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定陵发掘往事,郭沫若当年秘书说出挖陵起因,与所传完全不一样
明定陵发掘往事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个老话题,关于明十三陵中定陵的考古发掘。因为,现在网上所传、甚至一些书籍中,讹传多多,人云亦云。
说到明定陵,关注考古的网友应该再熟悉不过了,这是1949年后国家主动发掘的第一座帝陵,也是迄今唯一一座主动发掘的帝陵。
当初怎么想起发掘明定陵的?
众所周知的说法是,原定发掘明十三陵之首陵——成祖朱棣的长陵,出于稳妥,决定先试掘一座规模小点的明陵,以摸索和积累经验,于是阴差阳错地选中了神宗朱翊均的定陵。
这个说法没错。但是,决定先试掘的明陵最初并不是定陵,而是世宗朱厚熜的永陵。在吴晗给国务院秘书长的信中,他给出了这样的理由:
“根据勘测结果和我们所掌握的资料,先在永陵(规模比长陵小,一部分地下门道已露出地表)进行部分试掘,深入了解陵墓结构、地形和安全情况,取得经验,以便拟定开发长陵的详细计划和编制概算,经国务院批准后,再正式进行长陵的发掘工作。”
从吴晗的信中可以看出,试掘永陵的理由有两点:一是规模比长陵小,二是地下墓道已暴露。
实际上,永陵的规模很大的,并不小,且并没有暴露墓道。
尔后,改试掘定陵——定陵仿永陵而建。
而改掘定陵,也是吴晗的“误判”。
时北京市文化局组织考古人员,对长陵及整个十三陵区进行了一番调查。在勘测定陵时,发现封土围墙南侧外墙皮有几层砌砖塌落,里面有砖砌券门的迹象。这一重大发现,被误认为是定陵的墓道。
吴晗获悉后信以为真,决定试掘定陵,并于1956年4月2日写信给郭沫若,汇报了此事。
1956年3月28日,吴晗代表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召集有关部门会议,讨论了明十三陵开发的问题,指定北京市文化局文物调查研究组先行调查,选定试掘对象。
调查组派人了3天,在进行了两天的调查后,北京市文化局给北京市政府出了份《北京市文化局关于开发明十三陵的试掘意见》,报送时长陵发掘委员会成员之一的王昆仑副市长。
“意见”并不支持试掘定陵。
理由归纳起来有这么三点:
一是定陵墓道并没有暴露,虽然定陵封土围墙西南隅露出有券门,但并不是墓道,很可能是运土的券门。
二是神宗统治最久,长达48年,其陵墓规模很大,不适于试掘。
三是定陵距长陵较远,又隔一道河滩,如果夏季山洪暴发,交通不便。
北京市文化局建议试掘明仁宗朱高炽的献陵。
理由也有这么三点:
一是献陵营建时间离长陵最近,陵墓内部建筑结构和祭祀制度变化较小,对长陵的开发可提供正确
的材料。
二是明仁宗在位时间很短,陵墓不大,便于发掘。
三是用工方便,献陵距长陵最近,便于和十三陵管理处联系,将来正式发掘长陵方便。
最后还特别强调 了一点——“十三陵中(长、景、永除外)明楼、方城、围墙的保存,献陵比较完整(定陵情况和献陵差不多),发掘后,修复开放,所费不大。”
这份“意见”当时抄送给吴晗办公室。
为什么不直接报送力主试掘定陵的吴晗?主要吴晗当时不是党员,系民主人士,按组织原则要先报给王昆仑。
但是,最后还是决定试掘定陵,这又是为什么?与周恩来的指示有关!
这里有个时间差,北京文化局的“意见”是1956年4月14日上报北京市政府的,而周恩来已在1956年4月11日批准试掘定陵。
周恩来为什么这么快就批了?这里又与郭沫若有关。
郭沫若收到吴晗4月2日的信后很激动,心急的郭沫若很快将吴晗的来信转交给了当时任国务院秘书长,就试掘对象定为定陵一事,请示了周恩来总理,周总理签字同意了。
事已到此,没有人再提出异议,定陵被挖了,这就是所谓“阴阴差错”——改错献陵的意见与周恩来的批示仅相隔差天,如果周恩来晚批3天,大家现在看到就是献陵地宫了!
为了发掘长陵,定陵被试掘来。那么,又怎么想起发掘长陵的?
一直到40年后,这个谜团才揭开,与外界所传完全不一样!
