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乃诚:中华龙文化意识的起源与形成(二)
(二)安徽江淮地区距今5000年前“龙”文化遗存的重新认识
目前在安徽江淮地区发现的被认作为距今5000年以前的龙文化遗存,是1998年秋在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M16号墓葬中发现的,是一件环形动物玉雕作品。而且还是目前所知我国年代最早的环形动物玉雕作品。
这件玉雕作品被称为“玉龙”,呈偏心穿孔的环状,首尾相接,在接近尾部的一侧有一可穿线系挂的小孔。玉龙长径4.4、短径3.9、厚0.2厘米 。其首部圆雕呈兽面,沿环一周外侧刻一规整的弧线,表示脊背线,与脊背线相连的有17条向外放射的斜线。该“玉龙”的表现内涵,主要体现在兽面及脊背纹饰上(图一.11)。
研究者对这件“玉龙”是这样描述的:
“吻部突出,阴线刻出嘴、鼻,阴刻圆点为眼,头部阴刻几条线呈皱纹和龙须,头雕两角。龙身脊背阴刻规整的弧线,表现龙为圆体,连着弧线阴刻17条斜线,表示为鳞片。”
我认为凌家滩“玉龙”的首部表现的是虎首,环蜷的身躯表现的是虎身。所谓“玉龙”实际上是虎头虎身。这件玉雕作品应改称为“虎形玉环”或“环形玉虎”(见第四章)。
先分析头。
这是目前在凌家滩遗址发现的最为形象的虎的形态(虎的上半身),以刻划上下两排牙齿及外伸的獠牙,突出表现虎的凶猛的特征。
这也是凌家滩遗址出土的虎首纹饰中最为清晰的形态,一望便知其为虎首。
这三件虎首的演变特征,主要体现在:吻部的刻划、牙齿纹饰、獠牙与耳的表现方式等方面。
即吻部形态清晰的上下两排牙齿、上下嘴唇、鼻梁及额部,逐渐演变为吻部形态模糊得以四条横线将吻部分割为上下牙齿、上下嘴唇与鼻部的五部分;獠牙位置与形态适中演变为獠牙位置偏移、下獠牙不清晰; 上下错落的双耳逐渐演变为单耳以及耳形态消失。
另外卧虎的腿爪,由刻纹清晰逐渐演变为刻纹简略,由五爪演变为三爪,又演变为无爪纹。
按照这三件玉璜虎首的形态及其特征,并与凌家滩“玉龙”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确认凌家滩“玉龙”的首部表现的是虎首。
再分析身躯。
凌家滩“玉龙”呈环形,除相接的首尾部分外,其他部分为其身躯。因整器为环形,身躯蜷曲,蜷曲的身躯是因为器形为环状使然。而沿环一周外则刻一规整的弧线,其表现的无疑是脊背线,与该弧线相连的17道放射斜线,应是表现动物脊背的特征。
由于我们已经确认其首部为虎首,那么其脊背上的17条放射斜线应是表现虎背上的或是身躯上的鬃毛。
凌家滩“玉龙”的身躯应是虎的身躯。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明确以往指认的凌家滩“玉龙”,实际上是“玉虎”,凌家滩遗址M16号墓出土的这件环形动物玉雕作品应改称为“虎形玉环”或“环形玉虎”。
这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玉虎。可称为中国第一玉虎。
凌家滩遗址发现的这类玉虎可能有一个比较广的分布区域。
就目前的发现而言,与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器形制风格相同的玉器,向西见于安徽潜江薛家岗遗址和湖北黄梅塞墩遗址。如薛家岗遗址出土的玉钺、玉镯、玉璜等玉器的风格与材质 ,黄梅塞墩遗址出土的玉璜的风格与材质 ,与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器相同。向东到达江苏南京地区。在南京地区曾发现与凌家滩文化遗存同时期的虎形玉雕作品。
而凌家滩遗址出土玉器玉料的来源,据朱勤文等人的研究,在凌家滩遗址周围100公里范围内,具有形成与凌家滩遗址出土古玉器、石器的各种玉质、石质成份相同或相当的玉石或岩石的地质条件。她们在巢湖市花集乡、巢湖市太湖山、合肥市肥东县、庐江—枞阳火山岩盆地考察了12个地点,并经对采集样品的分析研究,认为凌家滩出土古玉器的玉材绝大多数来源于凌家滩遗址周围100公里范围内。
这些现象表明,在湖北东部的黄梅至江苏南京的范围内,在距今5000多年可能有一个崇尚虎的文化传统。
如果这个认识可以成立,那么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形成以下认识。
