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赳赳气昂昂的志愿军队伍中,走出了一位知名女考古学家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将于23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今天老李要讲的是中国考古学界唯一参加志愿军,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女考古学家,我的校外指导老师朱非素先生。

朱非素先生是浙江温州人,出生于1937年,逝世于2014年。她逝世后的2016年,因《石峡遗址》一书,荣获全国考古大会最高奖--金鼎奖。这样一位知名的女考古学家,曾经是当年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队伍中的一员。

朱非素先生14那年岁参军,响应国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在家乡温州报名参军。我在广东做研究生实习的时候,曾经在数次住在朱先生家,其间,也观看过朱先生年轻的时候那些黑白的影集。
参军后,经过短期培训,少年的朱非素历任卫生员、护士。虽然在后方医院,当也要经常徒步行军,行军过程中,遭遇美国飞机轰炸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后来也感觉到美军的轰炸好像是例行公事,被咱们志愿军摸到了规律;后来,先生因天生嗓音甜美,被调入军一级的文工团任歌唱演员,行军期间在路边唱歌,鼓舞战士士气。每当我问她一些在朝鲜战场的细节时,她从不愿多提,只是说没有再经历过那么残酷的事儿了,比较起来,我很幸运。
当说起她复员后自己复习功课准备时,我特别佩服先生,没念过中学,通过自己复习功课,考大学,而且,考上了北大,神了!她笑笑说,复习功课勤奋就行了,刚从朝鲜回来,复习功课这点事情算不了什么。
朱老师还曾经给我讲述,她曾经作为志愿军的代表到西南地区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的风景非常美,民歌的旋律更美;讲到西南的山路,非常的不好走,负责护送他们的解放军为她牵着马,接送他们演出。看她的个子小,经常用手一抱,就把她放在了马背上。听朱老师讲这段话的时候,看她脸上洋溢着那种表情,分明是青春从军岁月的美好记忆的荡漾以及经历过战火洗礼后,对和平生活的由衷向往与珍爱。

从朝鲜凯旋回国后,“1955年复员回乡复习一年,1956年响应党中央发出的“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大历史系,我和她是考古专业同班同学,有五年同窗之谊。她聪敏好学,每天歌声不断,浑身有一股冲劲,学习好,劳动也好,她从不畏惧困难。不必讳言,她因未上过中学,文史底子不厚,但大学五年的刻苦努力和工作岗位上多方面的锻炼,使她真正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考古学家,为祖国的考古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先生在为朱先生的论文集《岭外求真》序言中如是评价他的这位女同学。

1961年,朱先生刚刚大学毕业,分配到来到广东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工作,对保护英德的苏东坡石刻做出了贡献,成为一段佳话。
朱先生退休后,曾到访美国阿灵顿国家公墓。她和我谈起当时一位白人老者,是曾经的联合国军中美军中的一员,两人通过朱先生的女儿翻译,两人攀谈了一会儿,面对昔日战场的敌人,虽然说是一笑泯恩仇,但朱老太太和我们说起时,那语气中,充满着自豪感!
借此纪念志愿军抗美援朝纪念日之际,谨以这篇短文表达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崇敬,并怀念我的校外导师朱非素先生。
赞曰:
青春历沙场,保家卫国
古稀考石峡,稽古探源
后凹尾龙:蒙古巨型恐龙(长12米/有球窝状关节)
后凹尾龙是一种蜥脚下目恐龙,诞生于7000万年前-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可达10.5-12米,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它的尾巴脊椎上的每节骨骼都长有非常独特的圆形骨质突起物,形成了特殊的球窝状关节,第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国发现的。后凹尾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7:10:140001纪实:唐墓挖出 外星人头骨 复原后长啥样 专家怀疑高科技
走进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时空隧道。在这个充满历史遗迹的地方,古代的宝藏再度浮出水面,勾起人们对历史的好奇心。在一座唐朝的古墓中,考古学家们惊奇地发现了一件异常特殊的物品——一个头骨。这个头骨的形状异常奇特,让人不禁联想到外星人的存在。其外貌与常人相比有些畸形,下颌上还有一排牙齿。这个发现让考古学家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人们开始怀疑这个头骨是否与高科技有关。我要新鲜事2023-06-05 21:22:050000神农架“扩容”成功之际,说说世界遗产的理想与现实
作者:高晨翔|2021年7月16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以线上形式召开,这也是中国继2004年后,第二次担任世界遗产大会主席国。本次大会期间,中国除了将一项新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收入囊中,还有一项遗产“扩容”,这就是2016年成为世界遗产的湖北神农架。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4:17:580000江苏特大发现!发掘出一男四女合葬墓,出土一只金蝉价值9个亿
江苏特大发现!发掘出一男四女合葬墓,出土一只金蝉价值9个亿引言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中华民族蕴藏着许多的历史文物,所以考古也越来越受重视。考古不仅是要挖掘出宝物,更是对一个国家时间线的梳理,寻找国家丢失的记忆,这对于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十分重要。这也是考古存在最大的意义,找回被历史遗留的文化底蕴。我要新鲜事2023-06-17 19:11:310002日享一书ZZa01《埃及考古专题十三讲》
昨天分享了《走向法老故地——中埃联合考古》,而为了这个项目的实施,社科院考古所曾组织一些列的埃及考古的讲座,并将讲座内容集结成一本图文并茂的书。由于我和这本书脱不了干系,所以就部分享这书的电子版了,仅就介绍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大家如果喜欢也可以趁各大网络书商活动买一下,也不贵。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1:47: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