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三晋玉器之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
从武王克商建立周王朝,到幽王“烽火戏诸侯”,平王被迫东迁,西周历时270余年,是中国历史上建章立制的重要时期。西周玉器,在继承商代晚期玉器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形成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鲜明特色。

西周玉器器形丰富多样,琮、璧等传统玉礼器与戈、钺等传统玉兵器,仍时有所见,但形制与纹饰已具有西周特征。陕西长安张家坡170号墓出土一件玉琮,玉色青绿,形制呈外方内圆的短方柱形,接近于商代的素面玉琮,但琮体四壁以双勾阴线琢刻勾喙、高冠、扬翅、卷尾的凤鸟纹,则是西周独有的纹样。
不过,西周玉器的主流,却是各类日常佩戴的玉饰。动物形玉饰,在西周依然讨人喜爱,但圆雕件锐减,多见片状的佩饰。玉佩饰中,最复杂的,是以璜为主体、非常繁复的“多璜组玉佩”, 成为“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西周佩玉时尚的最好诠释。

西周的动物形玉雕,基本摆脱了商代图案化设计的影响,表现更为写实,鹿、兔、虎、禽鸟、蚕蝉等,有不少细节把握更为传神的精彩之作。但夸张的超现实主义的玉作,如前端带脚的玉鱼、钉头状嘴的玉鱼与玉鸟,以及龙凤、人龙合体等玉雕,也是其中颇具特色的表现形式。
西周玉器的纹饰,早晚期间变化明显,繁简程度也有所不同。玉璜、玉环等片状玉饰上,流行尾部相连或斜向交叠的龙、凤鸟或人龙合体等纹饰。早中期相交的昭王、穆王时期,纹饰华丽繁缛,然后由繁趋简,但到了晚期末段,出现了排列有序的叠置式“吐舌龙首纹”,重回繁花似锦的境地,并直接影响到了春秋玉器纹饰的布局格式。

西周片状人形、龙兽、鸟禽之类玉雕的眼形,延续商代的圆圈眼与“臣”字眼,但琢刻技法已有所改变。西周“臣”字眼,在商代同类眼形的基础上,将眼角线两端向下或向前拉伸,前端常形成卷豆芽式的回勾纹,而眼睑却缩小乃至消失,变为一种似是而非的变形“臣”字眼。
西周玉器,流行单线阴刻。一面坡式的“斜刀”工艺,是西周最具时代特征的阴刻技法,它在西周早期出现,中期非常盛行,到了晚期,逐渐被婉转流畅的双勾阴线取代。与商代“刚直方折”的阴刻线条大异其趣,西周刻纹,随形圆转,从容流畅,收放自如,总体表现为“华丽流畅”的时代特征。
新牙龙:法国中型食草恐龙(长5米/距今1.45亿年前)
在恐龙世界,因为植株茂盛,生活着许多食草恐龙,其中很多都是大体型的,比如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最高的恐龙腕龙。为了丰富大家的恐龙知识,小编今天再为大家介绍一种名为新牙龙的恐龙,它因为化石只有牙齿而得名,是一种生活在1.45亿年前的中型食草恐龙,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新牙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7:43:530000安岳石窟的保护实践与思考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56:220000金观涛:考古学的尽头 是哲学?
#以书之名#哲学的混乱从来就意味着社会思想的混乱。如果把人类的思想比作海洋,哲学思考大约是其中最深层的难以触及的底部。在历史上,海洋的表面有时阳光灿烂,平静如画,有时却风雨交加,波涛汹涌,在海底深处却几乎没有什么感觉。但反过来,一旦海洋深处发生了某种骚乱,那么人类思想的动荡将会延续很久很久。01.2020年的世界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6:57:520000河南考古:辛村遗址中流失在外的国之重器
先秦时期的葬俗以“聚族而葬”为主。墓地可以分为“公墓”和“邦墓”,前者是以王室、国君为主的贵族墓葬,后者则是平民的墓葬。公墓地的布局经过规划,以国君墓为中心,其他墓葬依墓主与国君的关系亲疏排列。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02: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