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者劈开柏木大棺,拖出尸体盗走随葬品,不能带走一物竟是国宝
北魏司马金龙墓的发现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考古发现有很大偶然性,据统计,80%的重大发现都属意外。比如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春秋莲鹤方壶”,便是民国十二年(1923年)新郑李家楼一家在菜地里打井打出来的,打井选的位置刚好在郑公大墓上。

说到打井发现,最为著名的考古发现是秦兵马俑坑,1974年3月,时西安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生产队社员春耕,在寻找井址的时候,随手捡起石子往前抛处,井址就定在那里,谁知下面却是兵马俑陪葬坑,规模巨大、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坑惊世现身。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要说的一座北魏贵族墓,虽然没有郑公大墓、秦兵马俑那边有名,但也出土了极为重要的国宝级北魏文物,成了山西省博物馆重要馆藏,在北魏墓葬考古发掘中创了纪录。
这座墓叫司马金龙墓,位于山西大同市郊一处缓坡上,西距御河十里,北靠马铺山,东边和南边为广阔的平原。
这座墓的发现很不容易,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1965年11月下旬,离大同市区约13里的时石家寨大队,利用冬闲搞农田基本建设。北方缺水,打井成为当年农田基建必须选项。当时,社员选在村西南一里多的废地上打井,此处位于大同至浑源公路的西侧,井成后利用也方便。

但往下挖不多会就发现了异常,再挖挖,挖出了砖块……墓、古墓,就这样,司马金龙墓被挖了出来。
当时是“大集体”,人的“思想红”,考古报告是这样表述的,“广大贫下中农当即妥善保护了现场,并立即报告了有关部门。”如果是现在发现,墓被破坏不是没有可能的。
文物部门接到转来的报告后,派人前去调查。 次月上旬,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和大同市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对该墓进行了清理。

当年的冬天比现在要冷,时序已过“大雪”节气,北方早下雪了,天寒地冻。出于文物保护需要,考古人员只好先清理墓室,把文物弄走。像墓道等需要动土的部分,一直到1966年春天才发掘。
司马金龙墓是当时发现的高等级北魏大墓,造墓时很讲究,所用墓砖都是长33厘米、宽16厘米、厚65厘米的青砖,全部墓室用砖约5万块。这些青砖均是造墓用特制砖,一面有细绳纹,横端一侧有阳文:“瑯瑘王司马金龙墓寿砖”,计10字,由此可见墓主生前的身份和地位。
司马金龙墓座北朝南,为砖砌多室墓,由墓道、墓门、前室甬道、前室、后室甬道、后室、耳室甬道、耳室组成,比较复杂。墓室南北总长17.5米。

前室、耳室、后窒平面都近方形,东西向略长,四壁多呈外凸的弧线形,顶为四角攒尖式。前、后室都是用条砖以两层竖平砖起基,上置立式横砖一层,共八平七横,然后横平砖错缝平砌起券,并用褐色粘泥勾缝。
连接墓室的三条甬道,顶为拱形,砌法与墓室基本相同,只是起券较低。
在后室西部南北向放置石棺床一具,这个棺床非常精美,确是一件高级阴间用床,后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棺床长2.41米,宽1.33米,高0.51米。由六块浅灰色细砂岩石板组成,前、后、左、右各一块,上面两块。
东侧一块雕刻精美的图案。下部腿上高浮雕出4个力士,中间2个力士的上部雕兽面纹。
力士身躯矫健,作承托石床的姿态。这与1978年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钟架工艺很相似,曾侯乙编钟架由6个佩剑武士承托。


三腿之间雕有水波纹壶门,其上以盘绕的忍冬纹作边和地,中央空间雕伎乐以及龙、虎、凤凰、金翅鸟、人头鸟等,乐伎共有13人,中央一人是舞者,两侧大体对称地排列伴奏人。乐伎所持的乐器有琵琶、曲颈琵琶、排萧、横笛、钹、鼓、细腰鼓等。
雕刻线条流畅,造型生动,显示了匠人娴熟的技艺和极高的水平。
遗憾的是,司马金龙墓早已被古代盗墓者光顾,盗墓者生活的年代不应该久远。从现场遗存来推测,盗墓者进入墓室后,司马金龙的棺材应该是完好的。


