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海宗:学者与仕途
最近行政院院长翁文灏先生在首都对十科学团体联合年会演讲时说:“科学家宁可饿死,也不能去作别的事!”翁先生以学者而做官已到首揆之尊,竟说出这样的话,其惹人注意是很自然的,话中含有无限的感慨与隐痛也是显然的。但我们不愿对个人多所揣测,我们只愿趁此机会谈一谈翁氏所提出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学者入仕的问题。
学而优则仕,甚至学尚未优也要勉强去向仕途钻营,在过去的中国本是常事,也是大家所认为当然的事。这在过去,确也有它不得不如此的道理在。过去一个读书人,除了做官外,的确无事可做。今日一切的社会事业以及其他与政治无关的工作机会,在过去根本不存在,除做官外并无任何事业可言。固然,一个人既然读书明理,尽可关起门来修身养性,但这种过高的理想不能望之于一般的凡士。所以我们站在今日的立场而对过去整个的局面下断语尚无不可,若不顾其他而专指摘“学而优则仕”的现象,则为不负责任与忽略实情的苛论,不可为训。
近代的中国,尤其民国以来的中国,整个的政治社会局面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我们的国家虽尚未达到十足现代化的境界,入仕虽然仍是读书人相当重要的一条途径,但我们确已超过非“学而优则仕”不可的阶段。今日一个人如果自信有此能力,又有此机会,同时又有此兴趣,即或是一个学有专长的科学家,仍不妨去做官。翁氏的话似乎是有所为而发,不可视为正常之理;如果把翁氏的话推到尽头,那就等于说把国家大事都给不学无术的人去管,对此恐怕翁氏绝不会首肯。但反过来讲,无此机会,尤其不敢十足自信有此能力的人,大可不必发展此种兴趣,不必转弯抹角的去求官做。今日的时代已非学而优则仕的时代,但过去养成的学而优则仕的心理仍然深入人心,稍有机会即由学场跳入官场的现象未免太多,没有机会而千方百计去钻营的现象尤其令人发生无穷的感慨。翁氏的话,除了可能的个人隐痛外,大概也就是有见于此而发的感慨。默察今日求仕的士群,我们可以发现三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是走直路的,干脆的奔走请托。这些人尚不失为老实人,最值得人同情。第二种是走曲线的,由骂入手,希望骂得对方不能忍受时而一纸官诰送上门来。第三种是直路曲线一齐走的人:光走直路,企望甚高,一旦任命发表而嫌官阶太低时,马上一变而为清高的论客,愤激的名士,前进的导师。此种人远较第二种人高明,第二种人心里明白,知道自己是在走曲线,此种曲直并进的人却很善于自欺,沉重的怨气往往能使他们相信自己真是富于正义感的忧时之士,自己对自己也不承认所“忧”的只是官阶的高低。第一种人可令人同情,第二种人尚可令人原谅,只有第三种人既不能引起同情,也更不能叫人原谅。追根究底,这还是“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在作祟,所以在根本道理上我们虽不能完全接受翁院长的说法,但为矫正目前种种可憾的表现,我们仍愿承认翁氏的话是值得有政治兴趣的学人反复咀嚼的。
来源:《周论》二卷十五期,1948年10月22日。
青藏高原挖出远古文物,乃海洋生物化石,专家:珠峰曾经是海洋
我要新鲜事2023-07-28 20:08:100000理论前沿 | 基于“安全、健康、灾备”理念的预防性保护
作者:张孜江卫国文物承载着历史的信息,它无时无刻不受到自然或人为等因素的影响。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就是通过各种调控治理手段,减缓因环境等因素可能造成文物的劣变,尽可能延长文物的寿命。任何新事物的出现和发展,首先引领的必然是一种新的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0000墓志铭:韩愈的文、颜真卿的字,这类文化遗产源起于何时
欢迎关注@考古李岩,与您分享考古带来的乐趣,也逗逗乐。#文物有话说##书法#考古老李就陕西最新出土的颜真卿书墓志铭曾经从考古的角度分析了颜鲁公的书法(链接:1、继续说陕西新发现的颜真卿书写墓志,考古方法说书法(二)2、陕西首次发现颜真卿书写墓志真迹,考古方法说书法),今天咱们再聊聊其中的历史与文化内容。说到墓志铭,作为一种文体,或者说是古代人写的一种文章的起源;是怎么来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1:14:280000梁思成:唐招提寺金堂和中国唐代的建筑
研究中国建筑史的学子沒有不知道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和鉴真大和尚的。鉴真远在一千二百余年前为中日两国文化、艺术的交流做出杰出的贡献。今年适逢大和尚圆寂的一千二百周年,在中日两国举行纪念祭,是有其重大的意义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1:56:300000王南:象天法地 规矩方圆—中国古代都城、宫殿规划布局之构图比例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与宫殿建筑群布局的基本构图比例。关于中国古代都城与宫殿规划设计手法,尤其是构图比例问题,前人已有一些富于开拓性的研究。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42:0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