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河南老家出现秦太子墓,分析是陈胜当年造假,造假背后不简单
秦汉农民起义的仪式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教科书上定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
陈胜是哪里人?司马迁《史记》称是“阳城人也”。但对阳城具体在哪,有不同的说法,一说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一说今河南商水县西南,我比较相信陈胜是商水人。为什么?

在商水舒庄乡有个扶苏村,扶苏村有座扶苏墓,1980年代调查时封土尚存高4米,直径10米。扶苏是秦始皇的太子,是秦的合法继承人,结果被其弟胡亥,即史书上所说的秦二世使计失宠,二世得位后被赐自杀。
相传为秦太子扶苏死后葬在这里。而在扶苏墓北100米处,还有秦将蒙恬墓,遗憾的是,1964年被平掉了。蒙恬曾驻守九郡十余年,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曾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今内蒙古河套南鄂尔多斯市一带),威震匈奴。蒙恬还修了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胡亥即位后,担心蒙恬与弟弟蒙毅,和扶苏联手,遂与扶苏一起赐死。

他们都是冤死的,但并不是在商水死的,为什么会有墓在商水?推测这便与陈胜发动农民起义有关。
《史记》记载,扶苏死于上郡(今陕西榆林),在今陕西省绥德县城内疏属山顶一座墓被认为是扶苏墓,还有纪念祠,现为是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陈胜起兵时,以扶苏、蒙恬的名义发动,这样有利于笼络民心,名言正顺,于是给他们做了墓,以揽民心。所以,史家认为陈胜“盖涉筑其城”,堆其墓,用以“从人望也”。

用今天流行的话来说,商水秦太子墓、大将蒙恬墓都是假的,但造假背后不简单。
《史记·陈涉世家》所记,也应验了这一推测。
陈胜起义的准备是相当周到的,形势所逼之下,陈胜进行了舆论动员:“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陈胜为什么要给扶苏造假墓?意义就在这里,以被杀扶办名义动员起义!
再后,陈胜根据当时人们对鬼神的崇拜和迷信占卜的风俗,问事于鬼神。而算命师傅对他们的占卜动机心知肚明(或者说本来就是陈胜策划的),称,“足下事皆成,有功”。又暗施诡计,书写“陈胜王”布帛藏鱼肚内,有意让官兵买回来宰杀发现。
夜里又派人学鬼狐叫,“大楚兴,陈胜王”,让天下人和跟着他的兄弟相信,起义是天意,而天意难违。

陈胜策划这一切,是有意激动带队的军官,造成不得已起义的假象。接着,杀了秦军军官,取其头祭祀神灵,保佑这次起义成功,即《史记》所谓,“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所做这一切,不只把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顺利点燃了,也给后来类似农民运动创造了范式,包括随后开创了西朝王朝的刘邦,在起事之初也举行了祭祀仪式。

与刘邦、项羽一样有影响的山东人彭越,他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起事时,没有仇人可杀祭,怎么办?竟然用追随者的人头祭天。这个被杀的倒霉鬼是最后一个迟到者——上班别迟到啊,迟到后果有时很严重!
《史记·彭越传》记载:“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旦日日出,十余人后,后者至日中。于是越谢曰:‘臣老,诸君彊以为长。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于是彭越,“乃引一人斩之。”

得到了人头后,便开设坛祭。彭越这个举动,一箭双雕,既有了祭祀用人头,又严明了纪律,“徒属皆大惊,畏越,莫敢仰视。”
彭越此招相当厉害,从一开始就立下了军威,在以后的战斗岁月里,连刘邦军人攻不下的地方,彭越的军队都能得胜。
而发生在西汉末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妇女领导的农民起义——吕母起义,也是从杀祭开始,用当地县长的首级祭奠——使用了与陈胜、彭越相同的起义仪式!

吕母是琅邪(今山东省境内)的一名家庭妇女,王莽当政的天风四年(公元17年),她在海曲县(旧址在今山东省日照县西)当小官的儿子让县长冤杀了。吕母不服,一心报仇雪恨。她拿出家里的全部财产,买酒买菜买武器,暗里优待家里贫穷的小伙子,拉到100多人。
有了队伍后,吕母率人进攻海曲县城,将县长逮到,带到儿子的坟前杀掉,以祭子,正式揭杆而起,自称“将军”。

此事见于《汉书·王莽传》:“吕母,子为县吏,为宰所冤杀。母散家财,以酤酒买兵弩,阴厚贫穷少年,得百余人,遂攻海曲县,杀其宰以祭子墓”。《后汉书·刘玄传》中也有吕母起事记载。
此后,吕母带兵到海上活动,队伍规模越来越大,多达上万人。这支队伍后来归附于由樊崇领导的,在天凤5年(公元18年)起义的“赤眉军”。

陕西太平遗址为什么没有入选百大考古发现?
陕西太平遗址为什么没有入选百大考古发现?简单说就是级别远远不够,早太平遗址1500年的陕西杨官寨遗址都没入选,更别说太平遗址。五、六千年前的杨官寨是环壕聚落,4000来年的太平还是环壕聚落,看来时间不一定能带来发展上的聚变;那么,为什么前有杨官寨,后有太平遗址发现后被乡党们奔走相告呢?原因很简单:我要新鲜事2023-06-19 19:02:450000过去河南洛阳盗墓高手之间有一规矩,不盗挖明清坟墓,为什么?
青铜器上的铭文字体本文作者倪方六我在写作《民国盗墓史》时,先后到全国不少地方进行了野外调查,在河南洛阳东郊的马坡村,我与发明“洛阳铲”的李鸭子的后人见了面,了解到了不少过去当地盗墓圈的故事。(洛阳铲)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30:020000迷你型植食恐龙:棘齿龙 仅0.7米长(不如成年人高)
棘齿龙是一种小型的植食性恐龙,存活于侏罗纪末期时代,也就是距今差不多1亿4千万年前,它的古希腊名称“多刺的牙齿”就能看出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牙齿上带有非常多的小刺,并且它的牙齿是世界上所有恐龙之中最小的,据说只有1毫米长,因此这也使得它的牙齿就像锉刀一样,能够咀嚼更加有韧性和更坚硬的植物。棘齿龙的外貌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0:06:230000考古挖掘不久即发现盗洞,被笑与盗墓走一条路,进入墓室后意外了
唐郑仁泰墓考古发掘本文作者倪方六在唐太宗李世民手下一班人中,谁最得信任?我认为是郑仁泰。李渊父子刚开始起兵,郑即为李世民的亲兵。夺取关中后,郑仁泰担任李世民的亲兵头目——秦王府帐内旅帅。在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发生的李世民上大位关键事件——“玄武门政变”中,郑仁泰更是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与长孙无忌等10人,埋伏在玄武门内,干掉了李建成、李元吉兄弟。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15:210000甘肃出土一件西周青铜,上面铭文引人深思,难怪姜子牙投靠周文王
1973年,在甘肃平凉灵台县独店镇,考古专家挖出一件西周初期的青铜器(见下图),上面铭文“吕姜作簋”四个字,引起了学者的深思。青铜器上的“吕姜”二字,表明是一位吕氏姜姓的夫人,因为西周时贵族妇女,常以氏加姓来称呼,为了避免同姓结婚,妇女称呼中必须显示其姓。我们熟知的姜子牙,属于姜姓吕氏,但在先秦文献中通常被称之为吕尚。因此,“吕姜作簋”是吕姜出嫁到灵台县的青铜器。我要新鲜事2023-09-29 20:08: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