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753

调查人员从盗洞出来后,建议赶紧发掘,原来墓顶上发现了东西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28:160

疑似隋废太子杨勇墓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中国历朝墓葬中,隋朝的发现发掘较少,尤其是皇室墓葬更是少见。原因自然是隋存国时间太短,前后加起来只有39年。

所以,2005年陕西发现的一座高等级隋唐,很快引起了外界的注意。

古代大墓

这座墓,因为盗墓而发现。

墓葬位于陕西潼关税村北一片农田里,东南距离潼关县城约10公里。2005年1月13日,有人发现大墓被盗掘了。当天已是阴历十二月初四,正是腊月隆冬,田间没有高杆物遮挡,挖出的长方形大盗洞特别显眼。

此事当时动静很大,当地电视台都报道了。

时已近年关,年味渐浓,村民都往过年上想了,没有人想往田里跑。盗墓者选择在大家放松警惕,不太注意的时候动手,显然很老道。

接到报告的陕西省文物局委派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院)的两名考古人员,前去查看现场。

进入盗洞调查

为了探明究竟,省里来的考古人员与当地文物局随同人员一道,拿着手电筒,从盗洞坠绳,进入了深达10余米的墓室。

考古人员进去看了第一眼,当即意识到这座墓非同一般。

虽然墓室里漆黑一片,但借助手电筒的光线,可以感觉到墓室高大。细看,墓室穹窿顶上还有壁画,宛若星河,手电一照,似星星在闪闪发光——天象图啊。

墓顶天象图

后来发掘时知道,墓室顶确是天象图。墓是双层砖券穹隆顶,内层顶壁在绘画前,先用烟火熏成黑色,然后绘上星汉图。

当时去现场调查的考古人员出来后,专门写了调查报告,建议赶紧考古发掘,以保护文物,避免再被盗掘,文物遭受损失。

2005年春节过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着手准备税村大墓的考古发掘工作。当年3月9日,考古队正式进驻税村,潼关当地文博人员参与发掘。

考古与盗墓不同,得按规程走。考古队首先进行了钻探,并进行试掘,找到了墓道开口。

找到墓道开口后,考古人员从墓道开始发掘和清理。很快,墓道东西两壁上的白灰墙皮显露了出来,南部东西两壁上发现了壁画……现场所有考古队员都激动了!

隋唐墓葬发掘现场

税村大墓系带长斜坡墓道的多天井单室砖墓,平面呈“甲”字形,坐北朝南。

由墓道、7个过洞、6个天井、4个壁龛、砖券甬道和墓室等部分组成,水平总长度近64米。墓室埋藏较深,墓底距地表深达16.6米。

2006年1月9日,对大墓回填完毕。至此,经一年多的发掘,税村大墓野外考古发掘才算全部完成。

正常情况下,一座墓的发掘清理并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主要是墓道壁画的提取花了不少时间。墓室四壁原先也有壁画,但发掘时已完全脱落,从残存的白灰墙皮看,壁画上绘有女性人物。

墓道壁画是重要发生。

东西二壁绘《出行仪仗图》,布局基本对称,各有人物46人,共有7组人物。其中,第一过洞口两侧有“列戟架”图,每架列戟9杆,共计18杆。正是这一组壁画,为推测墓身身份,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信息,这在下面再说。

8月26日,考古人员进入墓室发掘,同时清除甬道和墓室内的积土。

积土清除后,一具青色石棺暴露了出来——棺头向西,横置在墓室北部正中。

隋一品官员李和墓出土石棺
棺壁浅刻线画

复原后发现,石棺太精美了,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石棺通高1.42米、全长2.9米、最宽处1.36米。特别的地方是,盖板侧边和帮板顶边凿有圆孔,用来安装装饰性的鎏金铜提手。盖板上有6个圆形痕迹,清晰可辨,清理时只找到了一只鎏金铜提手。

石棺为函匣式,由盖板、头挡、足挡、左右帮板和底板六部分组合而成。石棺内外所有露出面,全部经过打磨,平整光滑,外表面雕刻浅减地线刻画,内容繁复,线条流畅,錾刻精细,工艺一流,非常罕见——这具石棺成为税村大墓最大最重要文物。

