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者劈开柏木大棺,拖出尸体盗走随葬品,不能带走一物竟是国宝
北魏司马金龙墓的发现
本文作者 倪方六
考古发现有很大偶然性,据统计,80%的重大发现都属意外。比如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春秋莲鹤方壶”,便是民国十二年(1923年)新郑李家楼一家在菜地里打井打出来的,打井选的位置刚好在郑公大墓上。

说到打井发现,最为著名的考古发现是秦兵马俑坑,1974年3月,时西安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生产队社员春耕,在寻找井址的时候,随手捡起石子往前抛处,井址就定在那里,谁知下面却是兵马俑陪葬坑,规模巨大、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坑惊世现身。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要说的一座北魏贵族墓,虽然没有郑公大墓、秦兵马俑那边有名,但也出土了极为重要的国宝级北魏文物,成了山西省博物馆重要馆藏,在北魏墓葬考古发掘中创了纪录。
这座墓叫司马金龙墓,位于山西大同市郊一处缓坡上,西距御河十里,北靠马铺山,东边和南边为广阔的平原。
这座墓的发现很不容易,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1965年11月下旬,离大同市区约13里的时石家寨大队,利用冬闲搞农田基本建设。北方缺水,打井成为当年农田基建必须选项。当时,社员选在村西南一里多的废地上打井,此处位于大同至浑源公路的西侧,井成后利用也方便。

但往下挖不多会就发现了异常,再挖挖,挖出了砖块……墓、古墓,就这样,司马金龙墓被挖了出来。
当时是“大集体”,人的“思想红”,考古报告是这样表述的,“广大贫下中农当即妥善保护了现场,并立即报告了有关部门。”如果是现在发现,墓被破坏不是没有可能的。
文物部门接到转来的报告后,派人前去调查。 次月上旬,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和大同市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对该墓进行了清理。

当年的冬天比现在要冷,时序已过“大雪”节气,北方早下雪了,天寒地冻。出于文物保护需要,考古人员只好先清理墓室,把文物弄走。像墓道等需要动土的部分,一直到1966年春天才发掘。
司马金龙墓是当时发现的高等级北魏大墓,造墓时很讲究,所用墓砖都是长33厘米、宽16厘米、厚65厘米的青砖,全部墓室用砖约5万块。这些青砖均是造墓用特制砖,一面有细绳纹,横端一侧有阳文:“瑯瑘王司马金龙墓寿砖”,计10字,由此可见墓主生前的身份和地位。
司马金龙墓座北朝南,为砖砌多室墓,由墓道、墓门、前室甬道、前室、后室甬道、后室、耳室甬道、耳室组成,比较复杂。墓室南北总长17.5米。

前室、耳室、后窒平面都近方形,东西向略长,四壁多呈外凸的弧线形,顶为四角攒尖式。前、后室都是用条砖以两层竖平砖起基,上置立式横砖一层,共八平七横,然后横平砖错缝平砌起券,并用褐色粘泥勾缝。
连接墓室的三条甬道,顶为拱形,砌法与墓室基本相同,只是起券较低。
在后室西部南北向放置石棺床一具,这个棺床非常精美,确是一件高级阴间用床,后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棺床长2.41米,宽1.33米,高0.51米。由六块浅灰色细砂岩石板组成,前、后、左、右各一块,上面两块。
东侧一块雕刻精美的图案。下部腿上高浮雕出4个力士,中间2个力士的上部雕兽面纹。
力士身躯矫健,作承托石床的姿态。这与1978年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钟架工艺很相似,曾侯乙编钟架由6个佩剑武士承托。


三腿之间雕有水波纹壶门,其上以盘绕的忍冬纹作边和地,中央空间雕伎乐以及龙、虎、凤凰、金翅鸟、人头鸟等,乐伎共有13人,中央一人是舞者,两侧大体对称地排列伴奏人。乐伎所持的乐器有琵琶、曲颈琵琶、排萧、横笛、钹、鼓、细腰鼓等。
雕刻线条流畅,造型生动,显示了匠人娴熟的技艺和极高的水平。
遗憾的是,司马金龙墓早已被古代盗墓者光顾,盗墓者生活的年代不应该久远。从现场遗存来推测,盗墓者进入墓室后,司马金龙的棺材应该是完好的。


