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评十大考古:马俊才——拿十大最多的男人
#历史开讲#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被称为中国考古界的奥斯卡,这个奖项受重视程度之高,在国内各类考古奖项中难出其右。首先是级别高,是国家文物局给办的,下边承办的也是中国文物报这个官方报和中国考古学会这个行业最高协会。其次,各地重视程度高,每年十大考古评选不仅是各地考古工作大显身手之时,也是对各个单位乃至政府攻关能力的考验。再者,社会影响力大,一年一度的十大考古从初评到终评往往持续两个月,各路媒体纷纷报道,很多憋了多年的发现,全都爆出来。最后,能获十大考古的项目都是从全国数千个考古项目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从学术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等多方面考量后才选出来。所以,一位考古工作者一辈子能有一个项目中十大就是相当不错了,能有三个几乎是所在地区凤毛麟角的存在,如果有五个,那全国也就一个,他就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马俊才老师。

近日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导,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华夏考古》杂志主办的“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在郑州市举行。因为2021年是建党百年,而争论已久的中国考古学的开端也正式有了定论,居然正好也是在1921年,那年安特生在河南仰韶村正式开始科学考古发掘,所以2021年也是考古百年。所以,在这次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中国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而2022年,是新时代,新百年的开启之年,所以大会决定了除评选年度河南五大考古新发现外,特新增年度河南考古人物。而这个首届河南年度考古花落谁家呢?“2022年度河南考古人物”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马俊才研究员。

马俊才究竟何许人也?他1966年出生于河南博爱县,据说这个县的名字是孙中山先生起的,当地比较有名的考古遗址如西金城龙山文化城址。1989年7月他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据说是博爱县第一个考上北大的人,现在该县每年也就几个人能考上北大,八十年代能上北大,那绝对是相当聪慧的人。他毕业后,没有留在繁华的京城,而是直奔一线,来到了全国文物大省,也是他的家乡河南。他目前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公共考古与对外交流室主任。

马俊才老师在考古方面学术造诣如何呢?他自1989年从北大毕业后长期从事田野考古发掘和调查工作,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比小瓜的年龄都大。在这三十年中,他走遍了中原大地,主持了近百项考古发掘和调查项目。通过多年的勤学苦干,他在商周考古、城市考古、古代手工业考古、遗址类文物保护规划编制等方面有较深厚造诣,尤以车马坑清理、大遗址调查勘探、大型城址与墓葬发掘能力见长。他目前已经出版《新郑郑国祭祀遗址》《流沙疑冢》两本著作,发表论文与考古简报50余篇。要知道这些成果都是在常年忙于田野,顶多偶尔抽空晚上加班挤时间写出来的书和文章。

在马俊才老师主持的众多大中型发掘项目中,先后有五项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一项获得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他作为考古项目负责人或主要成员发掘的新郑郑国祭祀遗址、新密市古城寨龙山城址、新郑市胡庄墓地(韩王陵)、新郑郑韩故城(郑国3号车马坑)、南阳黄山遗址等均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即使是当年大学参加实习挖的石家河遗址他亲手发掘的墓葬依然是目前资料最好的肖家屋脊文化的墓葬。所以不管是一起的大学同学,还是后来工作的同事都说,他才是最应该干考古的人,挖哪哪有。
尤其是近几年主持发掘的南阳黄山遗址在2022年分别入选2021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六项新发现、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遗址是南阳盆地区域中心性聚落,填补了该地区仰韶文化和屈家岭文化核心聚落的内涵。特别是该遗址房屋保存相当好,世所罕见,而且房屋的性质多为玉器加工作坊,为南阳地区独山玉的开采追根溯源,更为广大中原地区和江汉地区史前玉器的来源找到了重要的源头。
马俊才老师作为一名资深考古人,他不忘初心,数十载扎根考古工地,不是奋战在发掘现场,就是在奔赴发掘工地的途中。他成绩斐然,参与的考古发掘项目先后五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他热心公共考古,经他清理发掘的郑国车马坑、黄山遗址,在第一时间通过各种媒介被推介给了社会公众,助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奉献良多。
参考阅读:河南历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22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怪异的“老农捣粪”挖宝法,过年不能停铲?传大年三十宝物易现形
原题:半鸡台盗宝(四):挖宝的迷信巧合本文作者倪方六凡盗墓总有不少迷信。党玉崐盗挖陕西宝鸡半鸡台时,也出现了这一幕。不知道是不是巧合,照着做后竟然应验了,真的挖到了重宝,你说怪不怪?这篇文章,继上篇“挖宝时意外被活埋,后事咋处理”一文后,再聊党玉崐挖宝的新故事。图:现代挖宝现场。男子手持的如抗战时日本鬼子探地雷一样的东西,是目前盗宝人常用的金属探测仪⊙相信迷信,过年也不得停工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45:250000平顶山地区发现墓葬 主人的身份成迷(河南古墓)
平顶山地区发现的一个巨大墓葬,主人的身份专家无法解开。一直以来,河南在我国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区域,尤其是在古代平原区域。人们的生活会更好一些,不少的国家都在河南建立了都城,这导致了河南和陕西一样出现了不少的古墓,而这些古墓有很多都是王公贵族。他们的墓葬一般来说都比较大,在前些年河南平顶山地区发现了一座十分巨大的黄沙墓葬,而这座黄沙墓葬专家认为是世间罕有。发现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9-23 20:35:480002「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徐州画像石墓
东汉时期的画像石墓。分布于江苏省徐州市及其周围地区。清代以来不断有零散发现,但画像石大半散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南京博物院等单位先后发掘了徐州、铜山、睢宁、邳县、东海、新沂等地的20余座墓,并收集了包括墓前祠堂构石在内的零散画像着300余块。1959年出版了《江苏徐州汉画像石》。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30:370000三国中的名人鲁肃 最后埋葬在那里(鲁肃墓)
鲁肃墓最大的可能是小独山。鲁肃在46岁时因病离世,不过正史中只明确记载了孙权厚葬的他,至于他到底埋葬在哪里却并没有明说。随着历史的发展一些地方开始传出鲁肃墓,现在已知的就有五处之多。那么第一处就是鲁肃的家乡江苏临淮,这里在三国志中就有记载,说是鲁肃死后被安葬在老家临淮,一直到明朝嘉靖皇帝时期,那里还有他的墓碑。鲁肃墓我要新鲜事2023-03-19 23:13:370003最早的龙和最早的凤
2016-11-1108:06联合报记者谢恩得/民雄报导历史学者郭静云花了10年完成123万字「天神与天地之道」研究专书。记者谢恩得/摄影中国人常自称是龙的传人,不过最早“龙”的造型,并非大家所想的雄伟飞龙。中正大学历史系教授郭静云发表新书《天神与天地之道》,研究中国古文明信仰的形成,最早的“龙”是以双嘴龙形态出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6:47: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