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早的农业,长江、黄河都是源,《最早的农人》译者谈
我的两位老友:广西师范大学教授陈洪波与广西考古所研究员谢光茂,近期出版的译作《最早的农人——农业社会的起源》(First Farmers: 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al Societies)(彼得·贝尔伍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是一部宏大时空叙事,且非常具有启发性的考古学著作,老李非常荣幸,得到译者 陈洪波教授的许可,将陈老师对该书的解读在此推出,先睹为快。

陈洪波:
《最早的农人——农业社会的起源》(First Farmers: 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al Societies)(彼得·贝尔伍德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是一部堪称伟大的考古学著作,由我和谢光茂先生来主译,我倍感荣耀,同时也感到很大的压力。这些年国内考古界的翻译水平节节攀升,一改早年摸着石头过河的局面,如果我们的翻译无法达到相应水准,自己颜面顿失事小,对不起原著和原著作者才是大事。一切尚待内行的读者来检验。
翻译工作进行了快两年,虽然最初开始翻译的时候我就知道这部书影响大,但临近出版前后我才知道它在中国考古学界的影响比我了解的更大,很多行家早在关注这部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教授讲,已故香港中文大学的考古学家吕烈丹教授生前就有翻译这部书的计划,但因故未成。还有其他业内人士,也有类似想法。这次如果不是借助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机构力量,中文版的面世难以成功。
此书作者彼得·贝尔伍德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荣休教授,是当代最著名的考古学家之一,一生著作等身。这部书是他在学术生涯的盛年产出的一部呕心沥血之作,也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2005年出版,2006年获得了美国考古学会的最佳著作奖(Book Award from the Society for American Archaeology)。阅读过它的人大多赞不绝口,即使不同意它的观点的人,也无法忽视它的存在。
这部书精彩绝伦的地方,在于提出了一个了不起的理论观点,并做了全面有力的论证。作者贝尔伍德教授认为,当代世界的绝大多数人群,其实都是来自于数千年前的几个最早的农业起源地,最主要的是西南亚的新月沃地、中国的黄河和长江中下游、非洲北部等。这些地方发明了农业,农业造成人口暴增,然后向外迁徙,逐渐占领了世界上大片地区,所以这些大片区域内的语言和人种有共同之处。世界上现存语言为什么只有不多的几个大语系?是因为它们最早的源头就是来自不多的几个农业起源地。贝尔伍德的这个观点,就是所谓的“农业、族群和语言扩散假说”。他的研究综合了考古学、语言学、遗传学和民族学,远远超出了仅靠单一学科达到的认识水平,这也是该书的亮点所在。
这个假说并不是心血来潮的虚构,而是贝尔伍德长期思考的结果。贝尔伍德从年轻时候起就从事太平洋考古研究,他发现南岛语族虽然分布范围广大,但实际上来源单一,最早就是从台湾和中国东南沿海迁徙出来的一群农人。考古资料、基因证据和语言关系都支持这一点,即南岛语族“出台湾说”。随着贝尔伍德学术日渐精深,他开始把视野扩展到全世界,发现南岛语族扩散所反映出的历史规律在全世界具有普遍性。
他的观点的核心,在于以“人群迁徙”替代“文化传播”作为解释新石器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所谓“新石器社会”,大家都懂的,是指农业社会。他这个看法具有颠覆性,很难为习惯传统认识的人们所接受。他也很谨慎,该书中做了大量的理论和案例考察,以证明以往文化传播论的不可信,其中民族学的案例最多。从该书出版以来,质疑他这一点的人最多,虽然没有人做系统性的批判,但层出不穷的批评很令人头痛。贝尔伍德先生对此显然也耿耿于怀,毕竟一个如此精心建构的宏大理论,长期不能令所有人心悦诚服,仍然不能说它取得了根本性的成功。但是,面对越来越多的质疑,贝尔伍德先生坚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他在给中文版写的序言中称,十五年来考古学和基因研究的进展,使得他越来越相信这个理论的正确性。至于这个理论到底是不是正确,是否符合中国考古学的实际情况,相信读者读过本书之后,自然有自己的判断。

END
印群:论张光直先生的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理论
原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张光直①教授(1931-2001)是蜚声海内外的考古学家,有海外中国考古学第一人之称,他关于古代中国考古学的研究在学术界颇具影响力。张光直先生一直注重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研究,尤其是到了晚年,他不但继续进行该方面的研究,而且对其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理论予以了较全面的深化,建立起完善且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一、以考古资料为基础的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理论0001从慈禧墓盗来的奇珍异宝 孙殿英送给了谁?(慈禧密宝)
孙殿英把慈禧的宝贝都送给了士兵。在古代开始,很多军队打仗的时候没有了钱。军队的头领都会带着大家一起去挖坟,因为有很多人在埋葬的时候都会准备一些东西作为陪葬品,多多少少能够卖点儿钱,比如说大家都听说过的曹操建立起来的墨镜校尉,就是专门干着这个事情,在现代也有,比如说孙殿英。慈禧墓穴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8:44:0600012019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龙山夏商)五个项目的意义
今天5月2日下午2019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将在云端汇报龙山和夏商时期的五个项目。此时已经是早期国家形成的时期,所以会涉及一些大型聚落、墓葬和生产作坊,在器物层面上就是青铜器的出现。而下午这五项,两个龙山时期的均以聚落布局规整而著称。夏商时期的则有西吴壁和安阳辛庄两个铸铜遗址。安徽的三官庙也以发现夏商之际的青铜而著称。第一项:15∶30-15∶50山东滕州西孟庄遗址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04:490000乾隆七世皇孙现身,手戴上亿玉扳指,专家劝其上交却被他6字拒绝
我要新鲜事2023-07-11 20:52:440000何国俊;支艳杰:南海史前文化的考古学观察
南海,北靠中国大陆和台湾岛,东接菲律宾群岛,南邻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西接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海域广袤,岛屿众多。自古以来,华南大陆就是南海的倚靠与屏障,南海先民来源于华南大陆。南海史前文化根植于华南大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表现出强烈的华南文化特征,在考古学上表现为华南本土石器传统和陶器传统的传承。一、华南旧石器时代的砾石石器传统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