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个汉字,曾令西方国家高度关注,严令清朝禁用此字!
众所周知,我国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洗礼,有着五千年的文明。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其文明的璀璨是不容置疑的。在文明长河中,汉字的作用举足轻重。其特殊性以及重要性,是各国认可的。其是文化的记载,是文化的传承。而有一个字则引起了西方列强的高度关注,甚至为此特意明文规定,由此可知其备受重视。这个字究竟是哪一个?为何会受到这样的重视?一起来往下看吧!
这个字其实大家都不陌生,那就是夷字。这个字眼相信许多人都十分熟悉,那么大家对其的理解是怎么样的呢?追溯其这个字的缘由,其实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当时我国的历史上就存在着东夷、西戎、北狄、南蛮这样的说法。而夷字就是出自于这里,那到底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其实这个字一直以来,只是一个十分纯粹的意思,就是指一种地理位置而已。但是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这个字在许多西方人眼中却是不礼貌的意思。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世界各地的文化多种多样,百花齐放,在这个和平的年代处在相互交融,相互碰撞的状态。毕竟各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不一样,各国的历史发展不一样,所以难免文化上面会出现差异。大家都应该持着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这样子才能促进双方更好的发展。在清朝时期,西方列强入侵,那时候的文化碰撞十分强烈。那时候因为列强入侵的缘故,清朝签订了许多条约。其中有一份公文中,夷字被翻译成barbarian,这个单词原本的意思是野蛮之人。这样的翻译曲解了夷字的本身含义,但尽管这是一场误会,还是引起了西方人的高度关注。
英国人认为这个夷字有五人的倾向,所以曾两次向两广总督提出抗议。这个简单的夷字,就这样引起了一场外交争锋。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无疑到最后是西方列强的取得了这场辩证的胜利。于是,这场外交纷争最后以禁止使用夷字结束。众所周知,在1858年曾签订《天津条约》,那时候西方列强特意再三强调不能使用夷字。甚至为此出台了许多公文,进行明文规定。所以夷字在那时候备受西方人的关注,甚至是高度重视!
但其实这场争锋,起因很简单就是因为翻译不当。毕竟两个国家,有着两种文化,所以对一些字的理解也是不尽相同的。当时英国人误认为其指的野蛮人之意,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一切措施。但是其实其就是简单的指地理位置的意思,想不到会引起误会与误解。人们对此态度不一,有人认为是西方人大题小做,有人也认为是当初用词不够谨慎。但是其实大家都是站在自己国家方面着想,大家都用各自的态度以及守护方,这是能够理解的。大家对此又持着怎样的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分享!
朱凤瀚:试论中国早期文明诸社会因素的物化表现
经过近年来热烈的讨论,大家对中国文明起源这一重要学术课题已有了较深入的认识,但在一些问题的看法上仍有较大的分歧。这其中,我以为如何科学地认识与理解中国早期文明(按:这里指社会已进入文明阶段,但处于早期)的物化表现可能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本文仅就此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一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1:34:100000重怪龙:同时代最大结节龙科(长5米/上颌仅长1颗牙)
重怪龙是一种甲龙下目的结节龙科恐龙,诞生于1亿1600万年前-1亿9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体长虽然只有5-5.5米,但却是当时最大型的结节龙科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上颌骨前端是无牙的且尺骨笔直,第一批重怪龙化石是在北美洲美国发现的。重怪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8:22:570000迷乱角龙:北美中型恐龙(长5米/拥有平坦的方形颈盾)
迷乱角龙是一种角龙类中的开角龙科恐龙,诞生于白垩纪时期,体长普遍可以达到5米,属于中型植食性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颈盾和颅顶非常的平坦,而鼻骨上长有硕大的骨质突起,第一批迷乱角龙化石是在北美洲境内发现的。迷乱角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4:36:390003讲座:孙庆伟:黄帝时代与最早中国
本文为北大《考古学研究》“中华文明探源系列讲座”的第二讲《黄帝时代与最早中国》的讲座纪要。摘录于此分享给大家学习!图1:孙庆伟教授在讲座中01中国之争最近十年来,关于中华文明早期探源的问题不仅成为一个考古界的学术热点话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最早的、最核心的一个焦点问题,就是关于“最早的中国”的争论.关于这个问题,孙庆伟教授从学界最关注的两处遗址——陶寺与二里头——说起。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28:2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