这是一口柏木大棺,盗墓者应该用铁斧将棺材劈开,盗出了棺内的随葬珍物。考古人员看到,一些棺材板杂乱一地弃置在棺床的东边。
但在墓室上没有看到盗洞,盗墓者怎么进来的?后来在清理甬室才知道了真相。盗墓者从甬室上挖了一个盗洞,由此进入后室。
这一情况说明,盗墓者对司马金龙墓的地下结构很清楚,盗墓者也许就是当年参与造的人,或是其后人——造墓者将司马金龙墓地下建筑的秘密告诉了后人。

由于盗洞没有及时封堵,顺着盗洞漏下的沙土将甬道都堵塞。
清理漏土中,从中发现了两个头骨及部分骨骸,这应该就是司马金龙和他的妻子。
由骸骨移位情况,也证实盗墓时间距司马金龙下葬的时间不会太远,盗墓发生时,至少他的尸体没有完全腐烂,盗墓者在将棺材劈开以后,拖出了尸体,置于后室一边的地上。
盗墓者将认为值钱有用的随葬品都盗走了,丢下的一些随葬器物,也被动过了,不是原位,而且大多数被破坏了,有些根本无法复原。

丢下的随葬物以俑类为最多,其中陶俑多达367件、木俑1 件、陶家畜等33件、木马1件,这些些随葬品,集中放在前室及附近。此外还有陶器、铁器等用具以及木板漆画、柱础等。
木板漆画很珍贵,集中放在后室甬道及后室南,有一件柱础被盗墓者扔到床上,估计它们原来是一座屏风,放置在后室东部棺床的前面。
出土的墓志有3伯,一件是司马金龙墓表,出土于墓门券顶上部,呈碑形,碑额刻“司空瑯瑘康王墓表“8字,表文10行,记述了司马金龙的简单生平。

据志铭和《魏书》记载,司马金龙竟然是晋宣帝司马懿九世侄孙,其父司马楚之,原系东晋高官显贵,后不知道什么原因,一气之下于泰常四年(公元419年)归降于北魏。由此可见,南北朝时期,中国南北还是有”交流“的。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极预测(辛瓜地版)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已经汇报了半天,趁还没有公布,小瓜先赶紧预测一把。提前他们都会有一个网络预测,结果今年不搞了。这十大考古发现,既要看项目本身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社会影响力、社会关注度,也要看汇报人的临场发挥,学界的门派格局,以及最终投票大佬的兴趣。以前我们一般十个能猜对五六个很正常,猜对七个就相当厉害了,如果全对那就可以抓大奖了。以下是我的预测和理由: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2:48:210000考古队挖到国宝文物 墓主人来历很大(君主墓葬)
湖北发现的一个水下古墓是楚国附属国君主的墓葬。在1978年湖北随州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发现水面有很多的木炭。在相关部门进行检测之后,反而是找来了考古部门。考古部门经过简单勘测这是一个水下的大型墓葬,随后考古部门马上让人开始进行排水挖掘。很快就把这个墓葬的全貌给展示了出来,墓葬的长度有21m。宽度有16m,而深度更是来到了13里,在这个墓葬里还存放着几口棺材。墓穴主人我要新鲜事2023-08-16 20:52:260000夏商 “双城记”
1965年春季的一个早晨,河南新郑新村镇孟家沟村民孟振声,喊着本家三兄弟,去填平村西头的水沟。四人在就近的土坡取土填沟。挖了近一天,孟振声一锹下去,挖出个小洞口,几个人精神一振:“洞里会不会有啥东西?”天色已晚,几人把洞口埋起,第二天一早又开挖,挖到中午时,“当啷”铁锹发出撞击金属之声,很快,有闪耀淡淡绿色的器物露出,同时露出的还有骨骸。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4:16:420000李开元:寻访汉文帝霸陵
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披露,西安白鹿原上的江村大墓确认为西汉汉文帝刘恒的陵寝霸陵。目前霸陵出土的文物主要以陶器为主,几乎没有青铜器或其他名贵金银玉器,这证实了文帝生前节葬的要求,与西汉其他帝王陵相比,霸陵也是唯一没有封土的,这也体现了文帝对民力的爱惜。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06:490000皇帝选妃子检查是否处女身秘术,这里才有详细介绍
原题:中国古代皇帝选妃“裸检”秘闻本文作者倪方六能进入后宫给皇帝当妃子的女人并不多。皇帝有权精选全国女孩中的精华入宫为其服务。被选中的女孩入宫前都要接受严格的身体检查。皇家会对其年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情况进行了解、测试。体检时,每一道程序都十分仔细。容貌娇好,身材秀长,生理上更容不得有半点瑕疵,即便皮肤上长了一颗小黑痣,都会被淘汰掉。图:古代仕女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55:55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