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三星堆文明的起源
距今三四千年前,在今广汉三星堆遗址一期文化(宝墩文化)的废墟上,高高耸立起坚固而厚实的城墙,城墙外掘有深深的壕沟。
南城墙内的两个祭祀坑内,埋藏着数以千计、举世罕见的大型青铜制品、黄金制品、玉石制品、象牙和海贝。

方圆达3.5平方公里的城圈内,分布着密集的文化遗存,有宫殿区、宗教区、生活区和作坊区,出土大批玉石礼器、陶制容器、陶塑工艺品和雕花漆木器。在一些陶器表面,还赫然醒目地刻画着一些文字符号。





这一切,都确凿无疑地表明,在广汉三星堆遗址,城市、文字(符号)、青铜器、大型礼仪中心等多个文明要素不仅都已同时、集中地出现,而且还发展进化到相当高的程度,它显然标志着古蜀文明时代已经来临。相应地,城乡分化、阶级分化、社会分层、权力集中,也已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一个植根于社会而又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古蜀王国已经形成。这一切都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一个灿烂的古代文明中心,已经诞生在古蜀深厚而广阔的大地上。
三星堆文化是长江上游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它的初创年代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稍晚于中原夏王朝,而它的终结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相当于中原商王朝的晚期。三星堆古蜀文明雄踞西南,连续发展千年之久,对于一个文明古国或古王朝来说,这在中国古代史上是不多见的。

古蜀之所以能在距今三四千年前就创造出如此辉煌的古代文明,这与它深深地植根于博大而深厚的基础分不开,即它是立足于农业的长足发展、手工业的巨大进步、商业贸易关系的广泛建立、科学知识的积累创新,以及与其他古文化的密切联系和交流。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和陶器,有相当一部分属于酒器,显示出发达昌盛的酒文化。大量酿酒,必然以粮食的大量剩余为前提,可见农业发展之一斑。《山海经·海内经》载:
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其城方三百里,盖天下之中,素女所出也(此十六字原脱入郭注,今据郭注、郝疏并王逸注《楚辞·九叹》所引补)。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毕沅云:“播琴,播种也。”)。
文中,“都广”乃广都之倒文,都广之野即成都平原。可见古蜀农业发达,是文明起源最重要的前提。

三星堆祭祀坑内出土的黄金制品和大型青铜器群,气势宏伟,蔚为大观。其中的青铜雕像群,如青铜大小立人像、跪坐人像、人头像、人面像、兽面像、神树,以及金杖、金面罩等,都是中国首次发现的稀世之宝,价值极高,而又与中原夏商文化判然有别。大批玉石礼器和陶、漆工艺品,都展现出高超的技术水平,从而体现出细密的分工和生产的专门化。青铜器制作所必需的采矿、运输、冶炼、合金、铸造加工等环节,也无一不是分工协作的有力证据。可见,经济部门的分化,大批脱离食物生产的手工业者的技术专门化,为青铜时代的到来奠定了知识、技术和生产者队伍的雄厚基础。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大量海贝,背上多有穿孔,学者们多认为是贝币,反映出商业的繁荣。而海贝本身,以及六七十支象牙,也正是远程贸易的实物见证。青铜器所必需的铜料锡料,也是通过贸易进口。这些说明贸易已不是偶然现象,它已从获取生产原料,进一步发展到获取王权所及的一切奢侈品。

丰富的科学知识、高超的技术和伟大的艺术,共同融进作为创造性产物的各种物质形式之中。从金、玉到陶、石,从青铜器到建筑物,都是它们直接而具体的表现。其中也包含不少通过交流从外部移入的文化因素。如中原商文化中的青铜礼器,近东文化中的青铜雕像、权杖等文化形式。正是由于广泛深入的文化交流,才使古蜀文明具有世界文明的色彩,使它成为一种富于开放性特点的灿烂的古代文明。

从广泛的意义上说,三星堆文明又是上古四川盆地及周边各族共同创造的伟大成果。例如,文献记载古蜀文化的初创者三代蜀王,来源于岷江上游地区;而四川盆地以北的陕南汉中盆地,以东的长江三峡以至鄂西宜昌地区,以南的大渡河和青衣江地区,又是三星堆文明辽阔的空间构架中的重要战略支撑点。这就表明,三星堆文明的创造,一方面是古蜀史前文化高度持续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其文化因素的多元性来源分不开。因此,三星堆文明的基本结构框架,同样是多元一体,而不是一元形成的。
刘氏后人带刘伯温画像鉴宝 专家要求上交(刘伯温画像)
刘伯温后人带画像鉴宝专家要求上交被拒绝。2012年的一档鉴宝节目,刘伯温23代后裔高举祖先的画像登台来到专家面前,一名专家问他为什么如此隆重,高举头顶刘氏后裔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说到这是对祖先刘伯温的尊重。随后,他简单介绍了自己家族的这幅传家宝刘伯温画像,说传到自己手里,祖先已经堡了几百年历史。此时,专家组半信半疑,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这件传家宝。刘伯温画像我要新鲜事2023-11-12 19:53:510003盗走故宫9件文物,随后扔进垃圾桶的“石柏魁”,后来怎么样了?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见证者,因此我国异常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博物馆的存在就是为了守护这些意义非凡的历史记忆。然而,无论国家有多谨慎,博物馆的文物盗窃案在社会上还是频频发生,实在令人痛心。故宫尽管戒备森严却还是难逃文物失窃我要新鲜事2023-07-21 19:43:250000讲座:赵辉: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
本文为北大“文明的源与流”系列讲座第一讲、“北大文研讲座”第260期讲座纪要,现摘录于下,分享给大家。讲座主题为“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文研院学术委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主讲,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沈睿文主持。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58:020000中国考古百年 | 回访:暗流与低音
徐峰2012年,徐坚先生的《暗流——1949年之前安阳之外的中国考古学传统》(以下简称《暗流》)出版,在此之前,考古学界似乎习惯了考古学史著作以民国时代史语所的考古发掘、人物和研究为讨论对象。《暗流》一出,考古学史上某些被遮蔽的角落有了些许光亮,给人以别开生面之感。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6:29:540000吉林男子穿着龙袍祭祖 说自己是乾隆的后代(皇室后代)
吉林男子说自己是乾隆的后代,并且还带着乾隆曾经带过的扳指。在我国清朝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遭受很多人唾骂的朝代,因为我国在清朝的时候编的腐朽不堪,并且被外国人入侵。不过在清朝的早期和中期,我国的国力是整体比较强大,比如说在乾隆时期也能够算得上是亚洲比较100年左右的时间。但是清朝的后代并没有完全消失,北京的人说自己是清朝某个王族的后代。皇室后代我要新鲜事2023-12-08 19:37:0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