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挑选墓地的传说和讲究,看起来挺迷信的,但过去大家都相信
墓地风水与“葬龙角”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中国人死后,对葬地很看重,要选风水好的地方。
中国风水鼻祖郭璞卜选墓的传说不少。母亲病死后,郭璞从当时的建康(今南京)奔丧山西老家,亲自给母亲找了一块墓穴。
此处在水边,距离河岸不到百米。大家看了都说不好,一发大水坟便会被淹掉,这可是风水大忌。一代风水大师难道看走眼了?郭璞没有听他们的议论,仍将母亲埋葬在那里。

郭璞预言——水必退去!若干年后,河水果然改道了,郭母墓四周都成了桑田。
郭璞占卜本事,在当时是无人不晓的,王导宅基在今南京秦淮河边乌衣巷一带,当时便曾问过郭璞吉凶(我前些年出版的《风水三千年》一书中有提及),甚至连当朝的皇帝、晋明帝司马绍对其都深信不信。

听说郭璞给人家相墓非常灵验,司马绍微服私访,看看真假。
应该在今南京郊区吧,有一户人家的墓地葬在“龙角”上。
对此,过去会有很多种理解。所谓“龙角”,就是皇家的龙脉所及之处; “葬龙角”,则就是棺材压住了龙脉的一角。难道真有这回事情?

传统葬书上的“龙”理论相当复杂,且难懂,通俗理解,龙即山。站在高处纵览,条条大山就是条条巨龙。葬书认为,“龙”都有结穴的地方,找到真龙结穴处,便找到了风水宝地。而找到一块风水宝地十分不易,一位相地高手可能一辈子也找不了几处,甚至一处也无,此即所谓“三年寻龙,十年点穴”。
葬龙角,墓主将来一定会遭罪的,死者地下不安,即所谓“葬压龙角,其棺必斫”一说。

这是一个风水大忌。皇家风水都想沾,这哪行?岂不是想造反,图谋当天子!所以,“龙角”是块凶地。
司马绍便问主人,“你家人为何要埋葬在龙角上呢,这可是要满门抄斩的啊?”
主人说,这块墓地是请郭璞相中的,郭璞说葬在龙角上,不出三年,便会出现天子。

司马绍惊讶了,这还了得,追问道:“出天子?”主人急忙解释,“不是我家会出天子,是迎来天子到这里来问话!”
真神了!
“葬龙角”的传说,到唐朝进又出现了一起,不过这回倒霉了。
这个死后“葬龙角”的人叫赤处俊,是唐高宗时很正直的一位官员,曾拜太子司议郎,累迁吏部侍郎。

郝处俊下葬以后,有一懂风水的读书人经过他的墓地,左看右看觉得不妙。当时叹息道,这墓葬到了凶地,“葬压龙角,其棺必斫。”
据《朝野佥载》,郝处俊的墓地后来真的出事了,武则天派人将他的墓给挖了。
《朝野佥载》是武则天的御用文人张鷟所著,还是可信的。将郝处俊的棺材劈开后,发现尸体已腐烂,成了一具骷髅。但武则天没有因此罢手,焚烧了骷髅。

这又出蹊跷了,郝处俊的尸骨出了异常,发现其发根都扎到了头骨里去了,皮托着毛附在骷髅上,非常罕见。
有会相面的人说,郝处俊这是“奇毛异骨,贵人之相”。但再奇再贵,也没有躲不过武则天的铁铲和砍刀。
实际上,所谓“葬压龙角,其棺必斫”,是一种附会说法,暗指郝处俊得罪了武则天。原来,当时唐高宗多病,欲将皇位传让给皇后武则天。

郝处俊当时上谏,对唐高宗说了这么一悉话:“昔魏文帝著令,帝崩不许皇后临朝,今陛下奈何欲身传位天后乎?天下者非陛下之天下,正应谨守宗庙,传之子孙,不宜持国与人以丧厥家。”
后来武则天当了女皇后,自然不会对阻挡她上位的郝处俊客气,死了都不放,要扒其坟,撬其棺,焚其尸!