在探索中国“龙文化”起源与形成,或“龙”观念意识的起源与形成中,就目前的发现而言,应排除凌家滩遗址。
因为目前在凌家滩遗址上或凌家滩文化遗存中,尚未见到与“龙”有关的文化遗存。
(三)辽西地区距今5000年前“龙”文化遗存的甄别
目前在辽西地区发现的被认作为距今5000年以前的龙文化遗存,有三种。
1.“C”字形玉龙
第一种是“C”字形玉龙,目前发现的有两件。
其中1件是1971年春,由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村民在三星他拉村北山岗造林时,从地表以下50至60厘米深处挖出。
墨绿色。体卷曲,呈“C”字形,龙体通高26厘米,横截面略呈椭圆形,直径2.3~2.9厘米。吻部前伸,双眼突起呈梭形,额及颚底皆刻细密的方格网状纹,颈脊起长鬣,长21厘米,占龙体三分之一以上。龙尾内卷。龙背有对穿的单孔,孔外径0.95、内径0.3厘米。经试验,以绳系孔悬挂,龙的头尾恰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件大型玉龙是一整块玉料的圆雕作品,细部运用浮雕、浅雕手法表现,通体琢磨,光洁圆润。龙体伸曲刚劲有力,长鬣高扬,显得极有生气(图一.12)。
关于这件玉龙的年代,从发现之日起就说不清楚。
20世纪80年代初,孙守道先生从形态对比、工艺特点、考古验证、与兽面玦形玉饰的型制演变关系,以及红山文化测年数据分析等考证,这件玉龙属于红山文化,距今约5000年 。他还论述了辽河流域的原始文明与龙的起源问题 。
另一件是1987年在翁牛特旗广德公乡黄谷屯一处遗址上发现的。后来在民间调查访问,说是发现于另外一处地点(翁牛特旗乌丹镇新地村东拐棒沟(中国文物报2011年1月21日)。
这件玉龙为黄色,微泛淡绿。其质料经过特殊的选择和处理,制作时利用玉石天然赭黄色石皮作为龙的吻部及尾端,使其吻部及尾端的色泽与龙体为优质黄色不同,呈赭黄色,具有玉器制作的俏色工艺。其型制与三星他拉玉龙相同,但雕刻工艺则较三星他拉玉龙粗劣、简单。正面龙鼻端无平面,由刻划出的两条短线表现鼻孔。其颚底为单道勾线构成的三角网纹,网格间突起部分作不等的三角形。其勾线不甚规整,网格不均。通体琢磨,抛光程度较差。龙颈脊部位的鬣,长7.2厘米,其与龙体的比例较三星他拉玉龙的为小。龙背亦钻一圆孔。圆孔边缘靠近背脊处磨痕十分明显,由此证实了三星他拉玉龙背部的钻孔,确为系绳悬挂所用(图一.13)。
自从孙守道先生考证三星他拉玉龙为红山文化玉龙,以及黄谷屯发现玉龙资料公布之后,一些研究者大都认定三星他拉玉龙为红山文化,距今约5000年,并繁衍出许多与此相关的认识。
我研究后认为:三星他拉玉龙不是红山文化玉器,其年代可能在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大约在接近距今4000年,很可能是距今3600年前后的作品(见第三章)。
2. 兽面玦形玉饰
第二种是兽面玦形玉饰,俗称为“玉猪龙”。
目前经考古工作发现及征集的兽面玦形玉饰、即“玉猪龙”,有14件。如辽宁省建平县牛河梁遗址群第二地点一号积石冢M4号墓出土的两件兽面玦形玉饰、
牛河梁遗址群第十六地点M14号墓出土的1件兽面玦形玉饰、
建平县发现的1件兽面玦形玉饰、
建平县富山发现的1件兽面玦形玉饰、
辽西地区发现的1件兽面玦形玉饰,
河北省阳原县姜家梁遗址M75号墓出土的1件兽面玦形玉饰、
围场县下伙房发现的1件兽面玦形玉饰,
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羊场发现的1件兽面玦形玉饰、
敖汉旗下洼发现的1件兽面玦形玉饰、
敖汉旗大五家发现的1件兽面玦形玉饰、
敖汉旗干饭营子发现的1件兽面玦形玉饰、
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发现的1件兽面玦形玉饰、
巴林左旗尖山子发现的1件兽面玦形玉饰等。
这些兽面玦形玉饰,既有共同的特征,也有细部的差异。
共同特征是:形体蜷曲呈玦状,首部较大,以一对竖立肥大的双耳作为首部的轮廓线,并饰有象征双眼、鼻、嘴的纹饰,身体蜷曲,首尾相对,颈部穿一孔。这些共同的特征是将他们称作“兽面玦形玉饰”或“玉猪龙”的主要依据(图一.14)。
