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哲:《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初版序


社会中的家族组织是从事生产和其他各类社会活动的最基本的群体,因而家族便对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促进或制约的作用。历史上国家民族的盛衰与家族组织形态的善否,息息相关。古人有谓,“家齐而后国治”,又曰:“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这些话,今天看来仍是中肯的。所以,家族形态的研究是史学界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但是,多年来这方面的著作不多见,尤其在先秦史研究中,全面系统的有关家族的论著,似乎还没有。朱凤瀚同志这部《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就是试图填补这个空白而写作的。
研究商周的家族,谈何容易。这个时代残存于今的有限资料,久称“周诰殷盘。佶屈聱牙”,理解起来,已非易事。既然文献残缺不全,就必须依赖于出土的卜辞、金文,从中去耙梳整理,铢积寸累地汲取有关记载,以补文献之不足。做这步工作,非具有古文字学、训诂学和考古学的基本功不可。学习中国古史,没有坐冷板凳、练基本功的勇气,要想摸到门径,是困难的。近年来,青年学子思想活跃,对史学现代化,提出将自然科学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三论的方法,用以治史。这确是一种新的有意义的尝试。研究历史不能只满足于依靠继承下来的资本,永远沿用旧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是集人类先进思想之大成,历史科学只有形成开放体系,集各种学科之精华,才能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发展。所以,贬低和抹杀新方法尝试的重要性是愚蠢的,我当然绝无藐视新方法的任何意图。但是,我们也必须牢记,三论的分析方法,本身不是目的,只是对研究对象认识的手段。与其只搬弄新名词,写出满纸空论的文章,何如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从浩如烟海的载籍和广泛出土的文物器铭中,去搜集有关的史料,加以排比、分析,论证一些基本史实,对别人也许更有用些。
朱凤瀚多年来无意于赶时髦、凑热闹,而是埋头苦干,抱定他的专攻方向,和与之有关的边缘学科,刻苦钻研,锲而不舍,耕耘于学术的一隅。故能在他致力的某一历史范围内,打下深厚的根基。他这部《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就运用了现代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以及甲骨、金文等多种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方法,故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突破旧说。他提出的一些论点或所做出的一些结论,一般的都不尚空谈,而是以大量史料为依据推出的。本书中新的创获举其荦荦大者,诸如:对商人家族组织的类型,“子”、“多子”、“子族”、“王族”的含义及其结构的研究,都较前人深入一步。在商周的家族结构上,作者提出商人以宗族为本,血缘关系还极为重视,当时仍营大面积血缘聚居的生活。因而,政治上表现为封闭式的;而西周虽然没有改变以宗族为单位的组织形式,但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被征服的异族贵族在周族担任官吏,周人并与异族杂居,改变了过去那种大范围的血缘聚居。因而,政治上表现为开放式的。这样理解,就有助于将西周的社会组织、政治制度不同于商代的特点,进一步勾画清楚。关于西周家族形态,作者认为世官制不仅是世族的基础,而且制约世族组织的规模、居住形式,贵族的居址与其拥有的土田、采邑在空间上是相分隔的。又如说,到春秋时有卿族轮流执政的新政体等等。这些都是本书创造性的新成就。
总之,本书对商周家族形态及其演变系统做了深入研究,是史学界在此方面较早的一部专著,而且做出一定的发明、创新。它的问世,是应当受到欢迎的。当然,我们也应想到,学术研究无止境,一人之识虑难周。往往在作者看来,似乎是明确的结论,而在别人眼里也许是另外一回事。学术的发展,正有赖于这种不同意见之间的争鸣和切磋。本书出版之后,希望引起同行专家的批评,指正。作者可以借此获得自己的反馈信息,从而认真分析前说之失当处,再一次补充或修正自己的论点,使之更加完善,以期成为足以传诸不朽的学术著作。王国维曾有句谓:“人生过后唯存悔,知识增时转益疑。”我觉得古今学者都有这种体会和风度。希望作者以此心理,在学然后知不足的学术研究的大道上,继续乘胜前进。
王玉哲
1989年10月24日
于南开大学学不厌斋
孔子姓什么?别说问题弱智,他祖上真的不姓“孔”
孔子祖上姓“子”不姓“孔”本文作者倪方六在“礼·遇中国”跨国文化交流活动中,与北大孔庆东教授交流颇多,成了“兄弟”。他说他姓“孔”,我名字有“方”,合称“孔方兄”。更有意思的是,他一说到孔子,满嘴都是“我们老孔家”。孔子真姓孔么?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18:560000牛头龙:美国大型食草恐龙(长6米/距今1亿年前)
牛头龙是一种大型食草恐龙,它有着矮状的身体,巨大的头骨上长有三个骨质装饰物保护,包括头上的一个短小鼻角和两个大额角。就整体而言,牛头龙看起来十分凶狠,可实际上令人失望,因为像牛头龙这类角龙类恐龙大部分时间都在啃食食物,根本没有多强的战斗力。牛头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1:28:270000大禹治水之后,所做的三件大事,如今考古都得到印证
大禹治水之后,做了三件大事,即禹征三苗、建都阳城、涂山之会(又称禹会诸侯),其中涂山之会是大禹召开诸侯大会,最终确立了统治地位。但我们都知道,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思想的进入,中外很多学者质疑中国历史,认为史书记载的五帝、大禹、夏朝历史不可信,是古人虚构的传说。随着史前考古的深入,在填补历史空白之余,也在印证着历史,禹征三苗、建都阳城、涂山之会这三件大事,如今就得到了考古印证。第一,禹征三苗我要新鲜事2023-09-26 19:44:220000启功先生二三事(二)
校训在师大物理楼与英东楼之间的墙影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八个大字远远的就映入眼帘。字体秀气又刚劲有力,这是启功先生书写的。师生们都知道启先生书写了校训,但不知道校训的由来。00031989年莫高窟发生1949年后最严重壁画盗案,而被盗窟恰恰又最神秘
被宝者光顾的莫高窟465号窟本文作者倪方六作为近代中国重大文化发现之一,敦煌莫高窟自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5月26日,被道士王圆禄发现藏宝洞后,就被盗宝者盯上了。当时以探险为名的各路盗宝人纷至沓来。早来的,英国人斯坦因、日本人桔瑞超、吉川小一郎,用极少的银两“买”走了价值连城的敦煌遗书,这是“骗盗”。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54:2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