同样的,开国功臣李勣墓被扒掉,也是因为在唐高宗皇后废立上得罪了武则天,加上后代造武则天的反,让武则天愤怒不已,忌恨于心。
李勣原名徐懋功,“李”姓是赐的。《新唐书·徐敬业传》记载:“武后遣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兵三十万往击之,削其祖父官爵,毁冢藏,除属籍。”

《朝野佥载》记述民武则天派人扒李勣墓的经过:武则天命令把陪葬在昭陵旁边的李勣墓掘开后,将唐高治赐的那口大棺材劈开,把李勣的尸体拖了出来。
其时距下葬仅15年,李勣又是80多岁时死的,体内水分少,本来尸体就不容易腐烂,时间又这么短,所以,棺材一劈开,发现李勣的尸体还是好好的。武则天听说后,让去现场的执行官员,将李勣的尸体烧成灰扬掉。

李勣死后惨遭掘墓焚尸,当时有一种说法,是他葬的地方风水不好。
当初风水先生卜选时,告诉丧家,这块地风水好,口诀是“朱雀和鸣,子孙盛荣”,当时不少人羡慕呢。
一个叫张景藏的风水先生听说后,亲自跑到李勣墓地看了一下,觉得不对劲,私下对人说,这是块凶地,葬不宜,葬书上的说法是——“朱雀悲哀,棺中见灰”。
实际上,所谓墓地风水都是人事问题,风水之好与不好说法,只是一种劝世隐喻罢了!

揭秘中国历史上十大传说宝藏 至今依旧有几处下落不明
神秘的宝藏传说遍布我国的历史长河,从大海盗吴平的宝藏之谜到黑水城宝藏传说,每一个故事都编织着神秘和传奇。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隐藏着无数令人心驰神往的宝藏。这些宝藏不仅有着金银珠宝的诱惑,更是承载着古代文明的珍贵遗产,每一个故事背后都蕴藏着无限的惊奇和探索。我要新鲜事2023-08-16 20:17:260000这算不算盗墓?死后秘不发丧偷埋家里,皇帝派人刨尸,砍头示众
原题:特殊盗墓——刨出尸体执行“死刑”本文作者倪方六上一篇说子南朝名人王敦的生平和生前风流韵事,这一篇就来说说他死的事情。王敦死后惨大了,晋明帝司马绍派人将他尸体刨出来,遭“尸砍”,砍下头示众。司马绍的行为算不算盗墓?可以看成是中国古代盗墓上并不鲜见的特殊的或者另类的盗墓行为,手段够残酷的!图:唐代古墓惊现小区(2013年福州一小区挖电梯井时发现)死后秘不发丧瘗埋厅下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57:160000韩茂莉:“中国”的含义及其空间变化
中国,是今天我们这样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陆上疆土主权国家的称呼,它所包括的政治理念与空间界域十分清楚,但这一称呼所具有的含义并非从来如此,而是经历过从标定地域到涵盖整个国家的变化。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28:120000考古至今未发现夏朝灭亡痕迹 为何 贵州教授:商汤打的是古埃及
商汤灭夏是上古时期改天换地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尚书》、古本《竹书纪年》、《吕氏春秋》以及《史记》等文献中都有记载,其真实性不容置疑。在历史上,改朝换代通常有两种途径:和平途径和暴力途径。和平途径包括自愿和不自愿的禅让,而暴力途径则主要指武力取代。商汤灭夏属于哪一种呢?尽管不同史书对此的记载略有差异,但一个共同点是商汤灭夏采取了暴力手段。我要新鲜事2023-06-02 20:17:270002史念海:论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生态平衡的失调及其影响
黄土高原涉及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等5个省区,其中山西全省都在黄土高原上。黄土实际覆盖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由于长期生态平衡失调,当前影响已相当严重,如果不早日设法扭转,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了惩前毖后,略一探索其失调的来历及其影响,对于当前的四化建设,不是没有益处的。一、黄土高原的本来面貌黄土高原形成很久了。洪荒初辟之时,尚无人迹。故这里论述只限于历史时期。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