而细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耳及首部所占整个兽面玦形玉饰的比例的大小与型制变化,眼、鼻、嘴的纹饰区别,首尾相对处的玦口开口状况,以及吻部与尾部型制的区别等方面。这些是区分兽面玦形玉饰不同型式的主要依据(图一.15)。
这种“兽面玦形玉饰”或“玉猪龙”的年代在距今5000年前后。
但是,这类玉器是否可以称为龙,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
从发现的商代的这类玉器,如妇好墓出土的片状环形龙形玉雕作品(图一.16),我们通常称为“龙”。但红山文化的这类“玉猪龙”,原本与“龙”没有关系。分析如下。
首先分析这种“玉猪龙”,是否象征猪。
以往将这种兽面玦形玉饰称作“玉猪龙”,主要是由孙守道先生等考证三星他拉玉龙和兽面玦形玉饰具有猪首特征而引发的 。1997年郭大顺先生等又提出了前述建平兽面玦形玉饰首部形象象征的是熊首,并将这种兽面玦形玉饰统称为“玉雕龙”。
我认为将兽面玦形玉饰的兽面理解为熊首比理解为猪首更准确些。
红山文化兽面玦形玉饰的型制和兽面纹饰经历了一个有规律的演变,其中兽面由形象向抽象演变。按照已抽象化的兽面纹饰去探讨其象征的含义,必然是难解其意。所以应以最初的形象的兽面纹饰去探求其象征的本义。
红山文化兽面玦形玉饰的兽面,目前所知其最初的形象是辽宁建平兽面玦形玉饰,其兽面表现的特征应是熊首(见图一.17),其象征的含义自然应是熊。
但形象的熊首不久就演变得十分抽象,其抽象的兽面纹饰是否仍然象征着熊首或是象征着猪首等其他兽面,根据已发现的这些兽面玦形玉饰的兽面纹饰等特征分析,是很难考证的。这现象是否说明当时制作、使用抽象化兽面纹饰的兽面玦形玉饰时,其兽面是否象征着熊首已不是十分重要的了,而是重在使用这种兽面玦形玉饰的传统意义与社会作用。
也就是说这种所谓的“玉猪龙”,实际上跟“猪”没有关系。
然后我们再分析这种“玉猪龙”原本是否与龙有关。
将这种“玉猪龙”称为“龙”主要是认为这种“玉猪龙”最后演变为“C”字形玉龙。
我们分析后发现,这种“玉猪龙”与“C”字形龙,实际上是两种器形,他们之间没有直接的演变关系。理由有两点。
① “C”字形玉龙的年代不是距今5000年,而是不足距今4000年,比“玉猪龙”要晚1000年。这两种器型相隔约1000年,时间上不支持他们之间存在着直接的演变关系。
② 从形态上分析,“玉猪龙”与“C”字形玉龙没有直接的演变关系。
红山文化“玉猪龙”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形体如玦形,肥首大耳,双耳竖起,圆目,首尾相对,吻部朝向尾部。其演变的一种趋势是:
?玦口逐渐变大,但没有超脱玦口特点;
?首部逐渐变小,但双耳特征明显;
?吻部前突,但始终朝向尾部。
其演变特征中唯有玦口变大、尾尖明显的特点可说其与三星他拉“C”字形玉龙有关,而其他的都互不相关。尤其是三星他拉玉龙的鬣,梭形眼、吻部朝前而不是朝向尾部,颚底刻细密方格网纹等特点,在兽面玦形玉饰中是见不到的,即使在兽面玦形玉饰演变至最后的型制,也是难觅其踪。所以从器形型制演变关系的角度分析,红山文化兽面玦形玉饰不可能直接演变为三星他拉玉龙。
以上两点说明,红山文化玉猪龙与“C”字形玉龙是两种器形,他们之间没有直接的演变关系。
通过分析,我们基本可以明确,主要分布于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晚期的所谓“玉猪龙”,其原本的象征含义,既不是猪,也不是龙。现在叫他为“玉猪龙”是一种研究认识过程中形成的俗称。其准确的名称应更改为“兽面玦形玉饰”。
3. 查海龙形石块堆塑
第三种是石块堆摆形成的“龙形堆塑”。
这种“龙形堆塑”是1994年在辽宁省阜新市查海遗址发现的。
查海遗址位于阜新市沙拉乡查海村西南约2.5公里处,为绕阳河一支流的发源 地。海拔高度为297米,自然坡度较平缓。遗址座落在一漫丘南坡台地上,1982年发现。现存面积10000多平方米。在1986年至1994年期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进行了七次发掘,发掘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揭露出一座有围沟的居住址。发现东南西北成排的房址55座。房址附近有储藏食物的窖穴。最大的一座房址位于居住区中心偏北,面积约120平方米。居住区中心区域没有房址,而是一小片墓地和一条所谓的龙形堆石(图一.18)。