这是一口柏木大棺,盗墓者应该用铁斧将棺材劈开,盗出了棺内的随葬珍物。考古人员看到,一些棺材板杂乱一地弃置在棺床的东边。
但在墓室上没有看到盗洞,盗墓者怎么进来的?后来在清理甬室才知道了真相。盗墓者从甬室上挖了一个盗洞,由此进入后室。
这一情况说明,盗墓者对司马金龙墓的地下结构很清楚,盗墓者也许就是当年参与造的人,或是其后人——造墓者将司马金龙墓地下建筑的秘密告诉了后人。

由于盗洞没有及时封堵,顺着盗洞漏下的沙土将甬道都堵塞。
清理漏土中,从中发现了两个头骨及部分骨骸,这应该就是司马金龙和他的妻子。
由骸骨移位情况,也证实盗墓时间距司马金龙下葬的时间不会太远,盗墓发生时,至少他的尸体没有完全腐烂,盗墓者在将棺材劈开以后,拖出了尸体,置于后室一边的地上。
盗墓者将认为值钱有用的随葬品都盗走了,丢下的一些随葬器物,也被动过了,不是原位,而且大多数被破坏了,有些根本无法复原。

丢下的随葬物以俑类为最多,其中陶俑多达367件、木俑1 件、陶家畜等33件、木马1件,这些些随葬品,集中放在前室及附近。此外还有陶器、铁器等用具以及木板漆画、柱础等。
木板漆画很珍贵,集中放在后室甬道及后室南,有一件柱础被盗墓者扔到床上,估计它们原来是一座屏风,放置在后室东部棺床的前面。
出土的墓志有3伯,一件是司马金龙墓表,出土于墓门券顶上部,呈碑形,碑额刻“司空瑯瑘康王墓表“8字,表文10行,记述了司马金龙的简单生平。

据志铭和《魏书》记载,司马金龙竟然是晋宣帝司马懿九世侄孙,其父司马楚之,原系东晋高官显贵,后不知道什么原因,一气之下于泰常四年(公元419年)归降于北魏。由此可见,南北朝时期,中国南北还是有”交流“的。

文物三字经(三)
30古建筑,放异彩。木结构,千门开。飞檐举,斗拱排。唐遗存,在五台。传东亚,树模楷。31隋石桥,名安济。敞肩拱,新设计。匠李春,垂青史。唐浮桥,铁牛矗。蒲津渡,创奇迹。32十八陵,列秦川。兆域伟,神道宽。望柱耸,六骏悍。纪成功,传久远。番王像,惜凋残。33金银器,受珍赏。纹饰美,工艺良。锤鍱细,鈒镂彰。杯盘丽,金囊香。盛世风,何泱泱。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33:100000南朝奇人柳世隆花上万买只老龟,用来占卜,民间为何信龟有灵性?
地界之动物神与老虎本文作者倪方六古人认为,万物有灵,能喘气的动物,自然更有灵性了。动物神,更多地表现为图腾。因为有如老虎、毒蛇、恶狼这些劣性动物存在,人类的生存受到了很大的威胁,人们便认为其身上有一种神力,加以崇拜。感恩的同地,更多是,更多成分是畏惧。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11:240000湖北男子查到古墓群 种庄稼掩饰(盗墓贼)
湖北男子查找到古墓想要盗墓被警方破获。虽然盗墓贼这个行当在如今已经几乎销声匿迹,主要是因为我国对于文物保护有着非常多的举措,不过还有一些人想要通过倒卖文物来赚钱,比如说在之前湖北的一个男子就在古籍上发现距离自己家不远的一个地方就有着一座墓葬,而他在实地勘察之后确实发现这个地方是一座不小的墓葬。于是就将这块地租赁下来,并且在上面种满庄稼,掩饰自己即将要盗墓的企图。盗墓贼我要新鲜事2023-08-26 17:09:290000古人做饭是如何淘米的?有一种淘法能把差米淘成精米,饭好吃
魏晋人推崇“白米饭”本文作者倪方六米饭,又称白饭、饭,是中国人的日常主食,特别是南方人,天天离不米。其做法是把加工好的米,洗淘后与加入一定量的水,煮熟而成。古人如何做米饭?怎么淘米?(米饭)把米饭吃出花样来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现代人们所吃的各式米饭,在这一时期基本都出现了。如现代城里人喜欢吃的菜饭,就是魏晋人最早吃出来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21:540000安家瑶:丝绸之路与玻璃器
考古学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或遗迹,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科学。今天以玻璃器为例,讲述考古学如何研究玻璃器和玻璃器背后的历史故事。玻璃是一种人造固体材料,是经过熔融、成型的非晶态无机物。也有人说玻璃是物质的第四种形态,它表面上是固态的,很坚硬,但内部是液态的状态,就是晶态排列不是很规矩的一种状态。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6:07: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