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历风物,上海展出黑石号,老李与南海圆桌派访谈为您解读(上)
黑石号沉船是一艘往来于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商船,它是九世纪中国与东南亚、中东地区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1998年在海底沉寂了千年之久的黑石号沉船,在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被发现,出水了,陶瓷器,金银器,铜器,铁器,钱币,玻璃器,各类香料以及生活用具等大量的文物,黑石号沉船出水文物是目前海外发现最大体量、最精美的唐代文物遗存。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南海圆桌派栏目,为各位解读这个展览,专门制作了两期节目;为了方便您前往观展或假期搭乘交通工具或者宅在家里时收听方便,考古老李有幸为节目帮点忙,顺手将其制作为头条文章,并奉上节目录音,以飨各位。

。。。
主持人:今天的节目我们将就这一话题,连线长期关注黑石号研究进展的南越王宫博物馆副馆长李灶新副馆长。上海有一个展览非常的引人注目,那就是上海博物馆和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那么在您看来这个展览它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呢?
李灶新:你好主播,这个展览所以叫宝历风物,宝历这两个字,就是采用于黑石号沉船出水的一件长沙窑的青釉褐彩纹碗,碗的外侧有这么一个纪年款,它是上釉之前刻上去的,是唐代敬宗的年号。

沉船的文物非常丰富,最主要的是大量的陶瓷器,经过考古专家,包括陶瓷专家的研究,我们基本上可以判断沉船的年代,大概就是九世纪上半段,再精确一些,可以推断在宝历二年,或者是在这一年之后不久,时间是可以锁定的。
风物一般都是指一些物品,或者是社会的风气,风尚这样一些意思,宝历这个年号前后只有三年,也就是说这个唐敬宗在位的时间很短,现在关于宝历年的一些社会情况,当时是什么样?文献记载是非常之有限的,所以,黑石号的文物,能够让我们了解当时这个社会的一些发展情况、社会的景观等等。
黑石号沉船的意外发现,而且船上装载的这些货物,绝大多数都是我们中国生产的货物,对于安史之乱以后,它就提供了非常珍贵非常难得的一个实物资料,以前我们基本是依靠文献来研究或复原安史之乱以后的历史状况,有这方面的一些遗物保留下来就非常的难得和珍贵。上海博物馆举办这个展览,我想就是想希望通过这艘沉船的出水的器物,让我们观众能够了解唐朝宝历年间的社会的景象,包括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对外交往的情况,对于唐代海上丝绸之路有个实实在在的认知。
好了,咱们有还是听听李馆长的导览吧,国庆中秋前往观看黑石号展览的读者有福利了,您如果有亲朋前往,有劳将这篇推文转发给他们吧,一边看展览一边用耳机听讲解。这段录音文件乃广播电台专业录制,音效佳、且无插播广告![赞]
知识链接:“宝历”,取自“黑石号”沉船出水的一件长沙窑青釉褐彩纪年碗的一行阴刻文字“宝历二年七月十六日”。这是唐代安史之乱后唐敬宗李湛(穆宗长子)的年号。敬宗于长庆四年(824年)正月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宝历。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辛丑崩,年十八岁;谥曰睿武昭愍孝皇帝,庙号敬宗,葬于庄陵。陵寝位于于陕西省三原县东北十五公里陵前乡柴窑村。

待续。。。
#宝历风物 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
甲骨文表明:早在五帝时期,中国已有成熟文字
按照文字演化的规律,中国文字应该由“原始刻符”,发展成为“原始文字”,进而再发展为“初熟文字”,最终进化出“成熟文字”的代表甲骨文。问题在于:甲骨文上的“成熟文字”,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由于甲骨文卜辞记载的主要是盘庚之后的事迹,因此如今普遍的认知是甲骨文形成于商代,或商代盘庚迁殷时,也就是距今3600年或距今3300年时中国形成成熟的文字——甲骨文。我要新鲜事2023-09-30 20:50:110000短冠龙:北美洲大型食草恐龙(长7米/距今7500万年前)
在七大洲中,北美洲生活过的恐龙是大家最熟悉的,这里不仅出土过恐龙之王霸王龙,还出土过剑龙等。今天小编要介绍的就是来自北美洲的一种大型食草恐龙,它就是短冠龙,其体长可达7米,生活在7500万年前的晚白垩,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短冠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2:25:000001李莲英死因至今是谜,海淀发现一古墓,出土的尸骨推翻他病死传闻
中国在两千多年的封建时期里,又以特殊的群体,这群人在皇宫中伺候皇上贵妃,因身体的原因再加上油嘴滑舌,他们给人的印象一直不好。有的太监在政治上权力之大,有的更是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大明朝的灭亡,离不开太监的作用,即便是这样,明知道太监是个祸害,各朝各代还是会养着这群人。只因他们被伺候惯了,如果离开了太监就感觉好像缺点什么,因此到了我国最后一个朝代清朝,仍能看到太监的身影。我要新鲜事2023-05-22 20:37:220000浙江有良渚,山西有陶寺,为何第一王朝夏朝却在河南诞生?
在夏商周断代工程结束以后,我国于2004年正式启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不同于断代工程的重点是要理清三代特别是夏朝的确切年代,探源工程是在夏朝存在的基础上,向上再追溯1000年,以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为此,浙江的良渚遗址、山西的陶寺遗址以及河南的二里头遗址等都被列为了探源工程的重点发掘对象。我要新鲜事2023-06-10 20:59:360000夏文化考古研究为何会走入歧途?有哪些文献信息被篡改和隐匿?
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延续发展的人类文明。但就是这样一个文化没有中断的文明,在通过考古学求证夏王朝历史的研究中,长期以来却无法得以确认,使得华夏文化起源的夏王朝历史,受到了学界与世界的质疑与否定。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让人无法接受的事实呢?我要新鲜事2023-10-03 19:29: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