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整理|笪浩波:早期楚国核心区探索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2019年中山大学
“历史、考古与文明”
研究生暑期学校
讲座整理
编者按:本文由暑校学员整理,并由本号工作人员校对及编辑。如有错漏,恳请讲者或读者指正!
早期楚国核心区探索
主讲人:笪浩波研究员(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整理人:孙梦婷(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
2019年7月19日下午,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笪浩波研究员给我们带来题为“早期楚国核心区探索”的讲座。笪老师首先围绕早期楚国核心区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学术梳理,并且结合出土文献,对传世文献中记载的早期楚国核心区丹阳的地望问题进行了探讨。

传世文献中关于丹阳的记载主要见于《世本·居篇》和《史记·楚世家》。其文如下:
《世本·居篇》:“需熊居丹阳,武王徙郢。”
《史记·楚世家》:“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
关于丹阳的地望,自汉以来,主要有当涂说、秭归说、枝江说、丹淅说,以及在四说基础上形成的迁徙说。这五种丹阳的地望观点各有所本,并且都有支持者继承与发扬,其中丹淅说得到了钱穆、罗尔纲、吕思勉、童书业、白寿彝等学者的支持,成为丹阳说中非常流行的观点。
笪老师在评述五种丹阳说时将其分成文献派和考古派两种类型。文献派延续学术传统,即从文献中来找证据,但是过度依赖文献的正确性,而且文献派并非客观地来分析文献中的相关记载,而是为我所用,只找于已有利者,因此难以自圆其说。考古派则主要从类型学和聚落形态学出发来找证据,但最后仍脱不了文献的窠臼。考古派要认清何为早期楚文化?仅凭地层学和类型学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课上,笪老师还提出了早期楚国都城探索的几个线索:荆山、沮漳、江汉沮漳、昭王南征,并且提出探索楚国早期都城主要还是要从文献中去寻找证据。但他也强调证据应该来自于更早的文献,准确地说是汉代以前的文献,特别是各类传世文献中楚人的自述和记载,而近年大量的出土文献则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最新关于早期楚国核心区的研究随着新材料的出现,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过去的五种丹阳说。《左传》中楚人的自述记载,出土文献新蔡简、清华简《楚居》、古本《竹书纪年》中关于昭王南征的记载都为我们探究楚国早期核心区提供了新思路。
笪老师认为,清华简《楚居》中的早期楚人居地“京宗”很有可能就是景山。京与景均为见紐阳部,可以相通,且诗经里面也可找到例证。而宗则表示山,是一种尊称,例如泰山被称为岱宗,楚人为了表明对祖先的崇高敬意,所以将其早期居地景山称为“京宗”。

最后笪老师又结合新蔡简与清华简与传世文献对夷屯的地望进行梳理,他认为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出现,早期楚文化的线索将会越来越清晰,早期楚文化的谜底即将揭晓。
编辑、配图:刘亚楠
摄影:李伯璋
终审:桑佳旻
考古发现最早的中国 两个文字无法解释(古代文字)
四千多年前的古墓里面发现的文字无法理解。当我们说起中华文明的时候,总是会想到一个词语,就是上下5000年。也就是说中华民族的文化大概就是持续了5000年的时间。只不过根据我们现在所了解的,最多也就是持续到了3000年之前。再往前人们了解的就很少了。在前两年的时候,山西在进行考古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遗址,这个移植经过验证之后可能是来自于4300年之前。4000年前的遗址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6:39:570000【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苏埠屯商墓
商代晚期墓葬群。位于山东益都县苏埠屯村。1956~1966年山东省博物馆在此发掘处两座大、中型墓,车马坑一座。其中1号墓的发掘报告于1972年刊布。▲苏埠屯墓群▲亚醜钺大墓中的1号墓有4条墓道,墓室呈长方形,墓口南北长15米,东西宽10.7米,深8.25米。墓中有木板筑成“亚”字形椁室,墓底有腰坑和奠基坑各一个。墓内共有殉人和人牲48个,另有狗6只、小兽1只。▲亚醜方簋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2:23:570000安徽的一座古墓 为了他高铁多花两亿(重要古墓)
让高铁绕行的古墓是明皇陵。自从我国古代开始有着比较完善的墓葬文化,这是中国古代人们经常会说的入土为安。一般来说,越是地位比较高的人,对于墓葬就越是比较有要求一些他们在建造自己的墓穴的时候都会非常讲究风水。现在很多古代历史名人的墓穴都已经被改造成美了旅游景点,有一些是根本完全不出来。不过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国还是愿意保护这些文物。古代墓穴我要新鲜事2023-03-06 18:13:430001皇后死后隋文帝派人寻到一处上佳葬地,但相地师的话令他半信半疑
隋朝国运的传说本文作者倪方六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隋朝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仅有38年,但很重要,它结束了中国长期南北分治的局面,为随后的大唐盛世到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隋朝享国时间这么短,自然是历史的选择,但有一个迷信说法,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来聊聊此民间说法——从隋朝皇陵说起。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30:5900002008年一村民翻盖鸡窝 挖出一石碑 考古队激动:等了十几年
2008年,浙江省嘉兴市博物馆收到了一个神秘来电,来电者告知他们可以派人前去挖掘文物。这令等待已久的考古队异常激动,他们等待了十几年之久。电话来自一位鸡舍主人,他的家族世世代代生活在浙江嘉兴市王江泾新桥村的顾店桥旁。2008年,考虑到自家鸡舍需要重新翻新,这位主人意识到埋在鸡舍下的石碑可以挖掘出来。于是,他拨打了嘉兴市博物馆的电话。我要新鲜事2023-07-21 20:14: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