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得手的盗墓手段,地面不见痕迹,唐朝盗墓者用之盗了宠妃墓
最容易得手的盗墓手段是什么?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之前我曾多次说过盗墓工具的问题,对于盗墓的手法说得相对少,这篇来说说盗墓的手段。
盗亦有道。
盗墓圈的“道”,就是盗墓的手段。

古今盗墓者最常用,也最容易得手的手段是什么的,我认为是—— “地遁”,地面不会留下一点痕迹,非常隐蔽!
《封神演义》中有一个很有个性的人物叫土行孙。为什么有这个名字,就是因为他擅长地遁。能如潜水一样,在地下行走,上天入地,出入自如。
其自称,“弟子善能地行千里!”
小说中的地遁法,是一种文学化的说法,在现实中的“地遁”其实就是挖地道,虽然不能“地行千里”,但挖长达千米的地道是不成问题的。
在这方面,盗墓者最拿手,所以有的盗墓者在网上用的呢称是“土行孙”。

地遁法本是一种“兵法”,被盗墓者用来盗墓,屡试不爽,屡屡得手。
在中国盗墓史上,使用地遁法的盗墓案例很多。
唐人载孚的《广异志》中,说到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华妃墓被盗的事,盗墓者用的就是地遁法。
这起盗墓活动,也是唐朝盗墓活动中最为狡猾的案例之一。
“开元初,华妃有宠,生庆王琮,薨葬长安。至二十八年,有盗欲发妃冢,遂于茔处百余步伪筑大坟,若将葬者。乃于其内潜通地道,直达冢中。”

“开元”是李隆基的年号,所谓“开元盛世”就是这个时期。但是盛世之年,盗墓并没有断绝,照样有人干缺德事。
在李隆基还在位时,盗墓者便敢打皇妃的主意,没有一点勇气和手段是不成的。
从《广异志》所记来看,这伙盗墓者确是高手。
他们为保证盗墓成功,花了很多心思,伪装得非常到位。
在墓地上,没有掩蔽的地方,于是先在几十米外造一座假坟,然后从地下挖掘地道,直通华妃墓的地宫,将里面的陪葬品盗空。

如何将盗出的财宝安全转移?这伙盗墓者也极有心机,巧运墓中财宝。
先是将财宝从地宫运到假墓内,然后演一出从城里出殡的悲情戏。将空棺运墓地“下葬”,然后把从华妃墓地宫盗出的财宝,弄到运棺材的车上,掩盖好后拖回来。
此即所谓,“悉取藏内珍宝,不可胜数,皆徙置伪冢。乃于城中,以软车载空棺会,日暮,便宿墓中,取诸物置魂车及送葬车中,方掩而归。”

当时,盗墓者撬开华妃的棺材,发现华妃栩栩如生,“四肢皆可屈伸”,这个说法是可能的,毕竟离下葬的时间不长,而且皇家都会采取严格的防腐措施。
这伙盗墓者太狠,手脖上的金钏一时取不下来,干脆将手剁断了,“恣行凌辱”。过去盗墓者都迷信,担心华妃托梦,把自己受辱的事情告诉儿子,盗墓者把她的舌头割了下来。
盗华妃墓的盗墓者做得很绝,手段高明,可谓天衣无缝,但最后还是败露了,盗墓者全部被抓住了。

老话说“人在做,天在看”,若要人不知,除非己不为。但这个盗墓事发有点诡异,是儿子做梦时梦到母亲的墓被盗的,梦中,华妃告诉儿子:“盗发吾冢,又加截辱,孤魂幽枉,如何可言。然吾必伺其败于春明门也。”
天亮后,儿子将夜里梦中的事,上朝告诉了父皇。唐玄宗一听,这还了得,赶紧派当时的西京市长、警察局长什么的去看现场,限期破案。