这条龙形堆石,是在基岩脉上,采用红褐色大小均等的石块堆塑而成,全长19.7米,宽1.8~2米。方向基本与房址一致。其造型,发掘者认为酷似一条巨大的龙。
在查海遗址出土了一大批陶器、石器,以及玉器等。在个别陶器上塑有蛙、蛇、或蛇衔蛙腿的动物造型,形象生动。特征鲜明(图一.19)。查海遗址发现的这些文化遗存,其文化性质为兴隆洼文化,年代约为距今8000年前后。
查海遗址的发掘,是距今8000年前后玉器的最早发现。而发现的龙形堆石被认为中国最早的“龙”遗存。
但是,这个由石块堆摆的形象,是否可以称为龙,是要打问号的,所以发现者用“龙形堆塑”一词来称之。
我认为这不是龙,因为其象征的何种动物没有明确的特征。
早期的龙形象,早期先民心目中的龙,或者说龙文化意识起源阶段的龙,不是虚幻的,是一种实指的动物,比如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的“龙”是鳄鱼形象。在距今6000年前后,黄河流域是有鳄鱼生长活动的,这已经得到考古学的证实。
阜新查海遗址的石块龙形堆塑象征着何种动物,十分模糊,不能明辨出来。而在查海遗址发现的蛇的形象(图一.19),是陶塑品,十分逼真,还有蛇衔蛙的陶塑品,也是十分逼真。而这个石块龙形堆塑也不象蛇。
从这个石块龙形堆塑位于聚落址中央的房址之间、在石块龙形堆塑附近还分布着小型墓葬与祭祀坑等现象分析,推测这个石块堆塑很可能是当时用石块铺筑的一条道路的遗存,或是与祭祀活动有关的一条特殊道路的遗存。这条特殊的道路,现经考古发现的,可能已不是当初完整的情况不,所以,容易使人从某种动物等形象的角度去分析。
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发现的约距今8000年的石块龙形堆塑,实际上并不是象征龙。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元上都遗址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1:46:400000组织十来人盗王陵称“开采”,“矿工”吃私埋宝,警方半年后才知
雇人“开采”邯郸赵王陵本文作者倪方六现代盗墓与过去已完全不一样,不仅盗墓工具和出货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盗墓手段和组织形式也有很大不同,分工协作,流动作案,跨省互动,产、供、销一条龙。老板组织盗墓,负责收货,商业运作概念被引入盗墓圈。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要说的赵王陵盗案,就是这样。赵王陵盗案发生于1997年,已过去20余年了,00后网友是不知道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14:240000讲座整理|徐少华:从鄀器的出土地看古鄀国之所在——兼论楚夷屯(丹阳)、京宗的地域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2019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讲座整理编者按:本文由暑校学员整理,并由本号工作人员校对及编辑。如有错漏,恳请讲者或读者指正!从鄀器的出土地看古鄀国之所在——兼论楚夷屯(丹阳)、京宗的地域主讲人:徐少华教授(武汉大学)整理人:刘玉婷(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3:37:10000210年耕耘结硕果 继往开来谱华章——《石窟寺研究》出版十辑
史家珍5月15日,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龙门石窟研究院、科学出版社主办的“《石窟寺研究》出版十辑”座谈会在北京市东城区科学出版社举行。此次座谈会旨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石窟寺会议精神,推动石窟寺研究领域的学术发展。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7:42:4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