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二战日本兵三大宝,样式丑陋,却功效极大!


在二战中的日本兵服装标配,大家都经常看到,在每一个日本兵的帽沿两边都有两块垂布。据说这种连帽式垂布,是日本受到法军的风格影响所造。其形状类似两块狗耳朵式的布片,其实学名叫“军帽垂布”,看似很丑陋,但你千万别小看了它的作用。

这军帽垂布的两块布片,准确的说,应该是三片,颈后还有一片。用料也是非常讲究的高强度帆布片。大家都知道人体颈部左右两侧都有大动脉血管,一旦受伤后果不堪设想。而这种坚硬度很强的帆布片可以力保日本兵,在战斗中不被溅起的碎石块和流弹,割伤或划伤颈部。曾经在抗日神剧《亮剑》中有一个片段,李云龙就曾经被崩起的流弹片割伤了颈部,如果当时八路军配备了军帽垂布,有可能就避免了此类意外。而在后期国军所穿的美式装备,就有保护颈部的美式围脖。所以说细节关系了成败,别看日本鬼子丑陋的“狗耳搭”,在战场上对日本兵起到的保护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在抗日神剧中,不知道有个细节大家注意到没有,日本鬼子阵亡后,被扒掉军服之后,他们的裆部都有一块形似小孩尿片的白布,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又有什么讲究呢?其实这个东西叫作犊鼻禈,说到起源还是来自我们国家的古代服饰,说的通俗点就是古人短裤,后在唐宋时期传入到了日本。
犊鼻禈在传入日本后,经过日本发展演变,分为了六尺禈和越中禈。日本鬼子穿的就是越中禈。同上述的军帽垂布一样,犊鼻禈所用的布料材质也是非常好,不仅吸汗性强,同时保持裆部的干燥,可以预防裆部生痔疮和湿疹。

曾经在历史中有这样一个有趣的说法,日本军队投降之后,关东军的战俘们被发配到苏联远东地区充当劳工。老毛子对待战俘可没那么友善,关东军的战俘们经常是食不果腹,饥肠辘辘。于是有日本战俘突发奇想,用裆部的犊鼻禈忽悠苏联士兵,说这是日本军备高级毛巾,老毛子一看,这用料确实不错啊,于是拿面包和日本战俘换犊鼻禈。试想当时拿此物洗脸的老毛子,若是知道这是日本兵裆部的遮羞布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中国有句古话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么打仗行军尤是如此,一双质量过硬的军靴对于战士来说,行军越野和生存能力都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我们来看看,当时日本鬼子最具标志性的编上靴(昭五式军鞋):
这类军鞋在昭和五年开始装备日本陆军,一直沿用到日本战败。早期的日军昭五式军鞋,做工非常的精良,鞋面采用上等的牛皮,而鞋底有多大7层的牛皮缝制而成,底面还镶有35颗钢制的防滑钉,走起路来铛铛响,当时“鬼子的铁蹄”说法绝对不是凭空而来的。此靴不仅用料扎实,还有很强的耐水性,大部分的昭五式军鞋还采用了绒面革(翻毛鞋面),一直到二战后期,日本军费和资源匮乏,用料才有所下降,开始用猪皮、马皮和橡胶底代替,防滑钉也取消了。

昭五式军鞋虽然具备很好的防护脚部作用,但是却非常笨重,不适合于在山路和中国南方地区行军,为此日本陆军还配备了另外一种胶鞋,这种橡胶所制成的便鞋非常的轻便,尤其是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雨林中,日本陆军就会脱下翻毛皮鞋改换成这种橡胶便鞋。

后语:说了这么多,这仅仅是日本军队一小部分的细节之处,小编可没有替日本鬼子吹毛求疵之心,因为有两句话说得好:知已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更好的了解和学习敌人,才能打败他们!
发出历史的声音,我们是认真的,欣赏更多佳文,请点击右上方“关注”
克贝洛斯龙:俄罗斯大型植食性恐龙(头顶长脊冠)
克贝洛斯龙是一种大型鸭嘴龙亚科恐龙,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与栉龙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诞生于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最大的特点就是长有非常显眼的头冠,那是一块非常扁平且强健的骨质脊冠,并且带有内勾的上颌。克贝洛斯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7:54:290000北京出土乾隆女儿墓居然挖掘出了国宝(古墓国宝)
北京发现的清代公主墓挖掘出来了重要的国宝。当我们想要知道过去的一些事情的时候,其中一个最为主要的手段就是通过考古的方式,而我们在考古的时候,一方面是考察古代的史书,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古代的墓穴,因为墓穴是记录古代一些文化最为完整的地方。2020年,我国的考古学家就在北京发现了一个十分特殊的墓穴。公主的墓穴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3:53:510000内蒙发现巨大红棺 里面有一个女尸(红棺女尸)
红棺里的女尸是耶律阿保机的妹妹。2003年的时候,我国考古学家在内蒙古吐尔基山上发现了一座古墓,经过考察后确认这座古墓的规格并不是很大,然而就在考古队对其进行挖掘并进入墓室后,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副巨大的红色棺材,这可让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虽然队员们已经参与了很多古墓的挖掘,但红色的棺材还是比较少见的,受一些灵异小说的影响,看到这种红色的棺材难免会有恐惧感。华丽女尸我要新鲜事2023-03-29 17:04:210000考古随笔|2016-2018年凌家滩遗址发掘记
2016-2018凌家滩2016年底至2018年初,作为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管理处的新人,我参与了凌家滩遗址的发掘。这是工作以来的首次发掘任务,我迫切希望自己能够胜任。然而考古发掘是一项繁杂而突发状况频现的工作,最后不免留下一些遗憾,好在能够结识一群心怀同一梦想的伙伴,让我意识到此路坎坷但从不孤单。2016——匆匆一瞥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3:33:220000郭静云:殷商以前的人牲斩首礼
【编者按】大约二年前,在实地考察石峁遗址后,郭静云先生首先提出石峁遗址很可能会发现马骨,并将这一认识写进其著作《天神与天地之道》,最近有报道在石峁遗址确实发现了马骨,印证其说法。现将郭静云先生相关论述摘要如下,以飨读者。1.长江流域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09:4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