根据梦中提示,这伙盗墓者载着财宝的车会从春明门入城,门卫拦住了一辆可疑的车子,打开车一看,上面全是宝物。
接下来就简单了,当场抓获了随车盗墓者,一番拷打,马上招了,总共抓到了几十名涉案人员。
让办案官员吃惊的是,本想盗墓的都是民间贼人,哪想是一伙不干好事的“官二代”、“富二代”,即所谓“皆贵戚子弟无行检者”。

这伙盗墓者最后均被严惩了,使用的是极刑。
对于《广异志》所记华妃墓被盗一事,因为太过怪异,不少人认为是虚构的小说。事实上,古人的笔记与现代的小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即使不完全是真的,也是有影子的。
据史书上的记载,华妃确有其人,她姓刘,是唐玄宗早年妃嫔之一。

唐玄宗的后宫规模是中国古代皇这后宫中最为庞大的,人数远超“三千佳丽”。唐玄宗在位时,曾对后宫制度进行过调整,置有“三妃”:惠妃、丽妃、华妃。三妃的地位很高,享受“正一品”待遇。
早年华妃确实受到了唐玄宗的宠爱,她给这位风流皇帝连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李琮、甄王李琬、仪王李璲。但唐玄宗后宫美人实在太多,后来华妃失宠。

华妃去世的具体时间没有记载,从“开元初”一语来看,应该在公元713年之后的一两年时间。盗墓事件发生的年代比较清楚,是开元二十八年,即公元740年。
值得注意的是,地遁法在现代盗墓活动中使用得越来越多,多是在室内打地洞,租用民房,以开店、办厂为名,行盗墓之实。

如近些年在河南安阳殷墟上发生的几十起盗墓活动中,大都是使用这种手段,租用民房或利用废弃的建筑物空间、地场,挖地道,不动声色地把墓盗掉,而文物部门丝毫没有发现。
但是,使用地遁法盗墓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万一地道塌方,里面的盗墓者就会被活埋,即使在现代,挖地道都不是一般盗墓者敢用的,往往是有实力的盗墓团伙才敢干。

盗墓一尺,魔高一丈。
对付地遁法盗墓,文物部门也找到了有效办法,就是采取防地震的手段防盗墓,在保护单位附近安装地波探测仪,只要有人动土了,便会发出发警报。
更要紧的是,现在在坟墓、古遗址这类文物保护单位附近租房、建房,全都要备案了。


春秋战国玉器的常见分类、纹饰图案与雕琢技法学习知识
春秋战国玉器是在商周玉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为您逐一细讲这段时期玉器的常见分类、纹饰图案、雕琢技法等相关知识点,使您一睹春秋战国玉器的风采。一、春秋战国玉器学习知识-常见分类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主要可以分为玉礼器、玉装饰器、玉实用器、玉丧葬器四大类。1.玉礼器玉礼器主要是玉璧、玉璜、玉圭等,其中春秋时期比较少见玉璧和玉璜,直到战国时期才大量出现。我要新鲜事2023-08-30 20:42:550000新书推荐 |《南涅水石刻》《南涅水石刻艺术》
《南涅水石刻》?编著: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沁县文物馆?主编:刘永生郭海林刘同廉?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3月?书号:9787501072040?定价:1280.00元(全三册)《南涅水石刻》目录《南涅水石刻》绪言1957年秋,在山西省沁县城北25千米的南涅水村,出土了一批佛教题材的窖藏石刻。此批石刻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自成体系,依其地名取名为“南涅水石刻”。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2:20:460001南海海底的特殊文物 水下考古新发现(水下考古)
南海的海底发现两艘明朝沉船上面有几万文物。对于很多人来说,说到考古肯定会想的就是古代的墓穴,而墓穴一般来说都是在高山或者是在土地中,甚至还有一些在悬崖之上,不过很多人可能在一些学作品当中都看到过关于水下古墓的事情,虽然说这些基本上都是小说,里面描写的甚至还有一些玄幻并不太可信,可是在前一段时间我国南海的海底就发现了水下的文物和这些文学作品中描述的很是相似。世界级考古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06:480000赵亚夫:制定历史学科人格培养目标与评价方法的一般原则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44:560002何毓灵:殷墟:寻找中华文明的根脉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59: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