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杜甫墓被挖开后发现了什么?人骨呢?
杜甫墓被挖开后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古代诗人中,葬地有争议的不少,其中杜甫死后到底埋葬在哪?争议最大。
我曾在“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谈过杜甫葬地湖南与河南之争。从各地反映来看,“杜甫墓”目前至少8处,分布在湖南、河南、陕西、四川4个省,即在湖南耒阳、平江、湖北襄阳、河南偃师、巩县、陕西华阴、鄜县和四川成都,当地都有一座杜甫墓。

杜甫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墓?主要是他非寿终正寝,系客死旅途,加上他生前游历四方,“诗圣”名不虚传,杜粉多多,时人给他建冢纪念,热情很高。
那么,杜甫真身墓地是哪座?这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很难回答的。各地认为当地杜墓为真墓的理由,基本上都是依据地方史志和民间传说来考证的。
那么,如果将杜甫墓挖开,是不是就真相大白了?
别说,杜甫墓还真的被挖开过,这就是位于湖南平江小田的杜甫墓。

此事,发生在1960年代。
平江杜甫墓位于当时的大桥乡小田村天井湖。
墓坐北朝南,封土堆以当地的红麻石结顶, 墓围以红麻石砌成,高1.2、底部直径3.5米。墓前有青石墓碑一方,上刻“唐左拾遗工部员外郎杜文贞公之墓”,这是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癸未冬十月重修墓时立的碑,由时平江县事、武陵县知县李宗莲题写的。
一直到民国时,杜甫墓仍保持清光绪九年维修时的原貌,但到1950年代就不是这样。当地兴修水利,将杜甫墓的石顶、石围,还有一侧的附碑及碑座挖走,弄去修堤坝了。


虽然地上部分遭到破坏了,但地下仍是完好的,没有人动过,可是随后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来了。在这次运动中,包括孔子、岳飞、张居正、曾国藩等在内的不同朝代不同时期的历史名人,作为“封建反动人物”的代表,他们的墓都被挖开过,甚至焚骨扬灰、批斗尸体。
杜甫呢,虽然语文课本上称赞他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但其墓并未能幸免,被“破”了。当地群众将杜甫墓从封土堆的东南角挖开。

杜甫墓埋的并不太深,很快便挖到了墓的砖券。
墓室为长方形,后壁有两个小龛,系“一室两龛”,规格还说得过去。墓里也没有什么,据说挖出了石灯等物,现在不知道下落。没有值钱的随葬品,也没有出土墓志。是否挖到人骨也不见说法,估计早就腐烂了。
从出土物来看,证明杜甫生前确实没什么钱。

对于杜甫墓被群众挖开一事,岳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报郭城等人后来曾作调查,杜甫墓为长方形双层墙墓室,整个墓室长1.5米,宽1.3米。墙壁用长0.22米,宽0.14米,厚0.035米的青砖砌成,墓砖素面无纹,砌法为平砌,用楔形砖起券。
这会是杜甫墓吗?如果墓的下葬年代不是唐朝,基本上就可以排除这是杜甫真身墓的说法。但考古人员的调查分析,证实平江杜甫墓确系唐墓。

杜甫墓被群众挖开,并不是正常的考古发掘,所以考古人员在调查被挖经过的基础上,只能参照已考古发现同类型墓葬进行断代。比较后基本上可以肯定,平江杜甫墓符合湖南境内和国内其他地区出土同类型唐墓特征:长方形券拱式砖室墓、墓壁直而不弧、墓砖平砌、墓室设龛、墓室封门下砌水沟……
而《杜氏族谱》记载的杜甫墓,就是砖室拱券墓,“癸山丁向(坐北朝南),花砖结顶”,与挖开时所见基本相同。

据宋人吕大防《杜工部年谱》,杜甫死于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冬,时年59。当年阴阳四月,杜甫避乱往衡州(衡阳)去,到达耒阳时已是盛夏。后沿湘江而下,死于潭州(长沙)岳州(岳阳)间的船上。死前的杜甫,饥寒交迫,贫病交加。
对于杜甫之死,我在以前的头条号文章已说过,这里不再赘言。
杜甫死后,次子杜宗武“扶其榇旅殡岳阳四十余年”。这之后,杜甫迁葬何处,便有不同的版本。

