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中华智慧
【说明】本文为郭静云教授接受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陈禹同采访所写(见《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0月24日第3版),现在全文刊出。

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法其实与中国传统中古老的天地人“三才”观念相符。根据此概念,天地的长久,天与地的交合是人的作用,是从每一个人,到天与地之间的所有人,经过各自生命及携手合作而达致的。人类合作只能基于尊重和包容各自的差异,做到和而不同。
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观念的出现,是人群不断扩展自我认同范围的结果:从小家族、家乡到族群和社群,到语言和习俗相同的小社会,再到“民族”、领土和国家,然后又扩展到跨国的教徒、人种,最近又扩展到对“全人类”的共同认同。历史上所有局部认同都包含有对非我群之他者的“否认”之意,即有将他者视为敌人的思维;而唯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目标则旨在避免人类互相敌对和毁灭。
真正推动人类发展的,主要还是合作。唯有合作才真正创造和生产,增加财富和能力。历史表明,相对于那些相互竞争的攫取人群而言,作为创造者和生产者的群体占有巨大优势:通过生产者之间的合作,取代同类之间为攫取而发生的竞争,这使合作者的群体能够不断获得新能力,能够配合生产的需求,不断改善生活条件;故能生生不息,不断地开拓和成长。
中国最早的原生国家文明基于稻作农耕和水利合作。当然,在中国历史舞台上也曾出现过好战的掠夺族群,但其终究只是匆匆历史过客,终又认同而丰富化了多元的中华文明,加强后者内部分工合作体系的丰富度。和而不同,以合作创造取代竞争强取,乃使中华文明的生产力和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各类合作共赢和止争的智慧。如子思子有言:“君子好仇。”即君子喜欢与自己能力相当和匹配的竞争者,学习其势力、才华,吸取其长处。这种方式的高明之处于,将匹敌的对手变为学习和合作的对象,从而避免更激烈的冲突。又如,中国传统思想的要点乃是人和社会取像于大自然,社会的运转犹如天地运转,不固定和“造化”。并且,正犹如自然界中没有一个相同的花草星星,人类文化应求和而不求同,以生命为唯一价值。中国传统中有“中庸”观念,教人互相宽容、耐心,“止戈”以避免用武,依靠“文”的方式解决问题。此外,在先秦,老子就警告:“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警告那些大肆杀戮者终将失败。人类历史也告诉我们:不依靠内在认同与合作,而依靠暴力的组织都不稳定。
可是,从二十世纪以来,全球格局趋向于两种大势力的对抗,双方建立绝对认同与否认的意识形态,自然多样性被简单化约为二元对抗。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为走出这种格局指明方向。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深刻洞察到迄今人类越来越深地相互依赖的事实,越来越需要合作共存的事实。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建设未来,而是时刻追求健康的今天。如果没有美好的今天,很难有美好的未来。对“美好”的认识各自不同,在不影响别人生命的条件之下,应该允许各自唱不同的歌,跳不同的舞,各自建设自己的家。文化交流旨在求友好,不求同化。
不同的文化之间,可以互相学习,除了经济、技术、勤劳、和平之外,还需要学习历史经验。历史是最理想的、至高智慧的老师。当然只是客观的历史才如此,否则会有指鹿为马的负面作用。既可学习祖国历史,亦可学习别人的历史,追求避免重复错误而走向绝境。
杨朱“人人不损一毫”这句话表面上私心不人道,实际上其智慧与“天下为公”接近。这是在表达人的生命为至高价值,好的“理想”不应该建立在有损于人,将自身福祉建立在牺牲他人的基础上。犹太文化也有类似的观念。犹太传统中有过礼拜六的教条,礼拜六不做事,不产生人为影响,而享受自然造化。可是犹太文化里强调“礼拜六为人,而不是人为礼拜六”。所有观念、理想、信仰、意识形态都只是配合更美好生活的需求。
人类多样,语言、文化、传统不一,经常影响到彼此间互相不理解。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不可以唯我独尊,要学习对话,要保持自己而理解他者,要和而不同。
汉墓里挖出一盏曾在浴室里用过的古灯,专家一看乐坏了,太值钱了
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文/周德秀倪方六正月里,是赏灯的日子,但这篇文章说的灯,不是那种节日消费彩灯,而是古代照明用灯。这个灯十分有来头,是从河北满城汉中山靖王刘胜墓里挖出来的。(长信宫灯)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19:490000梁漱溟:道德为人生艺术
普通人对于道德容易误会是拘谨的、枯燥无趣味的、格外的或较高远的,仿佛在日常生活之外的一件事情。按道德可从两方面去说明:一面是从社会学方面去说明,一面是从人生方面去说明。现在我从人生方面来说明。0000村民参考县志找到古墓 用五万块贿赂守墓人 盗墓后狂赚四百万
盗墓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虽然古墓中珍贵的文物和遗址具有巨大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但是由于极少有人能够得到文物的合法遗产,因此也吸引了大批的盗墓贼前往进行盗掘。这些盗墓贼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铤而走险,给我们国家的文物遗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要新鲜事2023-05-19 18:02:430002袁世凯下葬是“平地起坟”,有什么讲究?堪舆家发现其祖坟问题
袁世凯祖坟的故事本文作者倪方六中国古人对祖坟是很迷信的,迷信祖坟其实就是迷信风水。即使历史进入近现代,到了民国时期,有关祖坟啊风水啊的迷信说法仍很多,甚至出现在近代要人名家之身上。比如袁世凯。网友都知道,袁世凯是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他对中华国学颇有研究,在风水方面也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但因为过分迷信风水,袁世凯也曾做出过不少荒唐的事情。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43:280000青龙镇考古:发掘上海港口城镇之源
继昨天推送的参观“上海之根”的松江广富林遗址之后,可参考(广富林:上海城镇六千年文化之根)我们还参观了号称“上海城镇之源”的青龙镇遗址,这也是近年来上海唯一一个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遗址。当天上海博物馆的王建文老师为我们详细讲述了青龙镇的考古发掘,并参观了库房,观摩了各类来自唐宋时期南方地区窑口的瓷片。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01:5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