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评十大考古:曹操墓真假之争
#历史开讲##2022十大考古#让人再次回忆起当年对曹操墓的争论。作为一个学习考古的人,只能说目前安阳的西高穴2号大墓是目前最有可能是曹操墓的所在。就像大部分都相信二里头遗址是夏代晚期都城,但只能说极可能是,而非一定是,因为目前没有类似于海昏侯刘贺墓印章那样的铁证。

西高穴2号大墓被认为是曹操墓主要原因有:
1,以西高穴2号墓的形制与规格和东汉晚期诸侯王墓及三国时期孙吴高级贵族墓相比较,该墓应该为“王陵”。且地望亦当古邺北城偏西南约30里的位置,与文献所记载曹操墓相同。
2,由于墓葬形制和规格与东汉晚期诸侯王墓基本相同,墓内发现3枚东汉五铢钱及“魏武王” 铭刻石牌(下图), 所以由考古发现遗迹和遗物可判断该墓时代为东汉晚期至曹魏初期。
3,出土“石牌” 的文字用语,以及文字绝大多数为汉隶,即“八分体”,为东汉晚期至曹魏时所流行。
4,墓中出土男性头骨,经鉴别年龄约60岁,又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所记曹操死于六十六岁基本吻合。
5,出土记有“魏武王” 的铭牌。因此推断西高穴2号墓无疑是曹操死后所葬“高陵”。

认为上述论证还应慎重地认真进行探研的人,一方面认为西高穴2号墓从其形制及出土遗物,将那座墓认定为东汉建安末年即三国时期的坟墓,应无问题。另一方面对将其认定为曹操的墓葬,认为论据不足,故提出不同的看法。
1,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东汉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 年)五月,汉献帝晋封曹操为魏王。过了两年,在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 年)六月,魏王曹操令曰: “古之葬者,必居帣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
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
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说明在建安二十三年魏王曹操已按汉制王陵
为自己营建“ 寿陵”,并且要使其陵墓”广为兆域” 以安排他的大臣列将有功者陪葬。但是目前西高穴2号墓的平面布局,明显不及东汉王陵的规制,特别是缺少回廊等结构,甚至还不如一些相当二千石官员的墓室平面布局。
2,关于墓中出土的刻铭石牌。是文献中常见帝王常所用的物品,赏赐臣下,这是一种特
殊的恩宠之举,所以被赐者极感荣光,甚至死后还会把这些物品带至阴宅,还要特书其本为帝王“常所用” 之物。同时史官知悉某人曾受此恩宠,也要在其传记中特记一笔,以传之后世。所以墓中出现书明“魏武王常所用” 的牌铭,恰好说明其非魏武王之墓。
3,在西高穴2号墓中男性尸骨被鉴定为60岁左右,墓中发现的两具女性尸骨,据说经鉴定一位是50岁左右,另一位只有20岁左右。但据《三国志· 魏书· 后妃传》,魏武帝曹操的卞后,逝世于太和四年(公元230年),已是曹操死后10年,但“合葬高陵”。史载卞后生于东汉延熹三年(公元160年),死时已71岁。所以墓内的女性均与卞后不合。所以墓中出现不是卞后的两个女尸,史书无据,与理不合,难说是曹操的坟墓。

所以,安阳西高穴三国时期墓葬的发现,对曹操墓的学术探寻是极为重要的考古发现,但这一学术课题的最终解决还有待考古学者继续努力。而地方政府为了相关旅游发展,而急于将考古遗迹与历史相对应其实是不适合的。比如,国家文物局不建议“二里头遗址夏都博物馆”加“夏都”二字,但是洛阳政府还是加上了。同样曹操墓,当年申请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时报的也是“安阳西高穴大墓”,然而后来就变成了曹操墓。虽然,离历史真实很近,但是,真理与谬误也往往一步之差。所以,只能说,目前那个墓是当下最可能是的,但谁能保证以后不会挖到一个更加证据确凿的曹操墓呢?
刘氏家谱发现“铁墓志”,证明刘备真身葬地不在成都
刘氏家谱证明刘备葬奉节本文作者倪方六我在“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多次谈了成都刘备惠陵的真伪问题。重庆网友很支持我的观点,认为成都的只是刘备的衣冠冢,真身墓地在重庆的奉节。理由是什么?甘夫人墓在奉节,那刘备也应该葬在奉节。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1:54:230000河泊所遗址——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西南缩影
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高原地区,自古就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而滇中湖区凭借优越的自然环境,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就有人类的稳定聚居;至青铜时代发展出高度文明的“石寨山文化”;汉武帝时期,这里正式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在此过程中各民族不断融合,使得这里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前沿地带。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4:42:440000日本考古学的三重面相:人类学、文化编年、社会重建
日本现代考古学的诞生一般以美国人莫斯(E·S·Morse)于1877年9月至10月对位于东京都品川区大井6丁目的大森贝塚的发掘为标志。当时的日本学术界很快接受了从西方传来的“三期说”,并将大森贝塚置于石器时代,认为其属于当时分布于北海道地区的原住民阿伊努人的先人所留下的遗存。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3:39:430004郭静云:“三皇五帝”跟“六帝”是什么关系?
【编者按】本文原名《“三皇五帝”和“六帝”概念为哲学范畴的意义》(载于《史林》2017年第1期),感谢作者郭静云先生不吝赐稿。转载时省略了注释,若欲引用,请参看原文。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24:310000盗墓者精准挖开唐太宗最疼爱女儿墓室,翻撬棺床,把棺材板当劈柴
唐长乐公主墓发掘记本文作者倪方六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我聊了唐高祖李渊的陪葬墓房陵大长公主墓。房陵大长公主是李渊第六个女儿。这篇文章要说的是长乐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第五个女儿,及其墓的发现。长乐公主,是李世民第五个女儿,为长孙皇后所生,名“丽质”。李世民对这个女儿特别喜爱,《旧唐书·后妃列传上》是这样说的:“后所生长乐公主,太宗特所钟爱,及将出降,敕所司资送倍于长公主。”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58: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