半岛的钓鱼山上。据史料记载,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兵临城下。在当地将士顽强抵抗下,钓鱼城保卫战时长逾36年,并致使蒙哥汗阵前受伤,不久后命归西天。

元宪宗孛儿只斤·蒙哥(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蒙古帝国大汗,1251年7月1日至1259年8月11日在位,史称“蒙哥汗”。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拖雷长子,四弟即元世祖忽必烈。蒙哥在钓鱼城与宋朝守军激战受伤,1259年8月11日,病逝。蒙哥汗严格来说,不是元朝皇帝,其弟弟忽必烈在元大都(今北京)建立元之后,于1266年10月,元世祖忽必烈 模仿汉人做法,追尊成吉思汗至蒙哥汗之前数位蒙古帝国大汗为皇帝,并给了各种称号,蒙哥庙号为宪宗,谥号桓肃皇帝;实际上,忽必烈称帝才是元朝的正式开始。

关于蒙哥汗的在钓鱼城作战受伤至死的原因,众说纷纭。据明代万历《合州志》记载, “宪宗为砲风所震,因成疾……次过金剑山温汤峡而崩”,既往认为此处“砲风”为发射的礌石所致。究竟是什么砲导致蒙哥汗殒命钓鱼城的呢?有学者从文献的考证的角度认为,此砲非大石头块儿,而是一种爆炸性的火器。毕竟仅仅是从文字到文字,南宋军队使用的爆炸性秘密武器是个什么样子呢?或者说,有图有真相,考古的特点就是要实物,这秘密武器有实物吗?如果有是个什么样子呢?
十大考古发现之重庆合川钓鱼城范家堰南宋衙署遗址,在2017年的发掘中,钓鱼城范家堰遗址公廨区的水池H27,出土铁雷一枚,其口残,身呈圆球形,中空,中部一周范线,表面有锈蚀。向前追溯,2013年范家堰遗址园林区景观水池的H1、2005年,钓鱼城奇胜门北约100米处城墙外的一处古地道,经发掘的部分总长度约35米,由主通道、六条短支道及竖井组成,其中出土有80余片弧形铁器残片,经除锈后辨识,确定是铁火雷爆炸后的碎片。这种铁质的球形武器,被专家称为球形火雷。




考古专家们通过综合分析发现:出土的20余枚铁质球形火雷,有如下同特征:外壳为白口铸铁,壁厚超过1厘米,那是相当地硬啊!其内空腔可以装填大量火药;口径小,便于密封,以火药线引爆;雷身近圆球型,小型火雷有一凸出的管状小口,体型较大的火雷口部凸出不明显;铸造方式均为上、下合范铸成,中部一周凸出的范线十分明显;爆炸效果,或炸掉口、底,或炸破为2-3片。
由于使用白口铸铁作为外壳,爆炸时,能将其炸破,说明填充的火药具有相当强的威力,具备较大的杀伤力和威慑力,而圆球状的外形有利于保证人工或机械投掷火药线引爆的应用非常重要,不仅安全、快捷、高效,而且还有延时爆炸的作用,有力提高作战效率、效果。用现在的话来说,是那时候南宋守军使用的手榴弹,当然,与现代手榴弹的爆炸威力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当从高处投降蒙古军队时,不仅可杀伤人员,同时也有不小的心理震慑作用啊。因此说,结合文献记载,这就是令蒙哥汗折鞭的秘密武器!
考古学不仅是人类历史的望远镜,让我们了解有文字之前的历史,更是历史的显微镜,让我们还可以看到当时的很多细节。宋军的手榴弹就是例子,而且与文献记载的人与事具有很好的吻合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四大发明被使用在爆炸性武器上,这是目前国内所见最早的实物,并直接导致了蒙哥汗殒命。
#武器装备#
END
节气已过雨水,古人为什么用“春”字来定义四季中第一个季节?
古春字为什么写成“萅”?本文作者倪方六“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转眼,年过过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雨水”也过了。也就是说,虽然现在仍寒意逼人,但已是确确实实的春季。(雨水节气以后,雨天增多)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08:140000穿越古今《古籍里的古曲》系列音乐会在国家图书馆开演
2022年9月,恰逢国家图书馆建馆113周年。9月3日晚,由中国煤矿文工团联合国家图书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打造的《古籍里的古曲》系列音乐会在国图艺术中心?音乐厅正式开演。首场音乐会主题为《汇流澄鉴》。《汇流澄鉴》源自故宫文华殿后身的文渊阁匾额,其把中国文化比作水流,寓意《四库全书》收纳概括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精华。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9:50:360000这种东西是古今老人都爱用的器具,但古人更喜欢,它是什么?
搔杖为什么叫“谈柄”?本文作者倪方六古人的生活用具很多,如果要找最少不了的,会是什么呢?搔杖应该列入其中。所谓“搔杖”,就是俗话说的痒痒挠。为什么会是痒痒挠,由于古人洗浴没有现在方便,皮肤瘙痒是常有的事,痒时用手挠不到,别人又不方便,遂有了搔杖的发明。别看搔杖不起眼,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表现可不一般,具有特殊的内涵和价值。(带着痒痒挠的古人)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08:470000从出土钱范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铸钱工艺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钱范;铸钱工艺【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铸钱工艺史上十分重要的时期,遗留下了种类丰富的钱范,有平板竖式铜母范、平板竖式石子范、叠铸铜母范、叠铸泥子范等,通过对钱范的研究,可以确定这一时期的铸钱工艺既有平板竖式铸钱法,也有叠铸钱法,并在北朝晚期孕育出了新的铸钱工艺——翻砂铸钱法,而翻砂铸钱法在北朝的出现与当时较为宽松的铸钱政策有关。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11:440000中国巨型蜥脚恐龙:东北巨龙 最长20米(发现于辽宁)
东北巨龙是一种生活在白垩纪早期的植食性恐龙,听名字就知道它的化石发现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和大部分蜥脚类恐龙一样,东北巨龙也是拥有着粗壮的四肢和修长的尾巴,身长也是普遍达到了20米,属于巨型恐龙的一种,目前发现的化石并不是非常完整,只有一个颅骨而已。东北巨龙的历史来源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5:01:1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