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园内发现大量陪葬墓,或射死或勒死,疑是始皇被诛杀公子公主
秦始皇陵考古发现了什么?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中国帝陵中,秦始皇陵无疑是一座最有话题的陵墓,至今有很多谜团没有解开。
从1950年代起,考古界便着手秦陵的勘探,希望有所发现。据已发表的考古报告,经过40多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研究,已经判明秦始皇帝陵区文物遗址分布区总面积达60平方公里,其中文物遗址密集区近20平方公里。

目前已发现数百万平方米的建筑物基址,184座各类陪葬坑以及陪葬墓区及修陵人墓地,发掘出土包括兵马俑、铜车马、石铠甲、青铜水禽、百戏俑文官俑、各类青铜兵器等在内的各类珍贵文物5万余件。
陵园整体布局以封土为中心,围绕封土有内外相套、两重南北向的长方形城垣,面积2.13平方公里。

陵园内地上、地下的遗迹、遗物分布密集。已发现的主要遗址有帝陵封土、地宫、寝殿、便殿、陪葬墓区、园寺吏舍遗址、陵墙、东西门阙、廊房、铜车马坑、珍禽异鲁坑、石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等,整个系列非常庞大和复杂,显示了当年的帝国气象。
秦始皇陵的地宫深度、大小已被搞清楚。

而最丰富、也最重要的发现是陵园内外各种陪葬坑,其中陵园内77座,陵园外107座,计184处。除了陪葬坑外,在陵区范围内的还发现了陪葬墓区7处,有300余座墓。
这些陪葬墓中,关注最多的是在秦陵封土西北角发现的“甲”字形大墓。

此座墓东距内陵城西垣约50米,南距封土中心至西城门轴线约80米,北距现封土北沿向西延线56米。
为竖穴方室土圹墓,呈东西向,墓道在西边。勘探发现,墓室近方形,东西长15.5米,南北宽14.5米;墓室四周有生土二层台。

此墓葬靠近封土堆,与秦始皇的关系应该不一般。这是什么人的墓?由于该墓没有发掘,墓内棺椁制度和陪葬物不明,仅在探孔中发现有红色漆皮残片及板灰或草木灰等遗迹。
有一种观点认为墓主不是别人,正是秦始皇之子公子高。当年,面对赵高的淫威,公子高想出逃,但又担心自己出逃后赵高将他所在一族全部处死。怎么办?公子高决定让自己去死,以换取他们的生命,于是请命为始皇殉葬,埋葬在骊山之麓。秦二世和赵高对公子高的行为和决定非常赞赏,特赐十万钱厚葬,公子高一族因而幸免被诛。

所以,认为此“甲”字形大墓的墓主为公子高,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2003年,又发现更高等级的陪葬墓区。区内“中”字型大墓1座,“甲”字形大墓4座,还有陪葬坑1座。这几座墓位于陵园外西侧的砖房村,其中的“中”字形大墓墓主生前地位显赫,在陵区内的地位仅次于秦始皇陵,应是一位高级贵族,和秦始皇的关系密切。
在内城北部东区共发现中、小型陪墓葬33座。
这里墓主会是谁?推测是秦始皇后宫嫔妃,她们被秦二世集中处死后陪葬。

这些陪葬墓大都呈南北向,坐北面南,略呈南北向的三行排列,行距不太规整。墓葬的深浅不一,一般深3至5米,最浅者仅1.3米,最深者约10米。
这批墓葬尚没有全面试掘,地下具体情况尚不清楚。但根据墓的形制推断,其中14座为竖穴土圹墓,墓主的身份较低。另外19座墓中,除1座外,均为带墓道的中型墓葬,墓主的身份较高。
最恐惧的陪葬墓发现,在外城东侧的上焦村附近,墓主均为非正常死亡。

这里发现最多的是马厩坑组,已发现102座,这些坑中单埋马骨一具的为多,也有单埋一跽坐俑或俑马同埋的。马坑组西,有墓葬17座,南北作一字形排列,间距2至15米,形制、规模与内城东区的陪葬墓差不多,墓的坐向是坐东面西,西望秦始皇陵。
曾正式考古、清理了其中的8座墓,分为斜坡道竖穴土扩墓和斜坡道竖穴洞室墓两种。棺椁葬具齐全,陪葬品也较丰富。墓主生前的地位不一般。

