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代早期二里头通往陶寺路上 有这处重要遗址
#我的生活也是头条#禹寺遗址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谷旦镇禹寺村西北的黄土丘陵上,遗址地形西南高、东北低。

2020年4月,为配合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始对孟州禹寺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工作。
初步调查与勘探结果显示,禹寺遗址延续时间较长,从龙山文化、二里头(夏)文化、西周、东周直到汉唐时期都有人类居住活动,总面积大约150万平方米。由于早期大规模取土活动使得禹寺遗址遭到了严重破坏,但考古发掘显示,禹寺遗址仍保存下来许多重要文化遗存,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龙山文化两座城址。
龙山城址位于禹寺遗址的北部,共发现一大一小两座城,由于历史时期及近代以来人为破坏严重,两座城址的地上城墙部分已基本破坏殆尽,仅余四面城壕相对比较完整。
小城基本呈方形,长宽均约150 米左右,面积约2万多平方米。由于后期破坏,目前禹寺龙山小城仅存壕沟遗迹,壕沟宽约13米左右,深度可达12米多,沟壁陡峭,具有良好的防御功能。在小城的北面壕沟南侧局部还发现了类似护坡的堆积,应是城墙的附属设施。

大城略呈长方形,南北约300米、东西约200米,面积约6万平方米。由于后期破坏,大城目前仅残存城墙外的壕沟,已发现了北、东、南三面壕沟,壕沟宽约10-12米左右,深度4米多,沟壁陡直,沟底宽平。大城北、东面的壕沟内侧城墙的位置局部还发现了残存的夯土基槽,基槽内尚保存有7-8小层夯土,夯土比较纯净致密。从夯土层中出土的陶片来看,时代大约在二里头文化时期,说明二里头文化时期可能修补过城墙。大城东墙外的壕沟中间发现一处缺口,推测可能为东城门的位置。
由于后期严重破坏,禹寺龙山城址内保存下来的遗迹数量很少,但仍发现了少量深穴式窖穴,其中一个圆形窖穴,口径约10米,残存深度约10米多,复原口径约7米、深度可达13米多,坑壁处理规整,不排除作为粮仓使用的可能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高度组织化。

初步的测年结果显示,小城年代大致在4200-4100之间,而大城年代在4000-3900年之间。从已发现的遗迹遗物结合碳十四年代结果,禹寺城址应该始建于龙山文化时期,一直沿用到了夏文化时期。
孟州禹寺遗址填补了豫西北地区一直没有发现过二里头文化时期古城址的空白。另外,禹寺遗址地处二里头夏都遗址通往晋南陶寺遗址的重要交通要道上,因此,其发现也为研究区域间文化交流提供了新资料。
书评《反思早期中国文化之成因》
《反思早期中国文化之成因》是由美国著名学者吉德炜所著,全文主要为了说明两个基本问题:中国成为中国的过程如何?如何界定“中国的”一词?为了说明这两个问题,作者概括了自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中国的宗教、社会、艺术和政治习俗等方面,并穿插与西方文明的比较研究以进一步解释问题。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56:590000和珅的府邸在哪 和珅有多少钱(西城区柳荫街甲14号)
和珅的府邸是恭王府在北京市西城区柳荫街甲14号。和珅的财产据统计大约有白银8亿到11亿两。和珅的府邸:和珅的府邸就是现在的恭王府,在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前面的海西街17号。是曾经和身居住过的地方,目前是我国重点的文化保护单位之一,是现存的清朝时期规模最大的王府。不仅和珅在此居住过,永璘也在此居住过。我要新鲜事2023-06-28 22:03:040002王巍:中国考古学的十大存疑
小瓜按:20年前王巍先生在《光明日报》发表了这篇文章,列出了当时中国考古学当时存在的十大疑问。时至今日,国家从上到下都十分重视,也进行了近20年的文明探源工程,想必对这十大疑问,目前应该能给出一些答案。诸位有兴趣可以看看。20世纪的中国考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仍存在着以下几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7:21:320000郑岩:压在“画框”上的笔尖——试论墓葬壁画与传统绘画史的关联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7:20:260000更清晰、更简易?三种文物三维扫描技术的效果比较
作为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在其漫长生命周期中无法避免遭受自然灾害、环境抑或人为的影响和破坏。在当下的时间节点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真实、全面、多元化地采集、记录文物所承载的信息,留下它在时间长河中的惊鸿一瞥,以资当前的研究、利用甚至未来的追溯、复原,是文物保护的重要环节。三维扫描正是目前可以高精度记录可移动文物空间外形、结构以及表面纹理的代表性技术之一。可移动文物三维扫描技术应用进展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7:08:27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