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死囚临刑之前,断头饭中为何要加一片生肉,竟还有这层深意
现在的古装影视剧经常会出现在这样一个字眼——杀无赦,似乎只要皇帝一个不高兴,就可以随意掌控一个人的生与死,这样想来的确让人静若寒蝉。尽管古代杀人方法如此多样,譬如大众经常听到的五马分尸、蒸刑、绞刑、砍头等,但是砍头这件事情却也不是这么随便的。

在清代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明文规定,处死一个人必须要先经过量刑,只有情节严重到可以被判处死刑时,才会上报给上一级再交由刑部定夺,如此看来古人对于人的生命还是非常看重,人命也非同草芥,不是谁都可以量判死刑。

影视剧中所谓的知府县令一拍惊堂木,就下令斩立决的情景实在是过于夸张,实际上斩立决这样的情况,只有在军队中偶有出现,还是那些死活不服从上级命令的叛逆士兵才会被当场格杀,以起到杀一儆百的震慑效果。除此之外,任何人的死刑都需经过合法手续,且被判死刑后也不会立即行刑,而是要等到秋后一同问斩。

秋后问斩是古人封建迷信的一个习俗产物,因为秋天百叶凋零,万物开始枯竭,所以古人认为在秋天的时候处死刑犯,也算是顺应了上天的意思,毕竟秋天是不少生命到头了的季节。而且在一个死刑犯,被行刑之前都有权利为自己最后一顿饭提要求,毕竟也是为人在世的最后一顿饭,监狱都会尽量满足,以期其死后没有遗憾。

在死刑犯提出自己的要求之后,监狱方面还会在死囚的饭菜中加上一片生肉,这样的习惯被延续到了清朝后期,为什么必须加生肉呢?其中就大有讲究了。

古代人认为人死了之后就会魂归阴曹地府,而在去往阴曹地府的路上往往也是穷凶恶极,在路上会有很多恶犬。当死刑犯遇到恶犬之后就可以将碗里的生肉扔出来喂狗,让自己得以顺利到地府报道,想必这也是古人对于生命最后的尊重与敬畏了。

除此之外,古代处死犯人也有时间规定,一般来说只有午时三刻才是最好的时间。因为古代有一说法,人死后阴魂往往不散,而午时三刻太阳最盛,阳气自然最足,这个时候行刑就能利用阳气来治压阴气,以防止犯人死后阴气作祟来找刽子手的麻烦。

而且刽子手在行刑的时候还必须往刀面上喷上一口烈酒,因为烈酒能够增加阳气和煞气,同样可以起到镇压受死者阴魂的作用,但是说白了也不过就是刽子手们害怕,给自己找的一个遮掩的借口罢了,毕竟刀起头落是个正常人就会害怕,因此有这样一些所谓的规定和说法自然也就不足为怪。
731遗址为什么不敢挖:不是不能挖(为了保护遗址)
说起731遗址,可能大部分人不知道这是什么遗址,其实它就是在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证遗址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专题馆,建于1982年,后来在1985年8月15日时将一部分遗址对外开放,据说其实731遗址还有一部分在地下,那么为什么现在还没有被挖掘出来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731遗址为什么不敢挖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2:55:340001克氏龙:辽宁小型食草恐龙(长3.5米/距今9000万年前)
在《侏罗纪公园》中,大家看到过许多恐龙,最著名的当属霸王龙、剑龙等。其实在这里面,还有一种恐龙容易被人忽视,它就是克氏龙,一种曾经生活在中国辽宁的小型食草恐龙,不过它小归小,其尾巴尾端的锤子却很致命,稍不留神,一些食肉恐龙会被它锤死,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克氏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9:29:460000现场 | 瓮城口下望春山,探铲孔中去溯源——瓮城口村的考古勘探
作者:林卓颖经过了一周的地质踏查,我们终于对桑干河—六棱山一带的地势地貌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几日的停工整歇后,中国人民大学吉家庄考古队在王晓琨、姜波、张阳、张文治、盖玉涵等老师的带队下,前往瓮城口村进行勘探练习。图一姜波老师讲解勘探原理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3:44:080000考古“不腐古尸”,内部收藏13封感人情书,阅读后潸然泪下
每个人都向往美好的爱情,而历史上也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其中之一便是关于一位名为“英泰”的古代达官贵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始于2000年,考古学家在韩国安东市的一座古墓中挖掘出了一具木乃伊般的尸体,这具尸体保存完好,一点也没有腐烂。在他的胸口上放着13封情书,专家们对这具尸体进行了深入的考察研究,发现他名叫“英泰”,是古朝鲜的一个部族中的达官贵人。我要新鲜事2023-08-16 19:57:520000斯石不朽 兹山永固——读《龙门石窟纪年造像图典简编》
2023年1月21日,即农历大年三十下午,当我收到洛阳龙门石窟研究员杨超杰寄来的新作《龙门石窟纪年造像图典简编》时,既感到意外,又觉得亲切,见书如见人,这才是最好的新年礼物。《龙门石窟纪年造像图典简编》一书,为杨超杰、陈莉、朱佩三人合著。全书包括序言《龙门石窟纪年造像概说》、凡例、图版目录、正文、索引等五个部分。共计30.9万字,图版244幅,四色印刷,334页,16开本。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2:48:0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