隋一品官员李和墓出土石棺

考古时发现,墓早期被盗。估计下葬后不久,墓室已遭盗墓者光顾,除了一副石棺,空无他物。

从石棺板散置情况分析,古代盗墓者进入墓室后,首先盗取室内随葬品,然后将石棺撬开,将棺体解散。为什么要将石棺解体?因为里面还有一口仅容一尸的木质内棺,寻宝不便。

盗墓者将棺内随身宝物也盗得干干净净,可以用“洗劫”二字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墓主尸骨已被盗墓者完全破坏,考古人员仅在石棺周围搜集到若干牙齿、腓骨和脚趾骨等零星残骨。

残骨经鉴定过多具历史人物遗骨的著名体质人类学家韩康信鉴定,系成年男性个体,年龄在35-50岁之间偏晚。

唐朝贵族带壁画墓室

考古人员仔细搜找,最后在铺地砖的缝隙中,发现了一件小金器——一枚金带銙。

这枚劫余幸存金带銙非常漂亮,用纯金制作,重94克,为长方形片状,正背二片用9枚铆钉铆合,正面刻忍冬图案,地纹为鱼子纹。

这是墓主腰间所系金腰带上的部件。推测整个金带应该有11至13枚这样的金带銙,可惜都让盗墓者盗走了。

在清理壁龛时,考古人员很意外,在墓道上第六、第七过洞两侧开凿的4个壁龛中,出土了不少陶俑和陶模型冥器。

税村隋墓壁画

不要以为这是盗墓者没能盗走的,而是当年盗墓者不要之物——都是一些陶俑和陶模型冥器,盗墓圈称之为“泥货”。

出土陶俑共有200余件,非常珍贵。人物俑中,文人武士,乐人歌者都有,可谓“全套人马”。

陶俑制作精细,上色彩绘,描金涂银,艳丽漂亮,在现代极具文物价值,但对当时盗墓者来说,真的不值钱,卖也不会有人要的,反而暴露来源。因为是墓中物,又不能摆在家里当艺术品,晦气。

因为这个原因,考古人员才得以捡漏了。在其他墓葬发掘中,也存在这种“考古捡漏”现象。

税村隋墓出土骑士俑
税村隋墓出土陶俑

行文至此,或者有网友会问,税村这座墓的主人是谁?

很遗憾,由于墓志被盗,也没出土带铭文器物,这为确定主人制造了难题,只能根据遗存和风格进行研判。

根据墓葬形制、随葬品及石棺线刻画的风格判断,该墓系隋代墓葬无疑。

这是当时中国考古史界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隋朝墓葬,显示了墓主人极高的身份。2013年在扬州发现的隋炀帝杨广墓极寒酸简陋,系非正常状态下的墓葬,与税村隋墓无法相比。

“十八杆列戟”壁画

考古专家从墓道壁画中的“十八杆列戟”(见上图)上,发现了蛛丝马迹。

“十八杆列戟”在隋唐时不可乱用的。据《唐六典》,唐朝列戟制度只能东宫享用。东宫即太子居所,唐承隋制,隋朝太子也应是这样。

这样分析就简单了,隋朝能拥有这样墓葬的太子只有一人,他就是隋文帝杨坚的废太子杨勇。而残存骸骨鉴定结论,也与杨勇的殁年相仿。

杨勇在中国古代太子中是悲剧人物之一。他是隋文帝杨坚长子,母亲为文献皇后独孤伽罗,他的同胞二弟就是隋炀帝杨广。

杨勇(剧照)

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杨勇顺理成章被册立为皇太子,参决军国政事。但他不善于“装”,因行为失当,令隋文帝起疑而失宠。时晋王杨广见机构陷,最后杨勇被废,杨广如愿成为太子。

据《隋书·杨勇传》,仁寿四年(公元604年),隋文帝临终前才看清杨广不善,病中说“枉废我兒”,意识到废太子是错误的,但想重立杨勇,“因遣追勇”。但是还没等派使臣出发,便突然死了,即所谓“暴崩”,传被杨广谋害。

杨广(剧照)

立即继位的杨广秘不发丧,“伪为高祖敕书,赐庶人死”,杨勇傻里八叽的,真的自杀了。

杨勇死后被追封为“房陵王”,他的后事是如何办的,葬在哪,史书上均没有记载。

税村隋墓主人到底是不是杨勇?哪一天被盗走的墓志现身了,真相或许能大白天下。

税村隋墓壁画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