在此之前,大家仅知道是吴晗和郭沫若两人提出来的,对事件的最初起因并不了解。直到1999年,郭沫若的秘书王廷芳,在当年第二期《文物天下》上撰文《郭沫若与定陵发掘》,外界才知道真相。
王廷芳为什么要写这篇回忆性文章,这里面又有原因了。
当年《北京晚报》连载杨仕、岳南的报告文学《风雪定陵》。因为《风雪定陵》有很多不实之处,甚至编造《关于发掘长陵的请示报告》,把当已改称国务院仍说成是“政务院”,引起了当年定陵发掘亲历者和知情者的反感。
王廷芳文章最后质问作者:“请教杨仕、岳南先生,你们的那份报告是从哪里来的?总不会是你们杜撰的吧?对于这样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你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加以说明。”
其实,王廷芳较真了,《风雪定陵》是“报告文学”,是文学作品,小说一样的,出现文学虚构和想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借纪实之名行文学之实,确实容易迷惑读者,至今很多网友信以为真。
正是因为带着这种情绪情绪,王廷芳把发掘定陵的最初起因交代了——这是一次秋游野餐引起的,最早口头同意的是最高领导是邓小平和李富春。
当时野餐聚会地点选在长陵边上,吃饭时,吴晗突然来了灵感,提议挖长陵。
这里原文抄录王廷芳《郭沫若与定陵发掘》部分内容——
1955年10月9日,星期天,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余心清局长,邀约了邓小平、李富春、郭沫若等同家人一起,到十三陵郊游。同时还邀约了其他一些人,我只记得有吴晗先生和新凤霞女士,大概连同工作人员有三四十人。
10月上旬的十三陵,秋高气爽,气候宜人;点缀在群山绿树中的一座座红墙黄瓦的明皇陵,景色宜人。国务院膳食科的科长带着几名工作人员,开来一辆大卡车,为大家准备了丰盛的野餐。
参加郊游的人先后到达长陵后,或一家人,或三五结伴,主要在长陵漫游参观;有些人还参观了附近的陵墓。中午所有的人都集中到长陵东侧的地上野餐。
这里遍地都是硕果累累的柿子树,柿子已开始泛黄。人们有坐有站,边吃边谈,欢声笑语,气氛很是热烈。大家自然地谈论起十三陵,尤其是长陵。
吴晗作为明史专家、北京市副市长,谈得最多,情绪也十分激动。谈着谈着,他突然当着邓、李两位副总理的面,大声地和郭老说:“郭老,长陵这样雄伟,里面一定很宏大,肯定会有很多珍宝陪葬,说不定还会有很多壁画和绝版的古书,咱们把它发掘开,搞个地下博物馆好不好?”郭老表示完全赞成,两位副总理和在场的其他的人也都表示拥护。
郭对吴说,你就负责起草一份报告给总理请求批准吧。吴爽快地说:“好,好。”
……
上述便是考古发掘明帝陵的起因和背景。
从王廷芳的文章中可以知道,发掘明陵不过是吴晗的“一时兴起”。而吴晗这一时兴起,不只造成了发掘后巨大的无可挽回的文物损失,也给他自己带来了不幸,留下人生重大而无限的遗憾。
对于发掘明陵,郑振铎、夏鼐等考古专家是坚决反对的。
郑振铎是时文化部文物局局长兼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郑振铎,夏鼐是副所长。听说吴晗要挖明陵,他们两人非常“震惊”。
当时共和国建国只有6年时间,发掘手段和文物保护技术非常落后,均不能承担发掘和发掘后的文物保护问题,郑振铎和夏鼎他们直接找到吴晗,希望能改变和放弃发掘明陵的主张。
但其时的吴晗“正是人生得意时”,风光无限,根本不认为有不妥。一直在1966年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兴起以后,在明神和他的两皇后尸骨被当作批斗对象焚烧后,他才知道自己错了——严重地错了。
1968年,吴晗以极其悲伤的心情、含着泪对夏鼐说:“作铭(夏鼐的号),在定陵发掘这件事上,到现在我才明白,当初我们的论争,你和老郑(郑振铎)是对的,你比我看得更远!”
说了这话的第二年,即1969年10月11日,吴晗在狱中被迫害致死,死前头发都被拔光了,其骨灰至今下落不明。
可以想见,吴晗死前应该怀着无尽的悲愤和悔恨。
江俊伟:《殷商政治地理的基本结构》
【编者按】江俊伟先生的硕士论文通过甲骨纪录重新考订了殷商的政治地理空间,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现征得其同意,在此刊发摘要和部分结论,若需引用,请注明:江俊伟:《殷商政治地理的基本结构》,中正大学历史研究所2014年8月。一、摘要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25:040000朱元璋发迹后废原名“重八”另取,但不是“元璋”,叫什么?
中国古人取名喜好本文作者倪方六说到名字,不少网友曾问我“倪方六”是什么意思,觉得有点深奥。其实这是很俗的一个名字,就是父母姓排行。将排名用于名字中,在过去底层人群中间特别流行。类似的还有根据出生日期、时辰、生下时父母年龄起名的,这就是所谓“数字入名”在所有朝代中,数字名在元朝最为流行。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56:360000夏代已有文字,但比甲骨文落后?考古发现重要证据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据史书记载,夏代已经有了文字,但是这些文字的形式和内容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谜团。最近,一项考古发现提供了重要证据,揭示了夏代文字的一些特点。我要新鲜事2023-04-16 19:52:560000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过年时为什么喜欢蒸制食物?
过年蒸糕蒸馒头的历史本文作者倪方六俗话说,“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这眼瞅着就过年了,在过去的农村,这个时候忙热乎了。一个年过得是否舒心,就要看这馒头、发糕、包子三大过年面点蒸得足不足,蒸得好不好看。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来说说这方面的讲究,估计不少上了年纪的网友都记忆深刻。(吃年饭)过去过年必不可少的是发糕,因为面是发酵后的制作的,故名。过年时蒸的发糕,又称“年糕”。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17:450000二里头夏都遗址断想
“二里头”这个村名有点儿土,容易跟“二锅头”混淆。“二里头”这个村名有点儿强,中国的考古工作者、国外研究中国考古的学者都知道它。“二里头”这个村名有点儿响,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尤其是“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建成,使得“二里头遗址”(图一)的名气更大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1:41: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