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代早期二里头通往陶寺路上 有这处重要遗址
#我的生活也是头条#禹寺遗址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谷旦镇禹寺村西北的黄土丘陵上,遗址地形西南高、东北低。

2020年4月,为配合小浪底北岸灌区工程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始对孟州禹寺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工作。
初步调查与勘探结果显示,禹寺遗址延续时间较长,从龙山文化、二里头(夏)文化、西周、东周直到汉唐时期都有人类居住活动,总面积大约150万平方米。由于早期大规模取土活动使得禹寺遗址遭到了严重破坏,但考古发掘显示,禹寺遗址仍保存下来许多重要文化遗存,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龙山文化两座城址。
龙山城址位于禹寺遗址的北部,共发现一大一小两座城,由于历史时期及近代以来人为破坏严重,两座城址的地上城墙部分已基本破坏殆尽,仅余四面城壕相对比较完整。
小城基本呈方形,长宽均约150 米左右,面积约2万多平方米。由于后期破坏,目前禹寺龙山小城仅存壕沟遗迹,壕沟宽约13米左右,深度可达12米多,沟壁陡峭,具有良好的防御功能。在小城的北面壕沟南侧局部还发现了类似护坡的堆积,应是城墙的附属设施。

大城略呈长方形,南北约300米、东西约200米,面积约6万平方米。由于后期破坏,大城目前仅残存城墙外的壕沟,已发现了北、东、南三面壕沟,壕沟宽约10-12米左右,深度4米多,沟壁陡直,沟底宽平。大城北、东面的壕沟内侧城墙的位置局部还发现了残存的夯土基槽,基槽内尚保存有7-8小层夯土,夯土比较纯净致密。从夯土层中出土的陶片来看,时代大约在二里头文化时期,说明二里头文化时期可能修补过城墙。大城东墙外的壕沟中间发现一处缺口,推测可能为东城门的位置。
由于后期严重破坏,禹寺龙山城址内保存下来的遗迹数量很少,但仍发现了少量深穴式窖穴,其中一个圆形窖穴,口径约10米,残存深度约10米多,复原口径约7米、深度可达13米多,坑壁处理规整,不排除作为粮仓使用的可能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高度组织化。

初步的测年结果显示,小城年代大致在4200-4100之间,而大城年代在4000-3900年之间。从已发现的遗迹遗物结合碳十四年代结果,禹寺城址应该始建于龙山文化时期,一直沿用到了夏文化时期。
孟州禹寺遗址填补了豫西北地区一直没有发现过二里头文化时期古城址的空白。另外,禹寺遗址地处二里头夏都遗址通往晋南陶寺遗址的重要交通要道上,因此,其发现也为研究区域间文化交流提供了新资料。
浙江发现了传说的姑蔑国的王陵?且看有哪些新发现
最近考古圈最大的新闻就是刚被表扬过的浙江考古人,发现了传说中姑蔑国的王陵,虽然可能有的夸大,但是应该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古发现,下面咱就具体来讲讲。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10:120000中国夏文化考古文献初步计量分析
夏文化是探索中国早期文明的关键节点,是中国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早在20世纪上半叶便有学者提出对夏文化的研究,以徐旭生先生偃师二里头遗址调查为肇始,考古学界开始了对夏文化的全面探索至今。近百年的长河中,发表的文章汗牛充栋,内容从探索夏文化的理论与方法到具体遗址的发掘实践,初步勾勒出早期中国文明的形态和夏文化的面貌。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6:48:150000老农给祖先迁坟,挖到5块青石板,考古专家兴奋赶来:我们接手了
老农给祖先迁坟,挖到5块青石板,考古专家兴奋赶来:我们接手了!多年前,位于浙江省的新昌县为了给县里修建一条高速公路,要将城南乡的一个名为石溪村的小村庄进行整体的一个搬迁。由于村子的北面有一个仙女山,传说这个山是一块极好的风水宝地,由古至今就成为了附近村民们公用的墓地。我要新鲜事2023-05-20 20:45:100000柏利连尼龙:阿根廷超巨型恐龙(长25米/7000万年前)
恐龙时代的阿根廷,生活着许多大型、超巨型恐龙,这里植物茂盛,是它们的乐园。前面介绍了诺普乔椎龙、利加布龙等生活在阿根廷的超巨型恐龙,今天小编再为大家介绍一个,它就是柏利连尼龙,体长可达25米,生活在7000万年前的阿根廷,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柏利连尼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2:16:460003廓羽盗龙:拥有拍翼飞行特征(最小1米/化石分布极广)
廓羽盗龙是兽脚亚目下的物种,诞生于1.6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被认为是包含了偷蛋龙类、恐爪龙类、伤齿龙类以及现代麻雀祖先等的一个演化支,其中目前已知最原始的物种就是近鸟龙类,它们都生长了廓羽,有着能够直接飞行或者接近飞行的能力。廓羽盗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00:1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