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珠水秦汉城,黄埔考古开新篇,最早广州在何方?
昨天广州的新闻热点与中新广州知识城及考古有关,老李努力稍微深度解读一下:
中新广州知识城地处广州黄埔,粤港澳大湾区“湾顶”,距广州中心城区35公里。知识城从8.08平方公里起步,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成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创新载体、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核心平台。
历经十年,旧貌换新颜,一座湾区新城拔地而起,迈进新时代;而与此同时,文物保护成果显著,考古发现层出不穷;昨天的新闻报道只是其中一部分;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齐头并进,相得益彰,为“既有利于经济建设,又有利于文物保护”的双赢方针创立典范。

沙岭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九龙镇汤村南部,地处中新知识城范围,为一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的椭圆形低矮小山岗。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5年8—9月对项目全线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确认沙岭有先秦墓葬和明清窑址等遗迹。2017年8—12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工程范围内的沙岭遗址西区展开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2800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早商墓葬1座,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越人墓葬67座,出土文物100余件套。”

同年8—9月,为配合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小鹏汽车智造产业园)建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项目用地涉及到的沙岭遗址东区进行调查勘探,确认有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和先秦越人墓葬分布。在按程序办理报批手续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20年9月底—11月中旬对沙岭遗址东区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600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早商墓葬1座、灰坑41处、柱洞86处;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墓葬37座、沟3条;宋代墓葬1座、沟2条;明清时期墓葬15座,出土文物近百件。

知识城所取得的考古资料有着无可取代的价值;并通过这些实物史料,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认识在中国文明起源以及秦汉统一国家形成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岭南及大湾区的历史同根、文化同源之发展脉络。
除了本次公布的发掘资料外,茶岭与甘草岭遗址是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中新知识城考古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发现,发掘工作从2017年开始至2018年初结束。特别是这两处遗址共清理出的300余座史前时期墓葬,其中茶岭遗址清理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174座是广东省内目前发掘墓葬数量最多的史前墓地;甘草岭发掘的史前墓葬一百余座,两者均排列有序的家族墓地,出土了为数众多陶、石、玉器,特别是玉琮的出土,为研究四千多年前广州早期的历史以及文明起源进程在广州地区的状况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史料。


茶岭与甘草岭遗址除玉器之外,还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石器,这些石器中,有些为具有礼器用途者、有些是装饰品或工具,还有些是自作玉、石器的遗留物,说明当时的人群中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等级分化,文明社会的晨曦之光,洒落到了广州大地。墓葬中随葬的器物,包括石器在内大多为墓主人生前使用之物。
茶岭、甘草岭出土的陶器还向我们展示了另一幅历史蓝图: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以鼎、罐为特色的造型,且装饰了几何形印纹的陶器,不仅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在广州以及其南的香港同样有所发现,显示了远在4000多年前,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相同的人群的历史文化传统,因此类陶器在从化横岭遗址最早被辨识出来,因此,也被考古学家成为“横岭类型”。
进入西周以后,广州地区与岭南广大区域一样,进入了中国化的历史新阶段,此时,西周王朝据中原,代表性的青铜礼器南下,从邻近的博罗横岭山墓地可见,青铜鼎、钟为岭南上层普遍接受,钟鸣鼎食成为身份象征:本地的原始瓷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原始青瓷及夔纹装饰称为流行元素,这就是西周至春秋时期岭南的夔纹陶文化。随着楚国、越国的征战,越国衰落,其核心地区的米字纹随南下岭南,至战国晚期,在现在黄埔至增城一带形成了较为密集且等级较高的聚落。
《淮南子》云:一军塞镡城之领,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馀干之水。而今的广州,是任嚣平岭南之后,所建之番禺;位于黄埔(知识城)至增城的西周至秦统一前后的众多遗存和聚落,难道是番禺的前身所在地?几十年前,广东考古所老所长徐恒彬先生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先秦番禺究竟在哪里?这是先秦广州之谜,有待考古学家开解。
#头条广州#
END
崔天兴|考古学空间性研究:从文化史到聚落形态的多重空间建构
空间与时间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形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倾向于把他们一种自然存在,尤其是把空间概念赋予自证的属性。空间是自然的,而空间性是指以社会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和生产人造的空间。空间组织和意义是社会变化和社会经验的产物①。人类社会的古代文化遗存中常常包含着大量的空间性信息,对这些空间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是考古学研究和文化遗产管理的重要内容②。0000此人是古代考古学鼻祖 一生研究古墓文物 死后竟被自己后人盗墓
相传我国古代特别尊崇祭祀先祖和死者,认为死者的灵魂仍旧存在,如果遭受到侮辱,会在意识层面上引发不快,甚至会报复。可是实际生活中,历史上也不缺乏触犯死者墓穴的例子,却也没有大面积的报应传说。吕大临的故事就像其他例子一样,即便被子孙后人盗墓,也没有出现明显的报应。反倒是被后世人通过政治手段惩罚,而非因报应遭受囚禁。这充分说明,触犯遗物引起的报应更多属于传说而非定论。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3:30:130000林沄:中国考古学中“古国”“方国”“王国”的理论与方法问题
#头条创作挑战赛#在研究国家起源问题时,通常依据的资料有三大类:历史文献记载、人类学实例和考古学的发现。前两类资料的数量有一定限制,只有考古学正在不断地提供新的资料,从而推动研究新的问题,提出新的理论。一、五种国家起源的理论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02:470000雷前龙:最古老的蜥脚下目恐龙(长10米/距今2.1亿年前)
受影视剧的熏陶,说到恐龙,大家都会想到各种强大的食肉恐龙,而食草恐龙总是容易被忽视。为了丰富大家的恐龙知识,小编今天为大家介绍一种巨型食草恐龙,它就是雷前龙,出土于南非,一起去认识看看。雷前龙基本资料雷前龙是一种非洲的巨型食草恐龙,它体长10米,与三角区龙、弗克海姆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161位,生活在距今2.21亿-2.1亿年前的晚三叠世。雷前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5:13:02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侯马晋城遗址
东周时期晋国晚期都城新田遗址。位于山西省侯马市区西北部。年代在公元前585一前416年。1952年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发现并发掘。这一发现为研究春秋时期晋国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城由6座城址组成,白店、台神、牛村、平望4座城连成一片,其东为呈王古城,东北为马庄古城。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36:5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