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联陞自传
杨联陞,生于民国三年(1914年)甲寅旧历六月四日,原名莲生,联陞是先祖厚家公(讳鸿仁,会稽人,游幕北方——滦州等地——遂落籍)在入学(志存中学)补习班半年,即入高中时所命,今以莲生为字。
幼入亲友家私塾附学,后家中自请杨韫富(儒医)先生教莲生及弟仲耆(生于旧历七夕,原名长生)等。
十三岁失怙(子云公,讳凤伍,从吴子玉任执法处,直奉再战,冯军倒戈,直军南退,卒于河南嵩山附近),先祖有五子,但孙辈只有联陞兄弟,及结婚时,决定承继三伯父子徵公——讳凤祥——新妇入门即改称呼。入保定志存中学(张敏富等所办,受颜李学派影响,但亦讲“劳工神圣”、“征服自然,仍须奋斗”等)补习班半年,因在私塾背诵经书(《四书》及诗书《左传》、《礼记》半部》亦背诵课本,劳心过甚,暑中大病,自此记忆力衰。志存是四二制,在班时平均分约九十五分(作文常与李光璧争第一名)。有一次全校国文比赛,题为“故乡的影片”,联陞首选,第二名为缪錡(季湘)。可能考官中有彦威(缪钺)大兄,回避亲嫌,令老弟屈居第二。季湘之才,实过于联陞耳。
十七岁结婚(夏历四月),妻缪鉁,字宛君,缪钺师之妹。是年夫妇去营口(子徵公任盐务稽核所经理)度假。秋间即转入北平师大附中(高中一部,文科),住公寓。九一八事变后,子徵公退休,子徵公退休,在北平和平门内租房居住。缪季湘、陈君默等均去过。宛君在怀孕(忠平)时迁来同住。
在校时功课上中,毕业时成绩为第九名。业余好皮黄,曾在吉祥及师大登台。九一八事变后,全年不听戏,还为《小公报》编“戏剧周刊”和“十字街头”两副刊,颇为主编景孤血所推重。1933年附中毕业,保送师大、燕京。考清华经济系、北大国文系。清华先发榜,子徵公恐联陞所学失之太旧,不如经济切实,遂奉命入学,但北大亦录取。实则在清华四年,除经济系必修诸课外,所选多文史课:国文朱自清、通史秦汉史雷海宗、隋唐史陈寅恪、中国经济史陶希圣,此外曾选修和旁听俞平伯词、闻一多楚辞、张荫麟学术史(多讲天算,特相赏识,常去其家)、杨树达《说文解字》、唐兰古文字学、王力中国音韵学、张星烺中西交通史等。一般成绩约为乙等,英文只为丙等。从钱稻孙学习日文,尚有心得。
一二-九、一二-一六学生运动时,恰为学生会主席,往往召集全体大会,主要任务多由救国会诸公担任。友人中有加入民先队者,如蒋南翔等。1935年蒋召集各大学代表去南京,清华五人,联陞未去,称母病请假回保定,草成《东汉的豪族》长文,在《清华学报》发表(学报另有一文与毕业论文《从租庸调到两税法》——寅老指导——有关)。此外曾在《大公报》的《史地周刊》(张荫麟主编)、《文艺周刊》(沈从文主编)发表短文数篇。
七七事变,已卒业,遂未南下。曾晋谒陈寅恪(时丧父)、陈垣两先生。又常到钱府(泉寿东文藏书)借书,后钱先生发起编《日华小辞典》计划,与三省堂订合约,期以三载,以《三省堂日华小辞典》为基础,参考其他大小字典多种,每周一会,由钱先生亲自删定,端仁、端义、姚鉴、尤炳圻皆参加(会后在同和居小宴)。又以钱先生之介为文殿阁标点《国学文库》关于边疆之书十数种。钱先生曾介绍到神户商校去教华语,辞谢。出长伪北大时送来讲师聘书,亦送回。但以钱先生之介得识日本学人甚多,与平冈武夫(住钱府)最熟,森鹿三、宇都宫清吉(亦治汉史,曾评介《东汉的豪族》)、和田清(新成文学博士)等,语文则与竹内好(鲁迅专家,甚受青年推重)交换。又以钱先生之介,得到哈佛贾德纳(C.S.Gardner)助教授私人秘书(帮其买书及为中日文论文作英文提要)约一年。别后因为联陞拒入伪北大,特留《宋史》一部、《后汉书》一部,嘱为标点,仍按月补助生活费。
1940年贾公来电邀到哈佛去半工半读(半时为贾公私人助理,半时在历史系研究院读硕士学位),旅费生活费皆由贾公担负。但以手续繁难至年底方由津乘轮到沪,转乘日本商轮镰仓丸,2月初到金山,坐火车到剑桥,上课已迟数日。先住贾府,后住单间。1941年4月春假,贾公命游纽约、华盛顿等处,见学界前辈,贾公每以汉学界前十名相期。
是夏帮友人柯立夫(蒙文专家)授北京语,时赵元任先开课授粤语。赵先生是年来主编大辞典(后由李方桂先生继任,始终未完成),珍珠港事变,赵先生主持哈佛之陆军特训计划,命联陞(为惟一之讲师)以华语讲文法,后合编《国语字典》,今已出十数版。