现在流传较广的说法中,杜甫后来迁葬于河南偃师首阳山,这里有西晋国学大师、杜甫远祖杜预墓,传杜甫临死前留下遗嘱:“生不能与远祖当阳侯并列,死后要与之并葬。”这一说法,《杜氏家谱》上有记。
正式记载杜甫迁葬首阳山的,最早出处见于《旧唐书》:“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现在首阳山确有“唐工部拾遗少陵杜文贞之墓”,现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杜甫出生的地方、河南巩义也有一座杜甫墓,在县西北的康店邙山岭,墓前有碑“唐杜少陵先生之墓”,这里还有杜甫的祖坟。怎么迁葬于巩义的?《宋明事实类苑·风俗杂志》有记载:“老杜坟,杜甫终耒阳,葬之。至元和中,其孙始改于巩县元微之为志。”
如此说来,杜甫真身墓应该不在耒阳。既然不在耒阳,迁往河南,湖南平江杜甫墓又怎么解释?
这在明朝天启三年版本《杜氏家谱》上,作了解释:

“子美公,由左拾遗授职员外郎,晚游湖南,卒于潭岳之间,旅殡岳阳。所生二子,长宗文公早逝,次宗武公病难归葬,嘱其子嗣业公归葬偃师。又因干戈扰攘未果,爰葬平江,卜居是邑,以祭守其墓。”
从家谱所记来看,杜家确有迁葬杜甫于河南的意思,并且已在着手准备,杜甫的孙子杜嗣业还找到当时名气很大的诗人元稹帮忙,结果“又因干戈扰攘未果,爰葬平江”。

意思是,由于招兵荒马乱,于是下葬在平江,就是小田这个地方。
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湖南平江杜甫墓为其真身墓。但墓被挖开后,为什么不见骨头?
失传千年的“天书”,出现在贵州老人家中,韩国人:一定要买下它
我要新鲜事2023-07-04 16:21:430000保管在博物馆中的武则天孙女骸骨被当垃圾倒了,原想复原千年美人
永泰公主骸骨鉴定与失落之谜本文作者倪方六考古考古,考察证古。现代考古主要通过田野发掘,通过地层变化、出土文物来证明历史、发现历史、纠正历史,指引未来——让大家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应该往哪里去。由于考古结论毕竟是主观意识之产物,而不是历史实录,出现争议和错误都是可以理解的,并非不正常。当然但有意妄测,曲意为之,别有所图,另当别论。我要新鲜事2023-06-03 09:19:370003咸阳出土汉朝墓葬群 专家发现不那么简单(汉朝墓葬)
咸阳出土的汉朝墓葬群发现了汉朝时期太医的墓葬。2020年的五月份,专家在陕西咸阳进行钻探的时候,就发现了一座巨型的墓葬,根据简单的挖掘之后发现这座墓葬距离现在大概两千年,它的面积有着18万㎡,面积相当于18个足球场那么大,在进行长时间的挖掘之后,发现这座墓葬里有着100多个墓坑,专家本来并没有抱什么希望,因为此地已经有了很多盗墓贼的痕迹,但很快出现了专家们惊喜的发现。汉朝墓葬我要新鲜事2024-01-02 19:26:55000457年出土9岁女孩墓葬 棺盖上书开者即死 专家冒险打开结果如何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的考古事业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发生了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1957年,一座罕见的墓葬被发现,其墓主人竟只有九岁。一块封条上写着“开者即死”,这使人不禁思索其中的含义。墓葬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位专家鼓起勇气,冒险打开了这座石棺里面的人物遗骸以及陪葬物品全部保存完好。我要新鲜事2023-06-14 20:56:180002史念海:论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生态平衡的失调及其影响
黄土高原涉及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等5个省区,其中山西全省都在黄土高原上。黄土实际覆盖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由于长期生态平衡失调,当前影响已相当严重,如果不早日设法扭转,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了惩前毖后,略一探索其失调的来历及其影响,对于当前的四化建设,不是没有益处的。一、黄土高原的本来面貌黄土高原形成很久了。洪荒初辟之时,尚无人迹。故这里论述只限于历史时期。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