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打棺材就是穷死也不用这种木料,至今如此,老话说会“烧尸”
过去预办葬具风俗:材料的选择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上一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说了过去女子嫁妆中陪送棺材风俗(见《过去有钱人家嫁女儿,陪送嫁妆中必有一样东西,此物死时才能用上》一文)。这篇继续,来说民间预办葬具——打棺材之风俗。





过去人对生前置办寿材确实很上心,用老北京的话说:“活着混所好房子,死后混口好棺材,也不枉为人一场。”对于今天大多数人来说,“混所好房子”还有可能,“混口好棺材”应该没有机会,都火葬了。
过去人钟情棺材,但也有忌讳的,置办寿材不能随便,从准备材料,制作、收藏都有很多讲究。

棺材有木棺、石棺、陶棺、金属棺、水晶棺等,但中国人最满意的是木棺,民间葬具几乎都是木棺。
制作棺材的木材有楠、杉、松“三大木”。档次高低就体现于材质,楠木棺最佳,杉木棺次之,松木棺又次之。
楠木耐腐,不容变形,还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味,有防虫、防腐蚀之功效。

对于楠木的防腐功效,过去棺材铺中有一传说足可证明。曾有北方土财主,直接派木匠到南方原木产地去,就地寻楠,就地制作成棺材运回。往回启运时,棺不能空,工匠恶搞,随手在棺内放了碗红烧肉。月余到家,揭开棺盖端出来,发现肉还未凉,不只没坏,还能吃呢。
更难得的是,楠木木性温和,冬天不凉,夏天不热,不伤身体,而其他硬木则不具备此优良特性,是制作家具的上上等材料。

能用楠木棺,非富即贵。但楠木棺也有好坏之分,其中金丝楠木最好。
楠木,有金丝楠、香楠、水楠之差别。
金丝楠是楠木中最为珍贵的品种,质地温润柔和,恰到好处。纹理非常漂亮,细若金丝,阳光下亮金光。制作的家具即使不上油漆,也越用越亮。
香楠稍次,木质微紫,亦带幽香,纹理也很美观。相对来说,水楠木质较软,有股馊臭味,但制作棺材也不错。


最看重楠木棺的,其实并不是南方产地人,而是北方人。如北京人、山东人,至今都认为楠木棺最高级,是不少人至死的追求。
那么,南方人最喜欢的棺材是哪种?杉木棺。
北方多松,南方多杉。以南方客家人来说,制作棺材的大料都是杉木。
南方山里随处可见挺拔的杉树,南方人将杉木以外的木材,统称“杂木”。不只棺木用杉,生活中所有家具、物件也都用杉木来制作。只有盛装衣物的箱子才会使用樟木,因为樟木防蠹虫。

杉木中的老油杉,最受南方人青睐,比一般楠木受欢迎。
油杉树干通直,生长期长,抗逆性强,木质坚韧,纹理美观,但密度相对较低,制作加工容易。用老油杉制作出来的棺材与珍稀楠木棺一样漂亮,也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味,有防虫、防腐之功效。
客家人有“一头寿”(30岁)开始预办寿棺的风俗,所用木料都是自己上山找。看到钟意的老油杉就放倒,现场锯成制作棺材、家具需要的树段运回家。但运回家后并不会立即制作,要让木料阴干,阴干板材制作出的棺材(家具)不变形不开裂。如果急用,则要用柴草烘干。


值得指出的是,上讲究的杉木棺非常贵。
如杉木棺中的“香杉花板”,比金丝楠木棺还要珍贵,花费远远超过楠木棺。一口香杉花板过去要1万大洋,放到现在,100万也买不到,当年只有巨富之家才能用得起,才会使用。
香杉与楠木一样,是珍贵树种。香杉花板是用特殊地质灾害造成的、深埋于地下数百年乃至上千、上万年而不朽的香杉木,制成的棺材,这种木材是极珍贵的“阴沉木”,有植物界的“木乃伊”之美誉。香杉阴沉木密度大,结构稳定,尤其耐腐,更特别是,具有特殊香味。

香杉花板以四川建昌的最好最贵。当地过去有人专门在大山里“寻宝”,寻找制作寿材的阴沉木。这些人经验丰富,知道山里什么地方会埋有这种树木。挖出后送到成都城里,可卖出大价值,专给有钱人家制作棺材。
北方民间棺材则多用松柏制作,有钱的用赤花松、白花松、黄花松,外椁用红松等。

松柏,民间认为是长寿木,也是上好的木料,但并不是每家都能买得起松柏制作棺材的,如在河南、陕西等地区,能置办起松柏棺,也是挺有面子的。但用松柏制作寿材时,有的要与杉木配合起来用,纯松柏太沉重,又传会过电,易招雷,收殓后尸体或遭“天谴”。
但老百姓多是因地制宜,因地取材,当地盛产什么树就用什么木料。北方平民之家多用柳木、桐木、椴木、杨木这类“杂木”来制作棺材的。但有的地方特别忌讳用柳木制作棺材,说是柳树不结籽,用柳木制作棺材对子嗣不利。

不过,再穷也不会用椿、皂、杜、梨、桑、槐。民间“桑皂杜梨槐,不进阴阳宅”一说,就是这么回事情,不只不能用来制作棺材,就是盖房子也不能用,不吉利。
需要说明的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有的地方偏用桑槐打棺材,如河南的周口、南阳等地就有主种风俗。
椿木有臭椿香棒之差别,臭椿有臭味,材质差,易腐朽,放时间长还会走形,香椿制作棺材倒是有的。尤忌桑、槐,特别是桑木,最最不宜,木料又硬又沉,火气重,迷信说会“烧尸”,影响转世和托生。

有的地方忌用结籽的树木制作棺材,如松树,有的地方就忌用,因为松树砍了再不会发芽,用松木制作棺材断子绝孙。
但是,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过去预办寿材有一规矩:买木料的钱由儿子出,请木匠的工钱由女婿出。


「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马桥遗址
▲遗址概貌中国长江下游以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和青铜时代遗存为主的遗址。位于上海市上海县马桥镇东。面积约5000平方米。1960、1966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两次发掘。由此充实了良渚文化的内涵,进一步揭示了太湖地区青铜时代早期印纹陶遗存的面貌,并为研究这一地区古文化的发展序列提供了依据。▲云雷纹鸭形陶壶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6:44:590000秦始皇葬事最大谜团,不是随葬了多少宝物,1976年考古发现更惊人
秦人用牲杀祭现象本文作者倪方六杀祭,多发生于宗教活动中,商周时最流行。到了秦朝,国家级的祭祀活动仍在发生。公元前220年,始皇嬴政到给泰山“立石,封,祠祀”;公元前210年,“望祀虞舜于九嶷山”、“上会稽,祭大禹”,再后“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这仅是《史记》所记的几起典型祀典。秦,本是西部的一个游牧民族。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18:250001荒漠意外发现古墓群,考古队开馆后,发现“古人假肢”
在一本《新疆考古记》的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个古墓群,在无人的荒漠中,一个探险家发现了一个“诡异”的墓葬群,这些墓葬面前,都竖立着巨大的原木,当探险家准备继续发掘的时候,一场沙尘暴,让这群古墓消失得无影无踪。此后因为武器试验,这片沙漠就成为禁区,想要再次探险成为了奢望。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27: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