哈佛特训共两班各一年,一年三个月两班皆结束,又移至耶鲁教短期,不及一年日本投降,即回哈佛完成论文《晋书食货志译注》,1962年2月即得学位。本定回北大任教授兼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员,已到金山(教暑校),值联合国秘书处新成立,需要语文研究专员一名,有友人介绍,遂向北大请假一年往任。待遇甚优,年薪七千,无所得税,尚有其他福利。近一年,觉工作无聊,哈佛请回校任助教授,五年,年薪四千五。为接眷(妻妻和次女恕立),乃于1947年回校。以后在1951年游欧(法国、瑞士、意大利、荷兰、英国),颇为各国汉学耆宿所重,法国戴老曾以少年辈第一人相许。英国剑桥大学中文讲座曾于1952年正式相聘,时已升任副教授,有终身职,遂婉辞。以后升任正教授、讲座教授(因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各以讲座相聘,哈佛为联陞特立哈佛燕京讲座教授)。
在哈佛初兼授中国文(白话文言)史(1800年前),后专教中国史,指导论文包括宗教、美术、教育、政治、音乐、科学史、哲学等系学生,研究生来自十数国。1962年3月在巴黎法兰西学院用法语讲演四次(戴密威特荐,以前无东亚人),又在日本京都讲《盐铁论》及《颜氏家训》。此后学生渐少,哈佛东亚系已偏重文学,负担渐轻,但最近又增,预定1980年退休。
1977年8月,草稿于北京
来源:杨联陞:《哈佛遗墨》,商务印书馆,2004年。
“万象中轴”IP形象首次亮相 面向公众征名
7月23日,由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携手北京河图联合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助力中轴线申遗卡通形象——“北京中轴线上的镇水小神兽”首次亮相,同步发起该IP形象的征名活动。从即日起至7月27日,这只中轴线上的镇水小神兽将面向社会公开征名,汇集各方意见。7月31日至8月2日,将从“海选”中选出优质的10个名字,通过“北京西城”官方微博等渠道开启投票活动,最终结合投票结果和专家意见定名。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1:18:270000生命本源与再生-石家河到盘龙城丧葬礼仪中的祖先牌位明器与陶缸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8:58:480000冯时谈天文考古学——考古天文 究辨天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肇始之时,天人关系就是先哲们思考的核心问题。事实上,对“天”与自然界的观察,不仅是思想家们的兴趣,更是古代先民一切物质活动的基础,由“天文”而至“人文”,人类文明也随天人关系的构建而创生、演变。天文学知识与观念从哪些方面影响了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天文考古学研究价值何在?就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冯时。起源于新石器时期0001江西发现的2500年前古墓 有46少女陪葬(富豪古墓)
有46个少女陪葬的是2500年前一个富豪的墓葬。2006年,江苏一建筑工地下挖出几具棺材,当考古专家赶往现场进行调查研究后,墓室封土取完,惊奇地发现大大小小四17具完整的棺材显露出来,下面摆放了47具棺材,非常震撼。经过对古墓类型的整体判定,专家组断定这是一座古代活人殉葬坑。这样多人殉的古墓,在南方这种偏僻之地,史料中都是很少记载。春秋贵族我要新鲜事2023-12-08 19:49:070000韩建业:多元一体——中国史前彩陶的起源、发展与交流
中国是世界上彩陶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距今1万年左右就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彩陶,距今8000年前后分成东西两个艺术传统,距今6000年以后彼此交融,蔚然大观,形成以彩陶为代表的最早的“早期中国文化圈,距今5000多年以后开始与中亚地区交流,出现丝绸之路前的“彩购之路”。彩陶之路不仅是中西方文化在彩陶方面的交流,还包括顺此通道在金属器、农作物、家畜、宗教、艺术、思想等诸多方面的交流。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3:29:4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