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神秘出生,真是是李陵之后吗?
关于李白的出生地一直以来都有很多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李白出生于四川绵阳的青莲乡,青莲这个地名也是后人根据李白的自号改取的。而另外一种说法是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也就是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这种说法的主要倡导人是郭沫若。

那么是什么将李白和李陵联系起来的呢?其中一个原因是记录李白生平的材料非常少,基本上寥寥无几,尤其是关于李白祖上的材料更是少之又少,他的父亲李客的生平几乎不可考,这种情况非常令人诧异。李白的家族资料如此隐晦稀少,不禁让人联想到他和某个身份特殊的人有千丝万缕的练习。另一个原因就是依据李白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的这个说法,这里恰恰是李陵居所,结合第一个原因似乎李陵和李白之间很有可能存在着一些关系。
一直以来,关于李白是否为李陵后人的争论一直没有平息,一些史学家、文学家和文学爱好者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应该明确李陵的生平,只有这样才能为研究这个问题奠定很好的基础。
李陵是西汉著名将领李广的后人,李广人称“飞将军”,勇猛无敌,智谋无双,多次击败匈奴的进犯,匈奴人听闻李广驻守边塞,一直不敢大举进犯。但是这位战功显赫的军士将领却没有受到当时的统治者汉武帝的青睐,一直未能封侯。而在一次军事行动当中,因为大将军卫青的指挥不当,导致汉军迷路,遭到重创,在这种情况下,面对朝廷的追责,李广将责任全部揽在自己的身上,最终引刀自刎。李陵自小跟随在祖父身边,一方面他对祖父的战功和威名非常钦佩,另一方面他又对祖父的境遇非常不满,对当权者心怀不满。
这种不满在他的家族又一次面临解难的时候更加严重了,李广有三个儿子,长子李当户就是李陵的父亲,李广的长子和二儿子均死于战斗之中,未得善终,而李广的三儿子李敢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军事人才,在某些方面来说甚至不逊于自己的父亲。李敢因为自己父亲的死对卫青一只心怀怨恨,竟然亲自出手击伤了卫青,这又引起了卫青的外甥霍去病的不满。霍去病在陪同汉武帝狩猎的时候竟然射死了李敢,汉武帝却轻描淡写地称李敢是在狩猎的时候被鹿撞死的。汉武帝处理这件事的态度和李家三个儿子的悲惨结局在李陵幼小的心中留下了阴影。
李陵长大之后,被汉武帝封为骑都尉,并率军迎击匈奴。在这次军事行动当中,李陵的上司是李广利,而这个李广利是一位著名的音乐家,汉武帝让一个音乐家做李陵的上司,指挥李陵军事行动,这显然是一种具有藐视性质的行为,这令李陵在出征之时就心怀不满,而在李陵只以5000兵力迎击匈奴军队,并且陷入苦战的时候,李广利坐视不理,一直未出兵援助,最终导致李陵支持不住投降匈奴。
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传到汉朝朝廷之后,汉武帝大为震怒,祸及李陵三族,汉武帝此举彻底击垮了李陵心中对祖国的眷恋,从此以后,他在匈奴地区生活下来。投降之后,李陵被匈奴单于封为高官,统领一方,生活在今叶尼塞河上游一带,李陵和他的部下通当地坚昆族人通婚,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部落,并且建立了黠戛汗国,最终在唐朝时期归顺大唐,唐朝在此地设立坚昆都督。
据史料所载,黠戛汗国都认为自己是李陵的后裔,大多赤发绿瞳,也有人为黑发黑瞳,这完全是汉族人的外貌特征。但是他们的体型都非常高大,这些外貌特征同李白的外貌特征非常吻合,而这个部族生活的地方也同李白的出生地非常相近,因此很多人都坚持李白是李陵的后人这种说法。
李白到底是不是李陵的后人,这还需要历史学家去研究考证,但是无论考证的结果如何,都不能改变李白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李白仍旧是一位对我国文学发展历程影响重大、举足轻重的杰出文学家。
小型似鸟恐龙:似鸸鹋龙 时速可达65公里(堪称奔跑冠军)
似鸸鹋龙的外形和始祖鸟非常相似,并且还带有喙状的嘴巴,因此它属于似鸟恐龙的一种,主要是以强壮的后肢进行两足行走的,诞生于8千万年前的白垩纪,虽然体长只有3.5米,属于小型恐龙的一种,但由于后腿肌肉和骨骼发达,所以它的奔跑速度非常快。似鸸鹋龙的外貌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6:51:030000男人拿着祖先的免死金牌坚定 专家变了脸色(丹书铁券)
男子拿的丹书铁券是民国时期仿造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想过。如果有一天你的家人突然告诉你家里有一件传家宝,你会怎么做?有一个人那些自己家的免死金牌去鉴宝,专家对他说了一句话,你真大胆,这是怎么回事?家传宝物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0:31:440000考古发现的“肖邦链”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3:47:230000于沛:西方史学的传入和回响
近代以来,关于西方史学的传入和回响,应在中西文化交汇的广阔的历史背景下认识。而这种“中西文化交汇”,又是和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从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型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近代以来外国史学的传入,既有中国历史学学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同时在某种意义上适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因为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近代以来中国的史学思潮,往往是和社会思潮交织在一起的。一0000盗墓利器“洛阳铲”的变化:越来越隐蔽,便携包或手提箱提着走
“洛阳铲”的变化:“21式”铲最厉害本文作者倪方六第一把“洛阳铲”——马蹄铲,出现在1923年(民国十二年),到现在的2011年,已有88年历史。可能读者想知道,民国时期的“洛阳铲”与现在的有没有差别呢?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虽然连百年时间也没有,但变化还是很大的,现在的“洛阳铲”都发展到第六代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06:57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