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珠水秦汉城,黄埔考古开新篇,最早广州在何方?
昨天广州的新闻热点与中新广州知识城及考古有关,老李努力稍微深度解读一下:
中新广州知识城地处广州黄埔,粤港澳大湾区“湾顶”,距广州中心城区35公里。知识城从8.08平方公里起步,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成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创新载体、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核心平台。
历经十年,旧貌换新颜,一座湾区新城拔地而起,迈进新时代;而与此同时,文物保护成果显著,考古发现层出不穷;昨天的新闻报道只是其中一部分;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齐头并进,相得益彰,为“既有利于经济建设,又有利于文物保护”的双赢方针创立典范。

沙岭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九龙镇汤村南部,地处中新知识城范围,为一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的椭圆形低矮小山岗。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5年8—9月对项目全线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确认沙岭有先秦墓葬和明清窑址等遗迹。2017年8—12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工程范围内的沙岭遗址西区展开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2800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早商墓葬1座,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越人墓葬67座,出土文物100余件套。”

同年8—9月,为配合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产业园建设项目(小鹏汽车智造产业园)建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项目用地涉及到的沙岭遗址东区进行调查勘探,确认有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和先秦越人墓葬分布。在按程序办理报批手续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20年9月底—11月中旬对沙岭遗址东区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600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早商墓葬1座、灰坑41处、柱洞86处;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墓葬37座、沟3条;宋代墓葬1座、沟2条;明清时期墓葬15座,出土文物近百件。

知识城所取得的考古资料有着无可取代的价值;并通过这些实物史料,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认识在中国文明起源以及秦汉统一国家形成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岭南及大湾区的历史同根、文化同源之发展脉络。
除了本次公布的发掘资料外,茶岭与甘草岭遗址是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中新知识城考古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发现,发掘工作从2017年开始至2018年初结束。特别是这两处遗址共清理出的300余座史前时期墓葬,其中茶岭遗址清理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174座是广东省内目前发掘墓葬数量最多的史前墓地;甘草岭发掘的史前墓葬一百余座,两者均排列有序的家族墓地,出土了为数众多陶、石、玉器,特别是玉琮的出土,为研究四千多年前广州早期的历史以及文明起源进程在广州地区的状况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史料。


茶岭与甘草岭遗址除玉器之外,还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石器,这些石器中,有些为具有礼器用途者、有些是装饰品或工具,还有些是自作玉、石器的遗留物,说明当时的人群中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等级分化,文明社会的晨曦之光,洒落到了广州大地。墓葬中随葬的器物,包括石器在内大多为墓主人生前使用之物。
茶岭、甘草岭出土的陶器还向我们展示了另一幅历史蓝图: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以鼎、罐为特色的造型,且装饰了几何形印纹的陶器,不仅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在广州以及其南的香港同样有所发现,显示了远在4000多年前,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相同的人群的历史文化传统,因此类陶器在从化横岭遗址最早被辨识出来,因此,也被考古学家成为“横岭类型”。
进入西周以后,广州地区与岭南广大区域一样,进入了中国化的历史新阶段,此时,西周王朝据中原,代表性的青铜礼器南下,从邻近的博罗横岭山墓地可见,青铜鼎、钟为岭南上层普遍接受,钟鸣鼎食成为身份象征:本地的原始瓷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原始青瓷及夔纹装饰称为流行元素,这就是西周至春秋时期岭南的夔纹陶文化。随着楚国、越国的征战,越国衰落,其核心地区的米字纹随南下岭南,至战国晚期,在现在黄埔至增城一带形成了较为密集且等级较高的聚落。
《淮南子》云:一军塞镡城之领,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馀干之水。而今的广州,是任嚣平岭南之后,所建之番禺;位于黄埔(知识城)至增城的西周至秦统一前后的众多遗存和聚落,难道是番禺的前身所在地?几十年前,广东考古所老所长徐恒彬先生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先秦番禺究竟在哪里?这是先秦广州之谜,有待考古学家开解。
#头条广州#
END
都城被淹不稀奇,但唐都长安极少现暴雨撑船,使啥手段?
古代京城的排水规划与管理本文作者倪方六今年的雨水有点奇怪,或说罕见,北京、河北一带比南方下的还凶猛,不少地方出现了“撑船”现象。在古代中国,京城防涝是重中之重,把皇帝家都淹了那还了得。所以,从先秦时起,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历朝历代对京城的给排水问题都十分在意,要认真设计。在古代,大雨淹皇城并不少见。如隋朝初年都城便积水严重。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1:39:590007刘绪:商文化在北方的进退
商代商文化是指二里冈下层至殷墟第四期文化,学界主要依文化特征等将其区分为不同阶段,如两阶段分法称为商文化前期、商文化后期;三阶段分法称为早商文化、中商文化、晚商文化。若仅就商文化分布变迁而言,则二里冈下层是第一阶段,二里冈上层至殷墟第一期是第二阶段,殷墟第二至四期是第三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商文化四至的分布有明显变化。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5:34:480001倾头龙:蒙古小型恐龙(长2.5米/颅顶圆润倾斜)
倾头龙是一种肿头龙科恐龙,诞生于8350万年前-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可达2.5米,属于小型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头顶颅骨非常圆润且倾斜,边缘周围布满了骨刺和骨瘤,第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国出土的。倾头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8:41:450001西安发现的波斯王室墓穴 看过之后让专家害怕(波斯国王墓)
墓穴文字表示波斯王是唐代将军。1955年,考古队在西安发现了一座唐代古墓,从出土的文物和历史记载中,发现这座古墓的主人是唐代一位将军及其妻子的埋葬墓。然而,墓中的铭文是用波斯语和古代汉字书写的,这让专家们非常困惑。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专家们翻译了这块石碑上的铭文。当碑文被翻译成现代简体中文时,专家们的脸色立刻变了。唐代将军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2:29: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