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理:关于编写《亲历汉陵考古文化丛书》约稿编撰要求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3:52:250阅

(一)主旨:通过亲自参与西汉陵墓的考古调查、发掘、保护、开发者的述说,向读者展现该陵墓修建过程、形成规模、葬制内容、保存现状、经营情况、文化意义、观众感兴次的问题等等。使知识性与趣味性二者结合,提供给具有中学文化程度以上的广大人群阅读,属于普及型的历史文化读物,对文博工作者均具参考价值;
(二)编写者最好是汉代陵墓的考古调查、发掘、保护、经营、管理的参与者,尤以第一人称出现,更具亲近感;
(三)丛书各卷的题目自拟,以贴近解说员的身份更具亲和力。该套丛书的的积极意义在于,一是利用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笔调得到汉陵历史文化知识、增进对汉陵考古的了解,二是对汉陵考古、保护者留下亲历纪录和历史记忆,对后人也具有启迪的作用;
(四)内容要求:
1.可将编写者的活动写入;
2.讲成果,也讲失败和教训。讲成功,也讲挫折与克服。讲起因,更讲结果。讲荣誉也讲苦痛。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鼓励人往前走。
3.涉及真人,需用事实说话;
4.口气平和,笔法灵活,坚持真理,弘扬正气;
5.文中配图(照片、拓片、绘图、插画均可)。
(五)版式安排
3.装帧:平装带书舌(作者简介),封面嵌有工作照;
4.内文用彩色或单色印刷(视承写者情况而定)。
5.用三级标题,即:一、二、……→(一)(二)……→1.2.……
(六)撰稿者首先传来书名、提纲,交主编审定。随后进入编写、配图,尽可能在半年内完成初稿,由主编再审,后交三秦出版社。由出版社同作者签订写作、出版合同,经审查、编辑、统一格式,联系印刷。
(七)成立编委会,其中署名的编著者是编委会的当然成员。
主编王学理 2015.8.15草拟
来源:王学理先生赐稿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轴心时代中国孔子与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以书之名#前言(一)今天,中国和西方又一次站在了解彼此的十字路口。在科技层面,我们已经了解西方。在制度层面,我们能部分了解西方。但在文明层面上,彼此的了解却远远不够。现代文明蕴含着古典文明的精神基因。欧美和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伊斯兰世界和阿拉伯文明;伊朗与波斯文明;土耳其和奥斯曼文明;俄罗斯和东正教文明;以色列和犹太文明。种种关系连着种种基因演化成种种道路。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8:54:510002秦始皇葬事最大谜团,不是随葬了多少宝物,1976年考古发现更惊人
秦人用牲杀祭现象本文作者倪方六杀祭,多发生于宗教活动中,商周时最流行。到了秦朝,国家级的祭祀活动仍在发生。公元前220年,始皇嬴政到给泰山“立石,封,祠祀”;公元前210年,“望祀虞舜于九嶷山”、“上会稽,祭大禹”,再后“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这仅是《史记》所记的几起典型祀典。秦,本是西部的一个游牧民族。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18:250001武则天为什么不单独给自己建造一座陵墓,而要合葬乾陵?暗藏心机
合葬乾陵,武则天的心机本文作者倪方六武则天与老公皇帝李治的合葬墓乾陵,永远有说不完的话题。比如,为什么要与李治合葬。喜欢历史的头条号网友应该都知道,武则天于载初元年(690年)九月九日,易“唐”为“周”,改元“天授”,定都洛阳,称为“神都”,长安则改为陪都,随后上尊号“圣神皇帝”。中国历史上惟一女皇帝,就此横空出世。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05:4800012020年游学:山东汉代画像石艺术
画像石是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因主要流行于两汉时期,所以常称为汉画像石。作为我国古代为丧葬礼俗服务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汉画像石具有质朴、深沉的民族本土艺术特色,体现了大汉帝国的时代特色和豪迈情怀,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瑰宝。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54:1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