但令人吃惊的是墓中尸骨情况,非常非常特殊。其中女性2人,一在18岁以下,骸骨分散,似乎是被肢解后埋葬的;一在30岁左右,尸骨的上下颌骨相错离位,应该是被勒死的。
其余6墓,1座墓内竟无尸骨,里面仅有铜剑柄,其余5座墓内的尸骨摆放位置也极乱。有的置于棺椁以上,有的在墓室的填土层中。有一头骨内留有1三棱形镞铜,显然是被射杀的。

从墓内尸骨凌乱,状态非常的情况来看,这些人肯定非正常死亡。他们又会是些什么人?极可能是被秦二世诛杀的秦始皇的公子和公主们。
在陵城西内外城垣间,发现陪葬墓61(一说62)座,具体位置在西内、外城垣间司马道北侧约30米处。整个墓地东西长约170米,南北宽90米,面积1.53万平方米。墓地四周有夯土墙,有一夯土墙将陪葬区分为东、西两区。

61座陪葬墓中,49座分布于东区,4座在西区,另有8座在墓园西侧,处于墓园西墙与外城西垣之间。
这批陪葬墓分布不规整。形制有“甲”字形和竖穴土圹两种,墓大小不一,一般墓室长2-7米,宽1-3米。其中竖穴土圹墓53座,带斜坡形墓道的土圹墓8座。斜坡形墓道土圹墓的坡道均较短,并不位于墓室一侧的正中,而是稍偏左或偏右,呈刀把状。
奇怪的是,墓葬内未发现骨骼、陪葬品或其他遗物,似是一批空墓。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可能是为陪葬者准备的。

在陵城东内外城垣间,司马道以北发现3座小型竖穴土圹墓。
另外,在陵园之外还发现4处修陵人墓地,其中山任村修陵人墓地发现零乱的人骨120具,全是成年男性。
从墓地出土的陶文证明,当年给秦始皇修陵人来源非常广,不只是咸阳周围,还有山东、河南、河北、山西、江苏、甘肃、湖北等地人,身份不同,有刑徒、居赀、官员和民间工匠。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令彝
西周早期青铜器,又名夨乍父丁彝。作器者为夨令,因又称夨令彝。相传1929年于河南洛阳马坡出土。著录者每误认此彝为二器,实仅一器。今在美国弗里尔美术馆。彝为长方体,通高34.1厘米,宽24.6厘米,器口长19.3厘米,宽17.7厘米。盖及器腹饰双夔纹构成的大兽面纹,口沿下饰双尾龙纹,方足座饰分尾小鸟纹。自盖钮至足座四边皆附钩形扉棱。器有铭文14行、187字,盖铭同而行款稍异。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39:480000中国南海有多少古代沉船:不少于两千艘(南海一号)
我们知道古代的郑和曾七次下西洋,使得海上贸易闻名遐迩,但是其实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和外国交通贸易的一个主要的海上通道,萌芽于商周,具有悠久的历史,主要航线是南海航线,因此南海中也有许多沉船,那么中国南海到底有多少沉船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中国南海有多少古代沉船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1:05:570000考古为何最怕古墓出现鸡蛋,真那么诡异?专家:不能碰
在我国,出土最早的鸡蛋是在距今2800多年的西周墓葬里发现的,装鸡蛋的是“西周几何印纹硬陶瓿”。没想到我们平时常见的鸡蛋,在古代,居然当作陪葬品,看来古人对鸡蛋还是很看重的。其实,在古代大部分时候,由于粮食不足,鸡蛋是极其珍贵的。穷人家养鸡都比较困难,对他们来说,鸡蛋是很稀缺的食物,为了生活,肯定会把鸡蛋吃了,不会拿去当陪葬品,只有极其富贵的人家才会将鸡蛋当成陪葬品。我要新鲜事2023-04-22 02:56:510000观展:华夏文明之源 · 河南文物珍宝展
前言河南地处中国的中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悠久的历史孕育出古老的文明,灿烂的文化诉说着人间的奇迹。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04:150000陈胜前:为什么农业不起源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2:06:2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