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孙为何必须为老人送终?不仅为尽孝,还有一事关子孙的重要说法
民间送终风俗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离别情形,要数“生死”最痛苦和绝望。但,人终有一死,民间由此形成了”送终“风俗。
如何送终?送终的地点一般都在弥留者的床榻边(死后才换床地区如此),或在换床后的地铺旁。很多地方,都是在换床后进行,即将老人从床榻上,移到堂屋正厅中,等待离去。这样结束一生,叫“寿中正寝”,这是一个人最大的愿望,能寿终正寝,是一生最好的交代。

有的地方又称送终为“挺丧”,看老人不行时,子女都会赶来守护在身边,如山东就有此风俗。老人知道自己不行了,也希望和子女见个面,如果身边一个子女也没有,最后一口气很难咽下去,往往睁着眼离世,死不瞑目,心有不甘啊。
为老人送终时,子女往往会在老人身边呼唤,如“妈啊,不要丢下我不管啊”、”爹啊,你不要狠心走啊“,反正说一些留住亲人的话,一定喊着说出来,这叫为老人”招魂“,说不定就能还魂,活过来。

为什么要给老人送终?其实也是给老人最后的交代机会,乘脑子清楚时,对子交代一些事情,即所谓“遗嘱”。
民国河北《清河县志·风土志》中有这样说法:送终时,弥留的老人,“除急促昏聩病外,如自知病危,未有不临终遗嘱其子孙者。子孙或请求身后若何丧葬,及一切注意事,并有遗言,子孙亦以遗言为重,谨遵之。然以文字为遗嘱,及绝命请词,殊不多有”。

陕西延安一带较特殊,当老人临终时,往往要后辈将他背出窑洞,看看天以后再进窑洞,才放心走。如果子女不背,则被人视为不孝。为什么要背出去看看?希望老天爷开开眼,自己这辈子没干坏事,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地走,“谁做下什么事情,老天爷都能看见。”
有的地方,老人会在临终之际,招呼儿孙过来,会把自己值钱的物件,分给子孙,民间俗称为“分手尾”,或“分手尾钱”。

老人交代时不能打断其讲话,更不要大声喧哗。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当着老人的哭,就是想哭,也不能让老人看到,背过脸去。
如果还有子女在外面,要速召其回来,争取临终见上一面。有一个要注意,如果病危者是母亲、祖母,还要赶紧通知她的娘家人前来,否则娘家人会找麻烦的,有的甚至发生官司,这与死后收殓时,娘要家必须到场是一样的。

老人咽气时,如果子女都在旁边,看着老人走了,则是老人的最大福气。而如果子女不能为老人送终,则是”不孝“——过去民间孝与不孝,与送终时在不在身边是相提并论的。
过去保家卫国者常说,”忠孝不能两全“,为了国家只能选择”忠“,而承担”不孝“,但这一种”不孝“,又是病危老人可以理解的,甚至是欣慰的。

老话说,最后能守在身边的儿孙才算真正的儿孙,否则再多的儿孙,如果临终时不在身边,都是白养。为什么有这说法?过去认为,如果咽气时,儿孙不在身边,阴间的祖宗只承认到场送终的,有几个算几个。
而儿孙为什么要给老人送终,原因也在这里,因为阴间列祖不承认未给老人送终的孩子,就是将来死了,没来送终的儿孙也无法成为阴间大家庭一员,成为孤魂野鬼,因为祖宗不承认啊。

所以,不为老人送终要承担极大的道德风险和情感压力。过去哪怕有一丝可能,都要赶回来为老人送终的,纵然相隔千里,即使千山万水,都会日夜兼程。如果未能在老人咽气之前赶到家,则是”奔丧“。
不过,凡事都有特殊,有的时候还不能来”送终“,一种情况是死的时辰不好,永定客家人就有这方面的讲究,如果预感在“带禄时辰”咽气,子女都得避开,不能在身边送终。
还有一种情况,与病危之人生辰相克的,也不能到身边送终,就算是夫妻,都得回避。
这又是为什么?老话说对生人不利。

有的地方送终时还有一些项目,如给将走老人剃剃头。这人生最后一次剃头特讲究,一般请平时为病危者剃头的剃头匠执行。家里还要好好招待剃头匠,请吃顿饭。为了图个吉利,剃头工具都是用红纸包的,俗称”挂红“。剃头匠走时,主家还会送一个红包和一块白布给他,一是表达谢意,一是邀请下面参加葬礼。
过去讲,人死不能空手,有的子女在老人未咽气时,会塞东西于其手里,让其握着。如福建有的地方会拿生姜给将咽气之人握着,有的放纸钱于病危者手里,或是兜里放东西。

还有的地方,要去庙里烧香,祈求老人”返青“,能回光返照。有的在家里烧,谓之“烧落气钱”。
而知道老人将死,家中长子要去买一只陶盆,供咽气后第一时间焚烧纸钱用,这就是俗话说的“老盆”,最后出殡下葬时要摔碎的。注意,这个盆一定要长子去买,除非长子在外地没能赶回,或是长子幼小,才能由他人代买。

咽气后,要用轻帛放在其鼻孔下,如果一动不动,则证明不出气了,真的死了。到这时,子女家人就要放声恸哭了,让爹(娘)别走。这既是一种感情表达,也是送走老人的一种方式,还是告诉庄邻,家里有人走了——民间所谓“哭丧”由此而来,一直哭到下葬。
有一种情况可以不哭,就是高寿者走了。为什么?民间称之为“喜丧”,子女可以放声大笑,庄邻也不会说闲话,因为老人高寿走,是仙逝!
(注,图源网络)
为何不挖清东陵妃子墓?孙殿英当年盗陵细节曝光:个人不得私藏
原题:一次特殊的军事行动本文作者倪方六孙殿英盗墓清东陵,这事当时被他视为一次特殊的军事行动。在正式动铲前,孙殿英派员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还进行了“战前”动员,各部分工相当缜密、落实到位。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23:08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汉代帝陵
西汉和东汉的皇帝陵墓。分别分布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和河南省洛阳市附近。其年代约自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1970年以后,曾对西汉帝陵的方位和陵园形制作过调查验证,还发掘过西汉帝陵附近的陪葬墓。汉代帝陵的形制为中国古代皇帝的陵墓制度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帝陵制度有很大的影响。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20:0900002022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启动
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文物学会主办的2022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即日起启动。根据推介活动章程,2022年1月至12月,全国公开出版的文物、考古、博物馆以及文化遗产领域的专著、文集、研究报告、图录、译著和普及读物等,均有资格参评。此时段内出版的重版书、重印书不在参评之列。图书作者、读者,学术团体、科研院所、教学单位和出版机构均可推荐图书参评。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5:21:180003白山龙:蒙古国大型食草恐龙(长6.5米/距今9300万年前)
在恐龙世界,虽然食肉恐龙战斗力更强,但体型往往是食草恐龙更大。今天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种白山龙,它出土于蒙古国,是一种大型食草恐龙,一起去认识看看。白山龙基本资料1、体型:白山龙是一种蒙古国的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6.5米,与暹罗暴龙、鞍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303位,生活在距今1亿年-9300万年前的早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4:52:290001巨型植食恐龙:费尔干纳龙 最长可达16米(诞生于侏罗纪)
费尔干纳龙是一种巨型恐龙,诞生于1.64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体长15-16米,第一批化石则是在亚洲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发掘的,属于蜥脚下目类恐龙的一种,它的外形类似于黄龙,主要使用四足行走,并且主要以植物为食。费尔干纳龙的化石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3:47:180000